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斌在四川省优秀干部人才递进培养第二期培训班上提出领导干部要担当起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重任

30.05.2014  14:16

5月27日,四川省民委主任姚斌主任为全省优秀干部人才递进培养第二期培训班全体学员做了题为“我省民族宗教问题探究”的讲座。200名全省优秀干部人才递进培养第二期培训班全体学员聆听了讲座。

姚斌指出,省委组织部组织的优秀干部人才递进培养大气魄、大手笔、大力度,培训班的学员是过关斩将,层层选拔出来的,是我省干部队伍最活跃的一批力量,是我省干部的整体素质风貌的体现。

姚斌以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观为指导,从深度剖析当今世界和我国民族宗教历史、现状入手,详尽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宗教问题的理论、政策、措施,突出解析了民族宗教在全国全省大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当前及今后面临的问题、对策、策略、方法等。提出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干部无论在哪个区域工作,都要做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行家里手,否则难以担当党和人民交予的历史和时代重任。四川是一个民族宗教大省,学术界有“四川是中华民族的缩影”之说。我省是最大的彝区、第二大藏区、唯一的羌区,辖有3个自治州,  4个自治县,16个享受民族待遇县,98个民族乡。14个世居少数民族,55个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幅员辽阔,面积达30.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62.64%,常住少数民族501万,散杂居少数民族分布18个市,流动少数民族423.4万。我省宗教种类繁多,信教群众众多。信教群众达800余万人,开放的宗教场所为2700余处,宗教教职人员7万余人。除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之外,四川还有藏传佛教分布广、信众与教职人员多的特点。同时民间信仰更是丰富多样、覆盖全川。因此,民族宗教工作不仅仅是民族地区和民族宗教系统的工作,而是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必须齐抓共管,共同担当。

姚斌指出,面对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形势和繁重艰巨的任务,要突出抓好三点。第一,增强新形势下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理性思维,首先解决好怎么看的问题。第二,找准新形势下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重要节点部位,解决好着力点的问题。第三,增强新形势下解决民族宗教问题有效措施,解决怎么干的问题。解决民族宗教问题要重法则推进,重交流交心,重疏导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