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昭化区惠民新农合成就医保梦

27.11.2014  18:26
广元市昭化区惠民新农合成就医保梦 来源: 新华网四川频道

     “没想到年初只交了70元的参合费,这次得白血病住院花了68486.36元,出院后通过重特大疾病补偿绿色通道在区农合办就报销了41636元医疗费,要不是参加新农合,我根本就看不起这病哟!”11月5日,昭化区黄龙乡普照村六组村民李文元感激地说。
  该区新农合实施至今,累计230余万人次从中受益,累计报销金额达2.3亿元,年度补偿受益面都在200%以上,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瓶颈问题,惠民基金“保命、救命”成效凸显。
     创新机制群众看病更实惠
     实施新农合以来,该区始终致力于“拓宽受益面、提升受益度、惠民最大化”目标,创新完善机制,基金既安全运行,又普惠民生。
     区农合办主任张明宇介绍:“昭化区通过逐年优化补偿方案,把乡镇卫生院住院报销比例由过去的75%提高到90%,区级住院报销比由过去的60%提高到80%,补偿比例居全市第一。”据他讲,该区还推行了大病、重病实行“门诊+住院+救助”三保政策和大病医疗保险“二次补偿”,对因病住院合规自付费用超过8000元及以上的人群实行分段再补偿,最低再补偿水平为50%,最高可获70%再报销,切实缓解大病人群的费用负担,今年1-8月共有389人享受到“二次补偿”的温暖。
     不仅如此,该区创新支付与结报方式改革,推行的门诊统筹手机短信报账实现了参合农民跨乡(村)看病报账不再往返“”,确保了当次门诊、当次受益;推行的区内住院垫付制,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的垫付压力;选定部分大病病种,推行“打捆论价”,主动替患者向医院“论价说话”;开通特困群体报销“直通车”,确保报账“零等待”;推行“参合、报销、查询”等“一卡通”,实现了农民“刷卡”入院和报账,简化了报账程序;强化新农合信息化建设,推行市、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跨区域即时结报工作,减轻了农民报销费用的往返奔波之苦;推行的毗邻乡镇、亭子口库区移民异地互认制与双向转诊制,确保了参合农民就近就医报账,逐步消除了地区间补偿差异。
     “我从入院、出院、报销就凭一张卡,住院总计花了7000元,入院交了1100元,出院时只补交了400元,仅花费不到五分之一的‘小钱’就治好了我这老病根。”提及新农合,晋贤乡慢性支气管炎和肺心病患者唐成龙赞不绝口。
     人人知晓群众参合率达99%
     近年来,昭化区针对外出务工群众以及未生病、少生病的群众对新农合报销范围、报销流程等相关政策知晓率不高,存在认识盲区、误区以及非理性报账需求等,加大新农合政策宣传、引导,积极营造惠民制度“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遵守、人人监督”的良好氛围。
     以各类会议、培训为媒介,广泛深入宣传解读新政新规,现场视频演示补偿流程及审核操作要领;在区、乡新农合经办机构、定点医院、村委会村务公开栏及村卫生室醒目位置设置新农合政策宣传栏,方便群众及时、就近了解报销政策及报销指南……
     据悉,全区近3年来累计举办政策及业务培训班20期,印制宣传资料40余万份,发放《报销小手册》10万余册,报刊、网站刊载信息60条,开群众坝坝会41场次,上法纪课4堂。全区新农合参合率由2007年的81.69%提高到2014年的99%,连续4年超过95%以上,基本实现了应参尽参、应保尽保。今年参合人数达21万,新农合筹资总规模达8176万元。
     今年6月因意外导致头颅骨折,家庭经济本不宽裕的太公镇玄真村村民黄勇告诉记者:“前不久,做手术共花了近4万元,实际通过新农合报销了22000多元,多亏参加了新农合,要不然治疗也没这么快。
     “电子眼”监管基金运行更安全
     在新农合资金管理中,该区严格执行基金“收支分离、封闭运行”制度,推行“电子眼”全程无缝精细化监管,切实防范“投机补偿、虚假报账”等违纪违规行为,确保了政策公开、公平、公正。
     严格准入制,确保定点医院质量;透明公示制,坚持区、乡、村三级公示制,广泛接受社会及群众监督;逗硬考核制,细化标准,严格程序,逗硬考核结果;常态回访制,严防套报、假报等违纪违规行为发生;联合督(稽)查制,充实医疗评审力量,“电子眼”监管诊疗与补偿服务行为,发现问题,严肃查处;协议承诺制,坚持协议承诺控费管理,有效遏制医药费用过快上涨,切实防范基金运行风险。
     截至目前,累计查处违纪行为126件(次),取缔定点医疗机构6家,约谈医疗机构16个、医生73名,“留住”或追回违规补偿基金267.35万元,新农合惠民制度在昭化区已稳步驰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广元日报/记者 邹贤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