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县村民实现安居乐业

15.04.2014  12:39

  “我们家家户户都建起了巴山新居,小区里也有绿化区、公共服务中心、篮球场、休闲广场,就像城里一样,非常漂亮。”说起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平昌县驷马镇创举村村民冯光勇如数家珍地向笔者算起了“幸福账”。

  平昌县在新农村建设中,创新思路,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把乡村作为城镇一样来“经营”,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目前,该县共建成元山镇中岭、通木、新华、长城,灵山乡民意,得胜镇马灵,五木乡石马,双鹿乡潘桥,驷马镇创举、元丰等178个聚居点、巴山新居11550户,近30个农村社区。

  创新管理模式 人人参与社区管理

  2月25日下午,在元山镇通木村社区活动室内坐满了该村村民,他们是来听取“社区互助会”安排3月份社区管理工作的。

  针对农村存在的人际关系淡漠、干群关系紧张、社会动员和管理困难等现实针对农村存在的人际关系淡漠、干群关系紧张、社会动员和管理困难等现实问题,2013年初,通木村成立了“社区互助会”,以“治安有人管、纠纷有人调、困难有人帮、事务有人办”为目标,内容包括红白理事、调解纠纷、困难帮扶等。

  “我们的目的是让每一个村民都参与到社区管理中来。”通木村支部书记陈其富告诉笔者,为巩固该村的新农村建设成果,村里还成立了卫生清洁服务队,落实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对住宅区的生活垃圾全部实行定点收集处理。

  “自成立以来,互助会共为群众做实事200余件,化解群众矛盾28件,清扫各种垃圾10余吨,真正实现了群众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据陈其富介绍,该村还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巡逻、调解、为民服务三支队伍,建成无刑事案件、无治安案件、无上访事件的“三无”和谐社区;在社区内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邻居”评选等活动。

  “通木村这样的管理模式不是个例。”平昌县委农办负责人赵喜明告诉记者,目前,全县近三十个农村社区中,都有不同的管理模式,有效地强化了农村社区管理。

  盘活资源发展产业 杜绝农村社区“空壳”

  走进驷马镇元丰村同利现代农业科技园,火红的辣椒、绿油油的黄瓜、各种各样的苗木生意盎然,一拨拨游客在园中来回穿梭。

  “同利现代农业科技园是元丰村建好巴山新居后采用土地流转方式引进的第一家企业。”据驷马镇党委书记李平介绍,该园区核心面积5000亩,是一个集“农耕风貌、香花观赏、现代设施农业、原生态林地、有机果蔬、休闲观光和健身活动”于一体的产业园区。该园区辐射带动了周边5个乡镇、3.5万农户规模发展农业商品5万亩,实现产值1.2亿元。同时结合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年可增加收入3000万元,解决了本地农民3000余人就业。

  目前,该园区正在建设会所、儿童游乐场、游泳池、CS场等。

  为让新村建好后得以持续长远有效发展,杜绝再度“空壳”,平昌县在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充分盘活各种资源,采用土地流转和其他产权入股的方式引进业主,大力发展禽畜养殖、蔬菜林果种植和乡村旅游等产业,让新农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

  目前,全县已建成商品蔬菜基地16.5万亩、竹木基地16.2万亩,建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225个,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26家,发展专合组织255个,带动近3万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

  完善社区配套 有效推动农村就地城镇化进程

  在元山镇中岭村,整齐的楼房,绿水碧波、垂柳环绕的文化广场,让记者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农村社区。

  “现在住上了楼房,村里所有的设施都跟城里一个标准,日子好了!”一直居住在这里的村主任葛飞,他用自己亲身经历见证了村里发生的变化。这几年,他和村民们通过发展优质果品生产,大伙都逐步富裕了起来,一起感受着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变化。“过去没事的时候就是聚在一起喝酒、打麻将,现在一有空就到村图书室去坐坐,看看书,和大家伙聊聊。”

  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平昌县按照城市社区的建设标准,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绿化美化等进行统筹规划,完善道路交通、水电气暖、垃圾收集点、污水处理站等基础设施,同步配套学校、卫生室、警务室、图书室、幼儿园、文体娱乐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

  县委农办负责人赵喜明告诉记者,该县将进一步促进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扩散,真正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