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籍“换乘帝”:想到武汉吃鸭脖开始迷上换乘

05.02.2015  12:06

        制图/姜宣凭

        从上海到四川德阳,横跨大半个中国,这趟家怎么回,成为过去很多四川人的煎熬。对于在上海学习、工作的德阳小伙王冬来说,“曲线回家”曾是无奈之举。不过现在,转乘成了王冬的一种爱好,“这些年铁路发展很快,回家变得容易。多次换乘能让每次持续乘坐的时间减少”。

        “换乘帝”王冬的春运回家史,其实也是中国春运史的记录和缩影。

        今年春运的4次转乘,是川籍“换乘帝”回家史中的最后一次。

        2月2日,博士毕业不久、在上海已经开始工作的29岁德阳小伙王冬,买下了上海至德阳2600多公里路程中,最后一段的火车票——成都至德阳的城际铁路客票。

        此前,在2013年的归程中,他因买了8张票、转了7次车、节省了13个小时回家路,被网友称为“换乘帝”。在2014年初选换乘、最终选择直达后,2015年,他再次选择转乘。明年,准备带女友回家的他,计划将转乘史“封存”。

        王冬表示,能成功中转多次的旅客多是“火车迷”,对火车比较了解。而他为了“”,每次中转多会选择高铁、动车,一般旅客不必模仿,因为这样买票成功率会下降,且费用也会增加。即使“接力回家”,换乘次数也要越少越好。

有直达动车也不坐

    转乘成了一种爱好

        已在上海参加工作的王冬本来可以从上海坐动车直接回四川。看到发往成都的多列动车都是早上6点左右发车,王冬放弃了。“从住的地方到虹桥火车站得1个小时,那就意味着凌晨四五点就得起床。”王冬说,“我可不喜欢起那么早。

        此前,他还可以选择Z字头火车。可在去年7月,成都至上海的动车开通后,Z字头车车次被取消了。不坐动车,王冬就只能选择坐30多个小时的K字头火车。

        “以我的经验看,连续乘车5个小时,就会感到不适。”王冬又一次选择了换乘,尽管截至昨日,仍能在网上买到上海至成都的动车和快车票。

        这一次,王冬赶了次时髦。看到去年12月10日沪昆铁路杭州至长沙段开通运营、上海至中南地区实现半日达后,王冬制定了从上海中转长沙、怀化,再经重庆、成都回德阳老家的线路。

        喜欢“悠哉悠哉”乘车的王冬把出发时间定在2月17日(大年二十九)下午三点多,坐高铁经过4小时40分后,到达长沙站。接下来,吃饭、散步近一个小时后,他又从长沙转乘高铁到怀化。再下车休息近两个小时后,他又接着从怀化乘K字头火车连夜赶往重庆,次日早上8点左右到达。接着,在重庆站附近待一小时后,他又从重庆乘动车回到成都,再乘开通不久的成绵乐客专,赶在除夕当天,回到德阳。王冬算了一下,全程耗时22个小时,其中,在火车上的时间15个小时多,其余的约7个小时花在了转车上。在他看来,虽然乘车时间和坐上海直达成都的动车用时相差不多,花费也比动车票多了300多元,不过,换乘中间有了时间下车吃饭、拍照、透透气,“感觉要比直达动车安逸些,回家没必要把自己整得那么紧张”。

为到武汉吃鸭脖

    迷上“曲线回家

        此前的几年上学路、回家路可都没有今年这么潇洒。

        2010年,西南科技大学毕业的王冬考入复旦大学读博士。从此每年都要从上海乘车回家过年。一直以来,从上海方向发往成都的客运线路被称为“运力紧张,是铁路运输的‘老大难’。”他正赶上了这样的“老大难”。

        2010年,首次从上海乘车回家时,王冬坐的是经西安到成都,中间路过德阳的K字头火车,花了36个小时,“屁股都快坐掉了”。当时,他在上海排队买票就花了三个多小时。

        之后的2011年,适逢宜万铁路客列正式运行,他选择了从上海经武汉,在利川转车后到达万州,再到成都、德阳。

        王冬说,首次选择路过武汉,是因为他是个“吃货”,期盼到武汉吃鸭脖。没想到此后一发不可收拾,竟对转车有了热爱。

        王冬的女友在福建。如果从上海坐直达车,就要花很长时间,而且都是晚上到。为了两人尽快见面,他更加执迷研究通过换乘,减少路程时间。

        2012年,铁路部门推行了12306购票。王冬在网上买了“上海-汉口-武汉-襄阳-成都-德阳”线路的转乘票。当时的系统不比现在好,王冬只抢到四段车票,武汉至襄阳间的只好通过电话买,通过武汉的朋友取票。所以当时有四张是蓝色票,一张是红色票,至今想起来仍感到好笑。

回家路节省13小时 被封“换乘帝

        此后的2013年,是王冬回家史上最曲折的一年。因为买不到Z字头火车票,从上海至成都乘K字头火车需要花费31至40个小时,王冬设计了“上海虹桥-南京南-麻城北-汉口-荆州-宜昌东-达州-成都东-德阳”的回家线路,买了8张票,转了7次车,多花了100多元钱,时间却省了13个小时。

        这一年,因为他的回家线路在微博曝光,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关注,被大家称为“换乘帝”。

        但当时王冬却感到压力很大,“会不会因为其中一趟火车晚点而错过后续火车?”为此他还@了所乘车段铁路部门的官方微博,“求保佑”,期待他们“给个面子”,能准点。

最猛纪录

    两趟车次只有5分钟换乘时间

        王冬回忆,在他的转乘史中,“最猛”纪录是两趟车次只有5分钟换乘时间,“是同站台的两趟车,我下了这列,就向对面的列车直奔而去”。虽然当时急得一路狂奔,但现在王冬已对自己的转乘选择信心满满了。

        到了2014年,科研任务重的他又是大年二十九回家。他先买了四段转乘的车票,后又动用抢票软件,成功买到一张Z字头火车直达车票,用了不到20个小时就回到了德阳老家,让“换乘帝”的称号中断了一年。

        回想这四五年的春运购票史,王冬在感到艰辛的同时,也能感到一种幸福,“以前是因买不到票才转乘,后来发现,转乘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王冬说,下一年他准备结婚,此后带着老婆回家,就不能像过去那样随着性子转乘了,这次,将是“换乘帝”的最后一次转乘。

  最大期待

    换乘提示像飞机场那样方便

        回顾多年的转乘买票经历,王冬发现,如今的火车站内普遍缺少换乘提示,成为转乘的一大麻烦。

        王冬说,现在换乘的乘客越来越多,找不到提示牌只能抓瞎,如果一时找不到人问清楚,可能会绕路甚至耽误赶车时间。“现在基本是各车站自己搞,还没有形成一种普遍的制度。

        王冬对未来铁路春运有一个畅想,就是所有的换乘者都可以像乘飞机中转那样得到一张联票行程单,而不用自备一张张车票,“到那时才有种被负责到底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