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政府出面 为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担保”

03.03.2016  11:52
核心提示:科技型中小型企业在发展初创期、成长期等阶段,往往会面临没有资产抵押、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困境。如何帮助这些拥有高新技术知     科技型中小型企业在发展初创期、成长期等阶段,往往会面临没有资产抵押、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困境。如何帮助这些拥有高新技术知识产权、有发展前景,却没有厚实的“家底子”的企业打破资金瓶颈、做大做强,市政府出面做起了企业贷款的“信用担保人”。记者近日从市财政局获悉,为进一步加大对“两新”产业的支持力度,我市在已设立7000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池基金的基础上,于2015年12月与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共同出资,又设立了绵阳市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1亿元。截至2015年底,两支风险补偿基金已促进合作银行,累计发放贷款18.7亿元,贷款余额达到9亿元。

据市财政局债务金融科科长谢成刚介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池基金和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主要用于我市符合风险补偿基金支持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发生的贷款风险损失补偿。“即符合支持条件的企业提出贷款申请后,政府以风险补偿基金作信用担保,达到合作银行的贷款条件、且通过审核后,银行给予贷款。如果因市场环境等客观因素变化形成贷款损失,由政府风险补偿基金与银行共同承担。”谢成刚说。

记者了解到,这是继成立企业应急转贷资金、设立产业发展和市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引导基金之后,绵阳转变财政投入方式,支持产业、企业发展的又一举措。与此同时,我市大力推广PPP模式,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全市已征集PPP项目,涉及环境保护、城市建设、交通设施、医疗教育、养老服务、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领域,2015年签约项目5个,投资总额10.07亿元,吸引社会资本约7亿元。市本级完成了垃圾焚烧发电和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项目的PPP合作推广。

整合专项资金,着力提高财政资金效能,是我市创新财政投入的又一重大举措。据了解,目前我市在财政专项资金安排和使用上,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财政专项资金安排零星分散、多头补助、重复补助现象,一家企业可以同时拿到省市县三级补助。同时,管理部门多,资金难以统筹协调使用,“资”出多门,“条条”管理,造成了大量低水平建设,财政资金被分散使用,有限的财力资源被支解,“撒胡椒面”现象较为严重,各部门几乎都有直接管理的专项资金,管理方式方法多样,下达形式各异,造成统筹协调难。

为解决这三大问题,市财政局开展了涉农资金整合。2015年,共整合省级以上财政涉农资金6亿元,整合市县涉农资金2亿元。通过整合共带动社会资金投入16亿元,财政投入放大2倍。2016年,市财政局将总结前期涉农资金整合经验,出台全市专项资金整合实施方案,逐步扩大专项资金整合范围,积极开展专项资金整合,集中财力保重点,充分发挥资金整合的“聚焦效益”。

截止到目前,我市的企业应急转贷资金、产业发展和市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引导基金、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都运作良好,PPP投资模式和整合专项资金已经显现效益。五大财政投入改革举措共同发力,共同助推科技城产业发展及绵阳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