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群众”双向互动 成都新津县创新“走基层”方式

15.02.2014  15:11

(记者 李倩薇)近日,成都市新津县创新“走基层”模式,实施“干部+群众”双向互动,紧贴群众需求结对帮扶,干事多与群众商量,成效请群众评判,提高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确保“走基层”活动落到实处,凝聚发展合力。

        新津县以机关单位和行政部门为主,实施“干部结对+群众需求”相结合的方针,对照群众的困难和诉求,分类分组结对帮扶。明确“干部联系责任承包制”,建立“县领导+重困户、单位班子成员+一般困难户、科技干部+技术群众、农技干部+职业农户、政法干部+信访群众、普通干部+普通群众”六类帮扶对子8517个。

        截止目前,新津县累计培训城乡劳动力4100余人,转移就业2062人,引导创业人数达1.5万人,带动9.4万人就业;开展科学种养殖业技术培训102次,帮助拓展产品销售市场7个;投入近500万元,改造、修建全县农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14个;深层化解积怨矛盾17个;助困、助学、助医累计28145人,帮扶金额2180万元。

        同时,新津县把教育实践活动与“走基层”活动结合起来,采取“干部问题+群众出计”的方针。开通“走基层”群众问题反映专线电话2部,“四风”问题举报电话1部;在综合服务平台开办“群众献计”专题栏目;大力开展问卷调查活动,在“干部形象、产业规划、农业发展、城镇建设、小区管理、基础设施、矛盾调解、环境整治、公共服务”等9个方面104个问题上问计于民,收到了近5万多名群众11700多条建议意见。

        在“走基层”活动成果落实上,新津县以“干部工作+群众评议”的方式,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是否“真办事、办实事”的核心标准,推动干部办事与群众面对面,干事的成效交由群众评判。针对县级领导包案的17件信访问题化解效果、落实的84个项目建设成效、推进的全县21个“重点账”解决进度、114户包挂群众满意程度以及“四风”问题等方面的评议,直接交由相关群众进行打分。全县干部解决群众反映的近600个问题中,有574项问题达到了满意,满意率达95.7%。同时,已安排教育、卫生、环保、城管等15个部门“一把手”在电视节目中与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回答和解决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问题101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