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水利扶贫实现精准滴灌

20.11.2017  20:20

 

        □张帅印 杜强
    “不用担心饮水不安全,夏旱的时候也不用到处找水源了。”11月15日,平昌县板庙镇大石村建卡贫困户任三福告诉笔者。
    以前,大石村主要通过打井和建蓄水池等措施来解决饮水问题,一遇下大雨,水就会变得浑浊甚至被污染。年初,平昌县水务局牵头为大石村修建了供水工程,接通了自来水管,拧开水龙头,白花花的自来水就喷涌而出。
    今年以来,平昌县水务局深刻把握水利建设对脱贫攻坚、区域发展和绿色崛起的支撑带动作用,统筹实施饮水安全、水源保障、产水配套、水生态治理、水务改革“五大行动”,促进水利建设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
蓄水能力强灌溉不再难
    “以前这里的山坪塘太小了,蓄水量不够,不能满足附近人畜饮水问题。”江口镇牌坊村村民罗孝忠告诉笔者,经过整修后的山坪塘,不仅蓄水能力增强,而且蓄水量大,干旱再也不怕了。
    牌坊村是江口镇的贫困村之一,由于地势不平、林地多,村民大多依靠养殖肉牛脱贫致富,发展养殖的村民多了,饮水问题也就成为该村产业发展的难题。
    “以前有口山坪塘,蓄水2000立方米,一到夏天就不能满足村民用水需求。”该村党支部书记何强说,根据村里情况,政府新建了山坪塘,“现在蓄水1.5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150多亩,解决了200多人饮水难题。
    “我们按照‘库为命脉水源、塘为骨干水源、池田为补充水源’的定位,将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项目全部向贫困村倾斜。”平昌县水务局局长李云峰介绍说,“统筹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强化水源保障,夯实农村水利基础,构建起库塘池田相通、路堰渠系配套、集雨节灌互补的水利供需体系。
    截至目前,在全县67个摘帽村新建及整治渠道21.58千米,新建及整治山坪塘445口,新建蓄水池283口,新建输水管道54.7千米,实施坡改梯3583亩,累计完成投资1.37亿元。
    建供水工程
    饮水有保障
    平昌县在实施供水工程建设中,实行贫困村与非贫困村 “一把尺子量到底”,坚持统一摸底调查、统一规划设计、统一选择施工队伍、统一督查考核、统一验收决算“五个统一”,整合技术力量,紧盯水量、水质、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四项核心指标,投资7139万元,实现全县集中供水率78%,自来水普及率70.4%,所建工程供水保障率95.3%。
    工程建成后,由县水质检测中心组织专业人员,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抽取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检测35项常规指标,全县集中供水工程抽检率达100%,水质达标率达93.53%,分散供水抽检率达38%, 水 质 达 标 率 达85.89%,保障了人民群众用水水质安全。
    据了解,该县今年新建成集中供水工程170处,分散供水工程1069处,解决了3.5万人 (其中贫困人口2.36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激发造血功能
    活力动力足
    11月中旬,在双鹿乡潘桥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一些村民正忙着在李家湾的池塘里捕捞仿野生养殖甲鱼。养殖负责人冯小龙喜滋滋地说:“这个甲鱼在外面市场很受欢迎,一般广州、浙江那边要得多。
    冯小龙能回乡创办水产养殖合作社,带领乡亲走上致富路,得益于该县水利确权颁证。
    近年来,平昌以水利确权颁证为基础,以确权促还权,以还权促释能,积极探索“民建、民管、民有、民营”的模式,激发小型水利工程内在活力,村民通过民主方式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农民用水组织,按照股份合作制方式,将国家补助作为集体股权,把受益农户投资投劳作为股份,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变“要我干”为“我要干”,激发农民群众治水兴水的内在动力。目前全县已经组建登记农民用水协会2613个,明晰小型水利工程产权6845处,颁证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