广元市2015年一季度农业工作实现开门红

02.04.2015  13:07

  一是小春生产形势良好。小春粮食播面143.9万亩,增加1.9万亩;油菜籽播面87.6万亩,增加1.8万亩。小麦和油菜二次施肥达36%和48.8%,同比分别增加5个和4个百分点。小麦一、二类苗占90.2%,同比增加4个百分点;油菜一、二类苗占90.8%,同比增加6个百分点,小麦、油菜丰产苗架基本形成。小春病虫害发生面积75.2万亩,防治73.3万亩次,与去年同期基本相当,但小麦条锈病和油菜菌核病发生程度重于去年同期。专业化统防统治完成30万亩次,防治效果达90%以上。目前全市小春粮油整体长势好于去年,只要后期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预计小春可增产粮食0.4万吨、油菜籽0.3万吨。

  二是大春备耕有序推进。截止目前,全市早玉米已育种38万公斤,蔬菜种6.4万公斤,进度略快于上年同期。水稻种13.2万公斤,进度略慢于上年同期,主要是机插秧面积增加,用于机插秧育种略晚。

  三是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今年是市政府确定的产业发展年,特色产业以全省千亿示范工程、万亩亿元示范区和“3+5”百亿产业建设为抓手,坚持集中连片、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原则,狠抓项目资金、科技投入。组织各县区启动了个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规划,选址及方案拟订,制定完成“二县一园”(省现代农业重点县、粮经复合套作重点县,国家园艺作物标准园)的实施方案和考核方案。截至目前,新建和提升猕猴桃面积0.6万亩,茶叶面积0.7万亩,建黄茶良种母本园200亩,良种苗圃50亩。全市在田蔬菜面积21.2万亩,比去年同期新增0.3万亩,蔬菜产量37.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0.5万吨。积极开展市校合作和科技攻关,在有机茶、黄茶开发、猕猴桃和剑门关土鸡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有关问题已与中国茶科所、四川省自然科学研究院、四川农业大学进行了会商解决。

  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持续加强。按照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对农用物资及其产品从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各环节进行了全覆盖监管,实现了全市农用物资“质量零投诉”,区域性重大动物疫病“零发生”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零事故”,广元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继续保持全省前列,今年2月我市在成功创建为全省第四个农产品产地无公害化市后,又成功创建为全省第一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全市无公害产地面积达到耕地面积的94.35%。积极推进四级(市、县、乡、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已轮训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220人次,落实15个绿色(有机)食品认证计划申报产品,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抽检80个,组织抽检“菜篮子”基地蔬菜农残专项监测和农产品风险评估样本200个,出具检测数据2200个。

  五是基础设施继续完善。截至目前,全市农业系统落实农业项目19个,到位资金1.3968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6.7万亩,完成投资1.42亿元,其中财政投资0.95亿元,自筹0.47亿元,预计6月全面完成今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任务。维修改造提灌站2950台次,新建机耕便民道340公里,检修农机12万台套。新建户用沼气池2975口,占目标任务的24.0%,新建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2个,沼气工程1处。新建畜禽生态养殖小区10个,

  六是科技创新推广不断深化。组织全市农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农业科技走基层”活动,3月5日在利州区大石镇举行了启动仪式。截止目前,全系统建立科技示范点50多个,发放技术资料4.6万余份,举办各类技术培训300余班次,开展各类展示、展销等活动40余场。已培训新型骨干农民3833人,占全年目标任务的30.2%,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0.45万人次,占全年目标任务的31.5%。开展测土配方施肥25万亩次,全面完成2974个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土壤样品的采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