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新常态” 四川文化转型发展有哪些“高频词”?

19.01.2015  11:34

     1月17日,2015四川省文化局长暨文物工作会在成都召开。“新常态”下,四川文化如何转型?当天会议几个“高频词”释放出强烈信号:改革转型、融合发展、文化法治,将成为2015文化工作的“新常态”。

    【高频词】改革转型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

    “面对新的文化发展环境,文化建设要积极适应‘新常态’。”会上,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亮出观点:以新的发展方式推动“新常态”下的文化转型。

    文化如何转型?“通过深化改革调整文化生产方式,推动文化结构优化。”郑晓幸说,改革将助推四川文化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

    量变到质变,变在哪里?和文化民生密切相关的公共文化服务将更丰富、更多元;设立公共文化服务政府采购和资助目录、制定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办法、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征集和反馈机制……这些措施将拓展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渠道,丰富文化产品供给,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能。

    文艺创作生产将改变“重评奖、轻评论”的现象,转而改进文艺评奖机制,加快文艺评价体系建设,以此确定“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艺术创作常态,鼓励艺术生产。

    文化企业要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提升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文化“走出去”要通过产业之利和市场力量扩大巴蜀文化影响力。

    【高频词】融合发展联手唱戏,助推经济结构升级转型

    让文化创新驱动代替要素驱动,促进文化发展,融合也将成为文化的“新常态”。

    2015年,科技、创意、旅游将和文化一起唱响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大戏。在《2015年工作要点》上,省文化厅产业处处长强金武特意勾出“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文化创意产品、融合发展集聚区和融合展示平台”这条任务,标为重中之重。

    省文化厅副厅长窦维平提出,今年省文化厅将联动省旅游局、省商务厅及各市州,在首届四川艺术节、第五届成都国际非遗节期间开展全省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以此来引导、刺激文化消费,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今年,我们还将研究促进居民文化消费的政策措施,以提升文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助推经济结构升级转型。”窦维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