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板显示产业论坛举行 70天内值500亿的项目落户成都

26.10.2014  13:16

    10月25日,中国(西部)平板显示产业论坛在成都举行。无论是论坛上的热烈讨论,还是见诸媒体的新闻,眼下中国平板显示业界最热门的事件,都锁定成都。

    两天前,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成都市签署协议,投资220亿元建设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项目。8月,同样是在成都,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投资280亿元,建设8.5代面板生产线项目。

    70天之内,就有500亿元的平板显示项目落户成都。缺芯少屏,抢抓机遇 “自给率勉强能达到25%,试想这里面有多么大的发展空间。”论坛上,京东方副总裁、首席战略市场官张涛第一个发言,直接剖析我国“缺芯少屏”现状。

    从去年的情况看,按出货数量算,国产面板自给率仅为25%。“面对这么大的市场,肯定要加大投入奋起直追。”在张涛看来,除了替代进口的存量空间以外,由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所带来的需求增长,更应该引起重视。“道理很简单,不管什么时代你都是用眼比用脑多,移动互联网时代更是如此了。”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副秘书长龚晓峰的话,得到大家会心一笑。“有电子设备,就要有屏”。

    保持耐心,量力而行

    “我们也想上大项目,但一条生产线动辄几百亿,没哪个本土企业拿得出来?”面对不少川企的问题,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协会(SEMI)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陆郝安认为,四川面板企业不要总是盯着政府的扶持和项目经费,而要自主研发,用市场化手段募集资金。

    产业链合作方式的更新,也是重要一课。在陆郝安看来,川企应抓住产业转移的机会,在寻求配套合作的同时,应在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对接。“最终通过产业链的合作,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

    不只对川企而言如此。天马微电子集团助理总裁向传义认为,平板显示是投资高、迭代快的行业,靠一家企业是做不完的。他建议川企保持耐心,量力而行。“从中试到量产,是很长的一条路。从技术到产业化的问题,需要举全行业之力。”(记者 张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