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沿革

18.09.2014  12:26

  校史是一所学校创立、发展的历史轨迹,是一所学校继往开来的精神基石。四川师范大学诞生于战火纷飞年代,成长于百废待兴之时,发展于改革开放之际,与国同运,与时俱进,形成了以“重德、博学、务实、尚美”的校训,“励志笃行、止于至善”的校风,“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师大精神为支撑的核心价值理念。学校历来重视校史教育,明确提出:“要做好校史馆开放管理及校史宣传教育。”学习校史沿革,可以使我们明晰学校发展的历史脉络,体会学校发展成果的来之不易,为把我校建设成国内一流的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贡献力量。

  抗战时期内迁三台的东北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的诞生与东北大学有着直接的历史渊源。1923  年  4  月  26  日,东北大学在沈阳成立。1928  年,张学良兼任东北大学校长。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沈阳沦陷,迫于日寇进逼,东北大学被迫内迁,成为国内第一所流亡大学。在辗转北平、西安后,由陕入川,迁至四川三台县,“当地政府和各界群众召开了有  3000人参加的欢迎大会”。

  东北大学在三台度过了  8年的时光,“办公、学生补助、学术研究等费,极感支细”,校舍简陋,物资匮乏,土木老屋,糙米黑面,桐油照明,无车无舆,  生计危及。但东北大学师生直面困苦,再续弦歌,举行义演,捐赠前线,支援抗战,追求学术发展,传播进步文化,开展社会教育,倡导体育运动,办学成绩甚佳。尽管抗战胜利后,迁返沈阳势在必行,但为川北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揭开了四川师大办学的历史篇章,成为“四川师大校史最基本、最悠久的历史渊源”。

  艰难办学的私立川北农工学院

        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即将迁回沈阳,川北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势头或因此中断。而所遗三台校舍和校具,足可供千余师生员工之用,废弃可惜。为延续川北高等教育,地方有识之士积极商讨,利用东北大学原有校舍、设备和师资,因地制宜,续办一所高等学校,“以期造就经济建设所需之高级技术人才,以图川北农工生产事业现代化”。

  1946  年  4  月  15  日,四川省第  12  行政专员督察区召开“教育视导会议”,成立川北农工学院“筹备委员会”。后公推第  12区专员程厚之为筹备会主任,三台县长李劲夫、三台县参议长龙杰三为副主任,并聘李季伟为院长。6  月,李季伟“登报通告成立日期及启用图记”,据国民政府教育部编撰的  《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  记载:筹备会于“三十五年五月十六日(指  1946  年  5  月  16  日)在三台县参议会设立学院(指川北农工学院)临时办事处,并定是日为学院成立纪念日。”

  1946  年  8  月中旬,私立川北农工学院在成、渝和三台招考。尽管办学条件十分艰苦,房屋破旧,校具简陋,但教师勤奋,学生刻苦,“都能体谅创业之艰辛”,“入学后愿遵守学校一切章程及临时校令,专心循序修业在校外愿束身自爱,誓不玷辱校名。”可见,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态度认真,情绪饱满,毅力顽强。《大公报》、《涪江日报》  相继报道了学院的办学情况,学校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三台办学的私立川北大学

        私立川北农工学院成立后,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董事会和川北各界有识之士为了培养更多建设人才,申请改为大学。1948  年  11月  1日,私立川北农工学院召开第五次董事会扩大会议。会议成立了“私立川北大学”董事会,共同推举私立川北农工学院董事长徐堪为私立川北大学的董事长,三台县参议长龙杰三代理董事长;新增中国语文系、历史系;1949年暑期招生使用“私立川北大学”名义等。

  根据当时国民政府规定,高校要有  3  院9系方能成为大学。因此,1949年学校吸纳由著名墨学家伍非百创办的西山书院,增设中国文学系和哲学历史系,由川北农工学院发展为川北大学。

  1949年暑期,私立川北大学在成、渝、三台招收新生,9个学系的新生连同前三届学生共有975名,教职工近百人。由于受战争影响,成渝各地学校早已停课,但王宏实校长办学经验丰富,使得私立川北大学在纷乱中维持正常教学秩序至  11月,此后又变相抵制了路过三台的重庆市长杨森解散川北大学的企图。

  三台解放后,解放军一野十八兵团韦杰军长及时来学校组织师生开会,起到了安定人心的作用。川北行署主任胡耀邦指示新任县长刘石安务必刻意保护私立川北大学。1950  年  1  月  2  日,川北行署副主任秦仲方来校召开师生员工大会,宣布:王宏实继续代理校长;黄天祥以行署驻校代表协助校长处理校务;教职员工照常办公;学校经费及教职员工工资由人民政府垫支,立即发放;通知疏散师生返校,定期复课。1  月  9  日,学校正式复课。这为之后与私立川北文学院合并成立公立川北大学并迁址南充,发展成为一所新型的社会主义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解放初期的川北大学

        解放初期,川北行署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安定社会、巩固新政,优先发展高等教育的方针。当时,私立川北大学科系较多,基础较好,规模较大,因此迁址南充,并以此为基础,创建一所新大学,发展川北高等教育,培养建设人才,成为了必然趋势。

  1950年  7月  15日,川北行署文教厅厅长贾子群在动员大会上向全体师生正式宣布了改组、并校、迁校的重大决定:代表川北行署正式接管私立川北大学与私立川北文学院,并将两校合并,组成“公立川北大学”,学校迁址四川南充小西街成达中学。规定两校学生于  9  月  15  日到南充小西街新址报到注册。8  月底,川北大学完成搬迁工作。9  月,川

北文教厅指示:取消“公立”二字,公立川北大学更名为川北大学。“校务整理委员会”改组为“校务管理委员会”,负责领导学校的行政工作,这标志着川北大学组建工作的全部结束。川北大学的成立不仅为新中国建设事业培养了急需的人才,更为此后川北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南充办学时期的四川师范学院

        新中国建立后,大力培养建设人才和逐步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已成为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最基本、最迫切的任务。1951  年  8月,在第一次全国师范教育会议上,教育部提出培养百万人民教师的目标。1952  年  10月,西  南  军  政  委  员  会  文  教  部  下  发“文  高(1952)字”文件,决定“川北大学自一九五二学年度开始改为师范性质的高等学校,迁入川北人民行政公署原址,原校名撤销,改称‘四川师范学院’”。在  1952  年全国院系调整中,以川北大学文、理专业为基础,合并了川东教育学院(川东教育学院前身是由享誉世界的平民教育家晏阳初于  1940  年在重庆创办的“私立中国乡村建设育才院”。),以及四川大学师范学院、华西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系及相关教师,组建了四川师范学院,原川北大学的工科专业分别并入西南农业大学等高校。1952  年暑期,学校由南充市小西街原校址,迁入原川北人民行署。11  月15日,四川师范学院正式开学行课。

  四川师范学院成立后,院系调整工作继续进行。1953  年,原重庆师范学院奉上级指示撤销,该院中文系二年制语文专修科、数学一年制专修科学生调入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迁址狮子山后,原成都大学(现西南财经大学前身)数理化三系于  1964年并入四川师范学院。1952年  12月  4日,根据上级指示,四川师范学院发布(1952)告字第  〔34〕  公告,决定撤销前川北大学校务管理委员会,成立“四川师范学院建校委员会”,负责筹备并主持一切校务。此后,四川师范学院的行政管理机构、教学辅助单位等得到不断完善,一所新型的社会主义高等师范大学从此诞生。

  四川师范学院迁址成都狮子山

        1954  年,西南行政区撤销。上级有关部门提出接受西南财委等单位把四川师范学院迁至重庆市枣子岚垭的意见,学院随即作了大量的搬迁准备工作,并拟于  1954年暑期迁校。由于重庆当时无法满足计划  3000人编制的大学校园用地,又考虑到重庆方面已有一所西南师范学院,同时也为了使四川省高等师范学院的布局更趋合理,教育部决定把四川师范学院迁至成都。

  1954年底,由四川省教育厅负责同志张秀熟、曹振之、谭后来等和副院长吉喆、李清

儒、粟建屏等在成都选定学校新校址,最后决定在东郊狮子山侧建校。1955  年  3  月,成立建校委员会,4  至  5  月,进行建校规划,建筑公司于  4  月份进入建校现场,开始了紧张的建校工程。1956  年  8  月,四川师范学院由南充市西迁至成都市。原校的专修科各专业留原址,成立南充师范专科学校(按:1958年后改为南充师范学院)。本科部分,包括中文、历史、数学、物理、化学  5个系全部迁往成都,校名仍为四川师范学院。

  1957年,学院的建校任务大部分仍在继续进行。校园内道路泥泞,塘堰坟堆到处可见,部分农舍尚未迁出,树木竹林稀疏,大多数师生在草棚内上课,不少教工还住在未撤销的农舍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人们戏称当时景况为“马路不平,电话不灵,电灯不明”。但是,全校师生一边建校,一边教学,克服困难,勤俭办学,成为学校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真实写照。

  四川师范学院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高等教育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党和政府强调要“把发展师范教育和培训在职教师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措施”。1978年,学校被四川省委和省人民政府正式确定为省属重点院校,成为我省一所办学能力较强、教学科研水平较高、规模最大的师范学院。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尽快发展我省的教育事业、培养更多的建设人才,四川省人民政府根据学校的办学实力,于1985年  6月  28日决定,四川师范学院正式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为此后的学校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9年,成都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并入四川师范大学,成为草堂校区,2008  年  8  月搬迁入成龙校区成立了工学院和商学院。2003年,学校成立了四川师范大学东校区。2008年  9  月,举行了成龙校区启用仪式暨新学期开学典礼。2012年,广汉科教园区投入使用。学校形成了以狮子山校区和成龙校区为主的办学格局。

  作为四川省举办师范类本科专业最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历经近七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覆盖文学、理学、工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农学等十一个学科门类的综合型师范大学,为社会输送了  20余万毕业生,涌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郭鸿、陆军少将高伟、四川华西集团总经理杨斌等一大批杰出校友,“他们以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性强、作风朴实受到社会的好评,其中许多人已成为普教战线、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党政部门及其他部门的骨干,为国家特别是四川的教育事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新的发展阶段,只要我们继续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同心同德,薪火相继,团结奋进,弘扬师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学校的发展就会越来越好,就会为国家特别是四川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档案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