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区:严查领导干部违规经商办企业4名科级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30.07.2014  07:00

        中新四川网7月29日(王爵 廖小兵)“以前,对领导干部违规经商办企业和违规兼职工作管得少,没想到现在既要自查又要公示,对弄虚作假的,还要问责+倒查。看来,广安区正风肃纪整治领导干部违规经商办企业不是在走过场。”7月29日,广安市广安区人社局机关党委书记王淑华填完《国家公职人员经商办企业自查表》感慨地说,其实她也反感领导干部违规经商办企业,这些领导干部或多或少利用了职务影响谋取利益,最终让国家利益受损。

        据广安区纪委书记刘昌杰介绍,今年4月以来,广安区按照群众路线正风肃纪“9+3+2”整治方案的要求,认真开展领导干部违规经商办企业和违规兼职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全区先后党纪政纪处分违规经商办企业正科级干部3人、副科级1人,移送司法机关3人,追缴、罚没违规所得600余万元,相关人员所在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纪检组织负责人受到诫勉谈话、责令深刻书面检讨、点名通报批评等严肃处理。

        为了推进整治领导干部违规经商办企业工作,该区将干部廉洁教育与干部选拔任用过程相结合,注重监督关口前移,从源头上抓起,加强对新提拔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开展与领导干部违规经商办企业及违规兼职问题相关的法纪教育、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自律意识。全面摸底排查,开展专项清理。对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为配偶子女或特定关系人经商办企业提供方便、谋取私利,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在领导干部职权范围内经商办企业及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摸底排查和专项清理,将清理对象的自查登记报告表录入台账,督促纠正和严肃处理违规问题。拓宽监督渠道,加强监督合力。将干部违规经商办企业和违规兼职作为监督检查工作重点,运用“12380”举报受理渠道及信访、电话、网络、短信“四位一体”举报受理平台,广泛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注重与区纪委监察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工商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局等部门的协调与配合,互通情况,建立工作协商合作机制,快速、全面、有效地推进解决违规经商办企业和违规兼职问题。

        据了解,日前广安区还专门出台《国家公职人员违规经商办企业治理办法》,剑指公职人员违规经商办企业和违规兼职等隐蔽性违纪违规问题。办法采取主要通过“自查+公示”,解决“情况不明、申报不实”问题;“暗访+举报”,解决“排查不细、震慑不力”问题;“问责+倒查”,解决“有禁不止、担当不够”问题。该区要求全体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公职人员须在《办法》颁布一周内如实填报《国家公职人员经商办企业自查表》,主动报告本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兴办或参与经营的企业名称、公司类型、担任职务、经营地点、经营范围、注册资金、投资金额。收到报告后,由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在“广安区纪检监察网”、“广安区党建网”等本地门户网站上集中挂网公示,所在单位同时对外张贴公示5个工作日以上,接受评议监督。建立案件快查快办机制,凡拒绝申报、隐瞒不报、隐匿转移所在企业财产的,一经查实,一律从严顶格处理。涉嫌非法谋利、违法犯罪的,一律从快移送司法机关。对违规经商办企业和违规兼职案件实行“一案三查”,在严肃查处当事人的同时,严格倒查其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人和监督责任人的责任,倒逼其强化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