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批发市场外迁河北提供三址

17.01.2014  06:16

李士祥在顺义团发言。京华时报记者张斌摄

昨天,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参加顺义代表团审议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报告紧紧贴住改革创新和破解人口资源环境这一矛盾,用了很长的篇幅讲2014年的任务。治理城市病需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破解城市病,两者统一。

-谈调整经济结构

好位置低产出不符合规律

李士祥指出,北京人口的增长主要是在第三产业,但从发展质量上看劳动生产率提高并不多。

李士祥介绍,城六区仅小商品批发市场就22家,而东城和西城区两个核心区占了16家。在寸土寸金的东城、西城,这种小商品批发市场吸引了大量的流动人口。李士祥指出,好位置低产出高成本的城市管理不符合城市发展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

说到这些小商品批发市场涉及人员的去向,李士祥介绍,最近北京跟河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引起河北省重视,省委省政府责成专人在市场的选址上提供很多方便,目前已经提供了三个地方。“我们要跟河北省一起给这些经营者提供环境和必要的服务。在整个搬迁的过程中企业发挥主体作用,政府发挥服务作用,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李士祥说。

-谈人口调控机制

水电气热要开门定价

谈到疏解功能,李士祥举例说,有些产业不能再上,但这还不够,还必须盯住现有应该疏解的内容。比如现存的低端产业要按经济规律疏解出去。

报告提到要进行城市规划的修改。李士祥指出,要结合城市规划的修改把城市的功能进一步完善。北京和河北的产业疏解相结合,这样才能完善好北京城市的性质和功能。

此外,北京的水、电、气、热、停车、垃圾处理、公共交通等要按照经济规律把价格理顺,充分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这样才能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因素。

价格违背经济规律就必然走向反面。包括浪费、无序。“当然要开门定价,广泛地听取意见。但必须要有时间的概念,而不是无限地拉长。”李士祥说。

居住证制度需尽快立法

要从行政管理方式向法治治理方式转变。李士祥介绍,北京城市管理的相关法规存在许多方面不够健全。需要研究具体的操作法条。以房管人,以业控人,以证管人取得的成功经验要不断完善。特别是有一些法规要进一步地研究配套。“否则这么大的城市靠人管理,靠运动式的管理确实是很难的。

李士祥指出,报告谈到要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居住证制度。而这个制度的实施也需要尽快启动立法程序。

李士祥表示,按照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落实人口调控目标。北京现在人口管理的部门很多。管理人口的政策制定也要跟管理相统一。教育、医疗、社保、产业发展政策等都必须统筹。

各方面都要根据有利于人口调控的总体目标来制定相关的政策,形成政策的合力。

针对报告中提出的健全区县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李士祥分析说,这一任务艰巨。每个区县的人口增长指标下达多少合适?这要分析人口增长的速度和经济增长的速度;项目和项目带来的人口增长和项目的产出率是什么关系。“你弄了很多看似热闹的大项目,但是产出不高,占地不少,能源消耗多,人口聚集度高,里面再考核你的时候就要提出这个问题。”此外,今后对区县的考核与基础设施投入,区县公共转移支付的投入都要挂钩。同时下一步还将研究区县考核与区县功能定位相统一。

功能拓展区、生态涵养区等不同的区域是否上某一项目要拿出项目的产业准入目录。具体考核指标尚需具体研究。

京华时报记者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