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干!听了中期总结会,成大人反响强烈
7月2日上午,学校召开疫情防控与2020年工作中期总结及推进会,总结梳理上半年工作,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会后,各单位迅速组织,深入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在全校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干部和师生纷纷表示,要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主动思考、积极作为,高标准严要求,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应用型城市大学奋力拼搏。
顺势而为,改革创新,责任与使命不变
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高校要准确识变、科学谋变、积极应变,彰显高校的价值意义,重塑高校引领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疫情冲击之下,深化改革,主动创新,重构课堂,迫在眉睫。在线教育成为深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重塑未来课堂教学理念的全新载体。教务处和各学院紧紧围绕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增加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灵活调整未来高校课堂教学空间,着力营造教学相长的师生互动方式,积极开展探究式、讨论式、项目式教学,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教师面授形式,利用各类移动终端,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精准导学、精准互学、精准展学、精准固学,形成完整的教学闭环。打造适应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需求的智慧课堂,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教育服务新模式,让“心有温度、行有智慧”“勤于学习、乐于创新”“学而不厌、挫而不败”的学生特质持续生发,坚持教学共同体,牢牢把握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融入更多人文关怀,构建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后疫情时代,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将采用线上线下双线建设方式,充分利用好网络传播的优势,推进思政教育方式的转变。
主动作为,积极融入,紧跟城市发展步伐
紧跟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步伐,学校将扎实推进高校智库建设、服务东进发展战略、服务成都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努力实现学科实力提升,大力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为成都冲刺世界城市贡献力量。
商学院主动出击,与川渝两地高校、党校、社科院等共同发起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库,并当选为首届主席单位,积极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库建设贡献力量。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联合成渝两地相关高校及研究机构,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助推成渝会展经济,实现双城双赢。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积极发挥智库力量,大力推进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研究生处积极推进学科建设紧跟城市发展战略,坚持走内涵建设、特色发展、创新引领的建设路径,不断增强学科发展与成都同向同行的贴合度,打造学科高峰,全面提升各学科的人才培养贡献度、科技创新贡献度、创业孵化贡献度、成果转化贡献度,推动一批优势和特色学科跻身国内一流学科行列。
抢抓机遇,逆风飞扬,积极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疫情大考,带来诸多机遇与挑战。学校珍惜发展机遇,逆势而上,逆风飞扬,提升人才质量,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学校积极探索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优化专业布局,做好专业预警和专业动态调整,未来五年拟增设智能科学与技术、机器人工程、智能医学、新型材料与器件等专业。加强专业建设,推动内涵发展,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强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以专业认证为抓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质量实现国际实质等效。打造“金课”,淘汰“水课”,以课程思政建设为引领,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打造一批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团”、“示范区”、“工作室”,探索建立完善应用型城市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进一步办好学生事务服务中心,深化完善24小时新型服务体系,加强三全育人特色项目、特色平台、特色空间建设,推动三全育人试点建设。
以大运会举办及大运村建设为契机,站在“办赛营城”的高度办赛营教育,不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构筑与学校建设目标匹配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主动创新工作思路,携手积极作为,不断提升科研服务社会的能力。学校将不断优化科研人员结构和科研资源配置,以特聘和培育相结合的方式,组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主动加强与科研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的沟通与互动,精准对接地方发展需求,完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以学校创新人才和团队为依托,围绕学科前沿、交叉学科等领域开展理论性、前瞻性研究,促进形成一批优质的创新成果,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
深刻学习领会,守初心担使命,立足岗位再出发
担当作为,不懈努力,高质量推动学校加快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成大人的一致共识。
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冯威谈到,学校中期总结会的关键词是“发展”,安全发展、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学校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需要教职员工兢兢业业,需要学生们勤奋努力,需要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作为。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药学系主任刘涛老师认为,会议中提出的经验总结对教学科研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教师就应当坚守立德树人的使命,根据客观实际,改革教学和科研方式,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席原表示,作为学院党建带头人,责无旁贷地带领学院班子成员和全体教职工,在学校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的引领下,积极探索新文科背景下外语类人才培养新路径、新方法,为学校实现国际化战略培养更多懂外语的应用型人才,为大运村多语言服务中心建设贡献更多专业人才。
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辅导员胡忠浩感受深刻,深感“动情”“动心”,并将积极“行动”起来。作为辅导员,要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把对学校的热爱化成工作的动力,不断提升工作能力,积极主动适应后疫情时代辅导员面临的挑战。
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陈葵对学校选人用人制度感触颇深。学校通过分析形势、摸清底数、全面把握、科学谋划、有序推进,挑选出视野开阔、作风优良、素质全面、团结协作、有政治领导力的好干部,公开选人用人标准,接受全校教职工监督,对因各种原因离开领导岗位的干部,做到一人一策,充分体现出学校的人文关怀。
校医院院长王革平认真学习学校中期总结会精神,备受鼓舞和感动,对学校的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更需要大家坚守岗位不放松,发扬白衣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担当奉献领先行,高站位提前思考,高标准强化学习,倡导健康理念,全心全意守护校园平安。
学生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蒋桂高谈到,新冠肺炎疫情让2020届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全校形成“学校领导主抓、部门分工负责、院系上下联动、师生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新格局,转变观念、加强工作创新、制定切实有效的作战图,用过硬的材料和扎实的数据高质量完成教育部“布点监测”、国务院大督查和学校2020年重点工作目标。
编辑:李洁 责编:陈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