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杨立平:从“锅里”到“脸上” 盐都的转型之路

17.01.2017  12:03

  昨天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省2017年的主要目标任务包括不断激发改革创新活力。《报告》提出,我们要发扬川人敢为人先的精神,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抓好有利于促进发展、维护公平正义、改善民生、激发创造性积极性的改革,以改革创新的“一子落”带动发展 棋局的“全盘活”。

  那改革应该怎么改?创新的着力点又该落到何处?我省的老工业城市自贡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说到改革,省人大代表,自贡市发改委主任杨立平从我们日常生活最离不开的盐讲了起来。自贡是我国著名的盐都,制盐的历史有两千多年,但在两千多年以后的今天,自贡的制盐业遭受了巨大的冲击。

  “这些年,由于海盐、湖盐的冲击,和国家盐业体制的制约,使我们的盐业发展走入了困境,从现在开始又迎来一个新的机遇,盐业体制改革从今年的1月1日国家彻底放开了,放开过后,自贡的井盐可以打造精品盐。”杨立平告诉记者,抓住政策优势,积极谋划产业转型升级,是自贡在改革过程中的选择。

  记者了解到,井盐相比海盐和湖盐,它没有污染,海盐会有重金属和辐射污染,湖盐的面源污染也很严重。而井盐的纯度非常高,且没有任何污染,富含的微量元素对人体都是有利的,另外,井盐可以用于打造高端化妆品。

  目前自贡正在向“传统盐都”向“精品盐都”过度,今后,自贡的井盐将不再只是老百姓锅里最平凡的调料,还可以是最高端的化妆品原料。

  改革创新、产业升级,无疑将为自贡的制盐业带来成倍的效益:

  “从销量上来说,我们过去每年只有50万吨,而全国的食用盐总量达到了800万吨。自贡力争通过几年或十几年的努力达到年销量400万吨,它产生的效益起码是以前的两倍以上,井盐产业将成为自贡的支柱产业之一,甚至有望成为我们四川的支柱产业。”杨立平告诉记者,制盐业的转型是自贡改革创新的一个缩影。

  目前,自贡正在申报“全国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全市正加快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新材料、航空与燃机、电力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改造提升盐及盐化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三大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一代电子信息、石墨烯、页岩气三大潜力产业,着力打造产值1000亿元装备制造产业,500亿元新材料产业和一批100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四川台记者 邓雅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