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成都市级财政预算1285.1亿 民生投入增41亿

14.03.2015  13:02

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全市财政工作会议上获悉,根据预算,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85.1亿元。其中,市级财政预算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投入达255亿元,比去年预算增加了41亿元。而在今年财政支出预算安排中,从严控制了行政成本支出,特别是“三公”经费支出,停止安排一般公务用车购置经费,市级“三公”经费预算较2014年下降7.8%。

   2014年

   财政“报盘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首次突破千亿大关

  2014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25亿元,增长14.1%;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340亿元,增长15.3%,支出进度比上年提高6.4个百分点,财政运行总体良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大关,是全市财政发展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具有里程碑意义。不仅如此,收入增长质量也进一步提升。201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实现774.7亿元,超过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速度2.3个百分点,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

  同时,2014年,全市财政系统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一系列规定要求,大力压缩行政运转类支出规模,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全市“三公”经费较2013年下降27.3%,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接待费、公车购置及运行费分别下降19.2%、58.2%和17.6%。民生方面,全市一般公共预算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达到895亿元,比2013年增加124亿元,增长16.1%。而全市“为民办实事民生工程”的投入再创新高,达到475亿元。

   2015年

   财政预算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285.1亿元

  为促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我市方方面面都需要财政给予坚实保障,因此财政收入必须保持平稳增长,2015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目标为8%。按收支平衡原则,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285.1亿元。

   A

   扩大投资规模

  “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是6650亿元。” 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实现这一目标,财政需要对天府新区、“北改”工程、四改六治理、城镇化建设、轨道交通等重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给予优先保障。今年的市级支出预算安排中,专门安排资金37.1亿元,主要用于棚户区、城中村、老旧院落、老旧市场改造和大气雾霾、河渠污染、交通秩序、市容市貌、违法建设、农村环境治理等“四改六治理”十大行动方面。

  “在保持必要的财政投入力度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运用市场化运作机制,找准财政投入与社会投资的结合点,下大力气促进投资结构优化,从而扩大投资规模。”相关负责人表示。

   B

   转型升级产业

  为加快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更好地发挥好财政政策导向和财政资金的吸附带动作用,将重点扶持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发展,大力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制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壮大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同时,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重点支持农村重大改革、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民生改善。支持创新驱动,积极推进“创新天府”行动计划,为院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提供财力保障。据悉,今年财政将安排科技创新重点项目投入7.88亿元。

   C

   持续改善民生

  “保障民生,是我们一贯坚持为民理财的公共财政取向。”相关负责人表示,市级财政今年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在教育文化、公共交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预算安排的直接或间接民生投入达到255亿元,比上年预算增加了41亿元。

  “具体而言,就是要兜住底线,促进公平。”相关负责人说,要大力促进充分就业,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同时把公共资源配置更多地向薄弱地区倾斜,着重解决好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健康、文化等事业,努力促进城乡公共产品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D

   财政改革创新

  进一步扩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范围,务必做到“全覆盖”;并尽力提质增效,不断规范程序,完善评价体系,强化整改,探索绩效公开,逐步提高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质量。同时,还要健全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机制。

  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逐步健全以产业引导基金、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间接方式为主体的财政支持体系,财政资金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同时,建立和完善“拨改投”“拨改租”等财政资金投入机制,探索建立城市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积极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运用,在更大范围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力度。

  “今年我们将加强权力制约和风险防控,对政策制定、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财政监督等方面,建立起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内控机制。”相关负责人表示。据悉,今年市财政局制定了《成都市财政干部廉洁从政“十条禁令”》,对财政干部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违反规定从事营利活动、兼职取酬;出入私人会所、接受或持有私人会所会员卡等行为作出了明令禁止。同时,还将向社会公开选聘行风监督员,以进一步加强财政工作的外部监督,确保财政、财务干部廉洁和财政资金安全。本报记者 徐璨

  原标题:今年市级财政预算民生投入增加4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