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常理镇产业扶贫助力贫困群众脱贫
鲤鱼沟村一天一个样
遂宁市常理镇鲤鱼沟村位于常理镇西部,距离龙头场镇4公里、常理场镇10公里。地处大山腹地,山高坡陡,交通闭塞,截至目前,全村还有15个组未通水泥路,使得该村的生产作物运送受到了限制。全村共有贫困户79户,贫困人口253人,通过扶贫工作开展,今年已发展养殖大户十余户、种植大户2户,并成立了遂宁市安居区兴久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以生猪养殖、莲藕种植技术服务为主,产业带动贫困户就业20余人,贫困村公益性岗位人员16人,预计2016年脱贫31户、99人。
今年以来,常理镇扶贫工作以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改善贫困乡村条件、缩小发展差距、三年实现脱贫攻坚任务,周密部署,强化措施,狠抓落实,通过不懈努力,贫困村的村容村貌和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变化,贫困群众收入显著提升,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
“你瞧,这条正在修的水泥路有800米,修好后连通观音镇,这条路是我们这个村村民盼了很久的路,今年终于动工修建了。”在鲤鱼沟第一书记伍继洪的带领下,记者看到,道路建设如火如荼,满载着希望,村民们主动加入修路队伍,干劲十足。由于地理位置偏远,鲤鱼沟村农业产业化程度低,村集体经济薄弱,缺乏自我发展能力,一直积贫积弱。自全区启动扶贫攻坚以来,该村硬化公路、整治山坪塘、成立专业合作社……基础设施的完善,为该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为破解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对经济发展的制约瓶颈,近年来,常理镇主要领导和贫困村帮扶联系干部积极与各职能部门衔接汇报,用实际行动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助力贫困村脱贫摘帽。截止目前,鲤鱼沟村共有1.96公里的农村道路硬化工程被纳入近期规划,5口山坪塘整修项目正准备组织实施;今年7月,该村启动与棕树坪村之间1.2公里连村公路硬化工程;同时,在区委组织部的关心和驻村帮扶单位的努力下,该村投资15万余元,新建了集医疗卫生室、文化室、于一体的村办公室。
伍继洪说,自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村上变化更大了:村内便道硬化、房屋修缮一新、富民产业发展壮大、收入明显增加……生活在鲤鱼沟村的村民精气神足了,干啥都有信心。
扶贫产业发展促进增收
基础设施好了,村民发展产业才有了希望。“通过土地流转,我们村发展了莲藕种植,我们可以在自家门前务工挣钱,还可以学习莲藕种植技术,不仅增加了收入也增长了见识……”林有权、王少华等村民高兴地说,通过实施整村脱贫,大家的生产生活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生活要富裕,产业发展要先行。围绕贫困农民增收这一目标,常理镇加大产业开发扶贫力度,按照全镇特色产业开发布局,重点扶持贫困村发展莲藕、核桃、生猪养殖等特色产业。
李志兴是鲤鱼沟村的村支部书记,同时也是该村养殖生猪大户之一,2015年他饲养的生猪已出栏,收益近40万元。李志兴的成功有效带动了村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连72岁的冉启发老两口也闲不住了,不仅养了100多头猪,还养了十几头羊。在养殖大户的带动下,不少的村民找到了发展的门路,走上了共同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据李志兴介绍说,鲤鱼沟村还成立了集体专业合作社,目前已经有十几户村民自愿成为了社员。贫困群众林秀英就是其中一员,她用近年来打工所得的2万元在养猪场入了股,“参加养猪场,每年都有分红,这样今后的日子有了固定保障,会好过一些。”
“有了这个集体专业合作社,除了社民入股收益,村集体经济也将得到发展,今后村里能够拿出更多的钱来帮助贫困户发展小农产业。”李志兴说,壮大村集体经济,开辟“扶贫攻坚”新阵地,让更多贫困户在集体经济发展中受益,成为了鲤鱼沟村扶贫开发的又一“重头戏”。
据了解,通过近一年的发展,常理镇鲤鱼沟村现已有300多亩油菜地、100多亩花生地,种植了黄金梨100亩、莲藕200多亩、核桃100亩,发展山羊养殖大户1户、生猪养殖大户10户。下一步,该镇准备成立2个贫困村联村合作社,鼓励贫困户加入合作社,为其脱贫致富提供保障。不仅如此,该镇还与农村信用社、邮政银行等信贷机构对接,对有劳动能力和发展愿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贷款需求评级授信,按照贫困户自愿申请、真实可信、民主评议和公开透明的原则,结合贫困户家庭基本信息,科学计算贫困户信用评级指标和确定贫困户信用等级及贷款额度,目前全镇共有10余户贫困户正在申请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
在推进脱贫攻坚的进程中,常理镇从解决村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入手,通过产业环线建设,因地制宜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显著提升了扶贫开发的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