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省市治理大气见成效 北京三个月立案291起
“六·五”世界环境日前后,建立了大气治理联动机制的六省市,分别发布了近期的大气污染防治成果及今后的工作安排。
京——环境违法三个月
立案291起
6月3日,北京市环保局举行媒体通报会指出,在5月的大气专项执法周中发现,扬尘污染、露天焚烧垃圾、露天烧烤等问题突出。截至执法周结束,共检查污染源单位5500余家,发现并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91起,初步估算,处罚金额达500万元。
北京自3月起建立大气污染防治执法周制度,根据季节特点、气象条件和污染规律,针对不同行业的流动源,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环保和公安部门联合侦破了自3月份《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正式实施后的首起环境污染犯罪案件。5月16日,因偷排危险废物,涉嫌环境污染犯罪,北京奥俐易经贸有限公司门头沟废油脂处理中心法人韩志高及窦荣2人,被门头沟区人民检察院批捕。
入夏后,臭氧成为北京空气污染的一大元凶,而挥发性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PM2.5,同时引起地表臭氧浓度增加。6月执法周,环保部门将重点监察餐饮、汽车制造、汽车维修3个行业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
津——12项重点任务
协同治理
6月5日天津市环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该市2013年的环境状况。去年,该市环境质量主要指标,保持基本稳定。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145天,占全年的4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2年下降3.43%、6.75%,完成国家下达的污染减排任务。
2013年,天津市制定实施《天津市清新空气行动方案》,从控煤、控车、控尘、控污、控新建项目污染5个方面明确了任务,并实行环境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及监测预警预报制度。
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方面,天津市确定了重点行业整治、清洁煤替代、机动车尾气治理、万企转型升级等12项重点任务,并与北京、河北等签订了环境保护合作协议,加大联合执法等合作力度。
冀——重污染天气
出现频次减少
6月4日,河北省环保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表示,河北省的大气污染治理初见成效,重污染天气出现频次逐渐减少。今年1月至5月,河北全省细颗粒物平均浓度同比下降7.4%,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氮、臭氧分别下降6.1%、26.0%、19.0%和14.4%。
去年以来,河北省采取了减煤、控车、降尘、治企等措施,共淘汰改造分散燃煤小锅炉、茶炉、炉窑3.5万台;淘汰黄标车65.9万辆;完成矿山粉尘综合治理305家、储煤场综合整治2262家;改造了一大批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取缔非法企业1329家,挂牌督办103件,媒体曝光84件;约谈13个县级政府,向社会公开了414个环境问题及查处情况。
内蒙古——向社会公开
减排项目负责人
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站5月29日消息,今年,内蒙古将安排1000项减排工程,重点治理大气和水污染,其中,大气污染治理项目544项。
污染物排放“大户”电力行业是减排的重头戏。今年,全区将拆除58组的脱硫烟气旁路;74台机组的脱硫设施将增容改造;完善35台循环硫化床机组的自动化处置系统。同时,121台脱硝设施列入新建规划。
目前,该区对列入计划的减排项目及项目负责人,已通过媒介渠道向社会公开,并决定在加强部门日常督察和执法检查的同时,将有关企业的环境信息向社会公开,并执行考核问责制度。
鲁——生态补偿
以改善大气
山东省环保厅6月5日公布《2013山东省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2013年,山东省PM2.5年均浓度为0.098毫克/立方米。环保厅厅长张波表示,今年1到5月份,山东省空气质量同比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PM2.5改善在10%以上,但是解决大气污染的任务仍非常繁重。
为获取准确的监测数据,山东省环保厅将原来设区市检测空气质量的方法,改变为由社会第三方进行监测,并制定了《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同时,山东建立了一套基于空气质量改善的生态补偿机制,以调动该省各地市解决大气污染防治问题的主观能动性。今年一季度,山东已经拨付了总额7029万元人民币的生态补偿金。
晋——建空气质量
公开通报排名制度
据人民网6月3日报道,近日山西建立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调度通报制度、空气质量公开通报排名制度。
通报制度要求各市环保局将本部门上月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印发的文件、出台的政策,以及本部门承担的重点任务进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于每月第一周报送领导组办公室;办公室根据各部门报送的进展情况,编辑季度工作通报和半年工作通报,定期向省政府以及有关部门报送,强化部门信息交流与共享。另外,空气质量公开通报排名制度指的是,每月通报11个地级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和各城市综合指数同比变化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