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15岁奔跑女孩“带”父上学

09.03.2015  19:22

四川在线消息 (白川东 四川日报记者 庞峰伟) 3月5日中午12点,下课铃响。巴中市通江县铁溪中学九年级二班女生钱运星飞跑出教室,直奔菜市场,买了两斤菠菜和一斤豆腐,然后又一路飞奔,穿过拥挤的街道,爬上一个坡,跑回家中。

我要跑回家给瘫痪在床的爸爸做午饭。”这个奔跑女孩说。

15岁的奔跑女孩

街道上的居民、小卖部的老板、卖菜的摊贩,都认识这个奔跑的小女孩。5岁那年,钱运星母亲离家出走,她只能和已瘫痪三年的父亲钱浩源相依为命。6岁时,父亲的病情恶化,小腹以下完全失去知觉,只能半卧在床。

6岁的小运星,在父亲口授之下,开始学习买菜、做饭。个子没有灶台高,就搭一张小板凳,煤熏得她眼泪直流,煮的米饭经常也半生不熟;7岁那年,小运星切菜时不小心伤了手,她悄悄跑出门用嘴巴把血吸干净。9岁时,小运星看到父亲的头发又长又乱,就尝试着给父亲理发……

上学后,钱运星每天早上6点起床,给父亲洗脸后再上学;早自习结束,去食店买一个饼子跑着送回家;中午飞奔回家做饭;下午放学做完晚饭,还要摸黑跑回校上晚自习。

学校与家20分钟步行路程,15岁的钱运星每次不到10分钟就跑完,每天要跑8趟。

未来她要带父读高中

十多年来,数十公里外的通江县城,钱运星还从未去过。她的心愿,是能够进县城最好的高中读书。而即将到来的中考,成了班主任老师王洪坚的一块心病,“她如果考上了县城的高中,她的父亲怎么办?

带爸爸一起走,租学校最近的房子。”钱运星坚定地说。

在老师和同学的记忆中,钱运星没有迟到过,每天下午、晚间第一堂课的预备铃响后,满头大汗的她准时出现在教室门口。初三之后课程紧张,菠菜、豆腐就成了父女俩的主食,晚上就着剩菜煮面条。去年大年三十,钱运星做了一锅猪蹄炖扁豆,父女俩过了一个奢侈的年。“春节到现在,就炖过一回肉,她正长身体的年龄啊!”钱浩源十分心疼。

钱运星还要“”到什么时候?小女孩想了想:“等我读了大学,找到工作了,可能就不用这么跑了吧!

铁溪镇民政办工作人员王鑫告诉记者,当地多年前了解到这对父女的状况后,便将钱浩源纳入了五保帮扶对象,钱运星纳入孤儿补助,并为父女俩租了住房;去年还联系爱心人士每月给予钱运星200元生活补助及其他资助。“若钱运星以后读高中、大学,铁溪镇将继续加强对父女俩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