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大家都好,那才叫本事

03.09.2014  00:53

三峡库区移民卿和:
        寻访地:眉山市丹棱县
        寻访对象:丹棱县三峡情水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卿和
        最美理由:三峡库区移民卿和从重庆开县来到眉山丹棱县青龙村后,10多年里,他在此印下了敢为人先、坚韧不拔的创业足迹。如今,已带领1000多个农民增收致富。
□记者  颜婧
        8月,是卿和到丹棱的第14个年头。
        因为卿和对丹棱的土壤、温度、海拔甚至经纬度,都熟悉到令人惊讶,也才铸就了他在水果种植、销售领域的成绩。
        今年初,柑橘“不知火”批发价从去年5元/斤上涨到10元,供不应求,火遍全国。卿和的合作社提前一个多月就无果可卖,种植户的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
        8月20日,记者见到卿和时,他一点都不轻松:尽管明年的订单有了,但后年、大后年呢?他提前未雨绸缪,抓紧上路,数月间奔波于南充、绵阳、遂宁、重庆等地,最远还去了北京、杭州。他始终以“跑得比市场至少‘快半步’”来要求自己。“尽最大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干好,并保持一份对他人的热心与爱心。”卿和这样理解一个普通农民心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身边的丹棱人觉得:“他做的,比说的好太多。
        卿和不仅仅是300多位开县库区移民群众中的致富带头人,更是许多丹棱人的骄傲。
        2001年,与340多名三峡库区移民背井离乡来到丹棱后,卿和骑个摩托车跑水果批发。勤快、嘴巴又会说,他很快结交下不少大型经销商,有了自己的渠道,并练就了判断市场需求、分辨果子品质的本领。次年,当其他乡亲还在寻思种油菜还是水稻、或托人介绍打工机会时,卿和已领回了县里授予的“农产品营销大户”称号。
        但卿和希望开县的乡亲们都能当大户。于是从带着16户熟人开始,到2007年抱团78户移民成立了丹棱县三峡情水果专业合作社。至今,合作社不但在当地发展到300多户、近1200人的规模,种植柑橘的面积更达到2000多亩。今年,“三峡情”还联合丹棱其他4家合作社,成立“大雅果业联合专业合作社”,全面刻写出丹棱县柑橘产业从规模到销售收入的新坐标。
        卿和常说,“我一个人好不算啥,能带着大家都好,那才叫本事。
        丹棱梅湾村村民梁珏华:我没和卿和一个村,但对他的事迹早有耳闻,当地村民有他这样的“带头大哥”是很幸福的事情。现在我也早就把他当老乡,不当“外人”咯!
        卿和获得“最美”称赞绝非偶然。他曾换过五辆摩托车,其中四辆都是在帮群众办事过程中跑坏或遗失的;他十分善于学习,曾有个移民群众出车祸,他不但自己出钱帮请律师,更去书店买法律书籍学习;他不乏商业头脑,至今每年坚持研读中央一号文件,从中捕捉产业发展的机遇……在很多领域,他都用一种较劲似的勤奋,尽力而为。
        也有不少朋友劝卿和专注生意,不去管那么多群众的事,可他觉得田坎、果园里的村民,能老远就高兴地招呼他,“这种美滋滋的感觉不是生意能换来的。”群众信任他,对他来说是幸运,更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