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

03.04.2014  04:15

  为何人均建设用地要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密度较高、功能混用和公交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开发模式成为主导,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建成区人口密度逐步提高。

  都说中国人多地少,很多地方人口稠密,为何还要增加建成区人口密度呢?客观情况是,在城镇化加快过程中,不少城镇的规模已经过度扩张,土地资源利用中粗放浪费现象十分突出,建设用地面积不仅超过国家规定(占城市面积30%左右),甚至高于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

  早在2006年,当时的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就提出,中国城市人均建设用地已达130多平方米,远高于发达国家人均82.4平方米和发展中国家人均83.3平方米的水平。2004年,按当时农业人口计算,中国人均村庄用地218平方米,高出国家定额最高值(150平方米/人)45.3%。而美国纽约的人均占地(包括郊区)不过为112.5平方米。

  从1990~2004年,中国城市用地规模弹性系数(城市用地增长率/城市人口增长率)从1986~1991年的2.13增加为2.28,远高于1.12的合理水平,城乡建设用地总量上已足够16亿人口达到世界发达水平的用地需要。对比来看,2004年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均建设用地为30多平方米。

  近年来,新一轮城市化高歌猛进,其显著特点是“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摊大饼”式的扩张,宽马路、大广场,新城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狂飙突进。2000—2011年,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76.4%,远高于城镇人口50.5%的增长速度;农村人口减少1.33亿人,农村居民点用地却增加了3045万亩。通过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推进城镇建设的模式,更加剧了土地粗放利用。

  无序的蔓延,粗放的扩张,占地越多越好的膨胀,导致建设用地规模越扩越大,仿佛没有个头。这完全不可持续,对子孙后代更是灾难。走内涵式的、科学、均衡、功能综合的城镇化之路,势在必行,不能不行。

  城市是多种功能的聚合体,我们长期习惯于水平扩张,单一生产功能孤立先行,未来必须在功能混合和产城融合、与公共服务有机融合等方面下功夫,走集聚生长之路。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严格控制,自是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