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干事”关键在于管住“私心”

02.09.2014  13:36

  7月24日,市委书记李刚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指出,“当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为官的底线在干净”。这给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如何“干净干事”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全市上下凝聚思想共识、推动巴中加快发展,形成了思发展、谋发展、抓发展的大好局面。为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践行“为民、务实、清廉”要求,把“干净干事”作为从政的基本准则,管住“私心”,正确处理好“干净”与“干事”的关系。

  管住“私心”必须严守党章。党章指出,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作贡献,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这就要求党员干部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决不能怀有任何私心、滥用职权、谋求私利。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党员干部党章意识不强、党的观念淡化,把入党誓词忘得精光,除了每月缴纳一次党费之外,根本没有党章概念,淡忘了党的宗旨;一些党员干部不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做任何事情都夹杂个人私利,拿原则送人情、搞交易,违反党章规定却不以为然。市委书记李刚要求,党员干部要净化心灵,加强党性锻炼,管住“私心”,纯正风气,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种好“责任田”,为某些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为此,全市党员干部必须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把党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作为指导党的工作、党内活动、党的建设的根本依据,把党章各项规定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各项事业中。

 

  管住“私心”必须严明纪律。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也是夺取胜利的保障,纪律是“带电”的“高压线”。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依靠严明的纪律,团结全党、带领人民夺取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提出,把全党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一靠理想,二靠纪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样要靠铁的纪律保证”。在巴中加快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党员干部目无党纪、不守规定,胆敢以身试法,贪污受贿,腐化堕落;一些党员干部对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搞变通、打“擦边球”,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不执行;一些党员干部甚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等,给我们提供了反面教材,让人警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强化纪律意识,遵纪守法,敬畏纪律,崇尚纪律,维护自身形象,在干事兴业的过程中抵得住诱惑、经受住考验。

 

  管住“私心”必须严格自律。自律是管住“私心”的内生动力。没有监督的权力最容易导致腐败。李刚指出,每位党员干部一定要把“干净干事”作为一生从政的准则,把干净与干事统一起来,只干净、不干事不行,只干事、不干净也不行,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在从政道路上始终筑牢从严自律的根基。水不腐靠流动,人不贪靠自律。党员干部如果不能自律,私心太重、私欲太强,对已有的权力、地位和利益不满足,就易于走向腐败。有的领导干部玩弄权术、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从涉案金额过亿的外逃贪官到3分钱也不放过的重庆原农机推广站站长,都是这样蜕变的。当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要求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员干部自律要求的高度升华。因此,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做到“三严三实”,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以党性原则和道德规范衡量自我、约束自我、反思自我、解剖自我、监督自我、完善自我,不为名利所累、不为金钱所役,抵住诱惑、管住私心、禁住贪念、耐住寂寞、守住名节,才能在群众中有威信、在社会上有形象,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干净干事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