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多举措助推学前教育加快发展

18.07.2014  08:18
近年来,巴中市紧紧抓住国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学前教育3年行动计划,按照“广覆盖、保基本” 的工作要求,坚持“政府统筹、社会参与、多元发展”的工作思路,通过强化组织领导、狠抓队伍建设、突出建管并重等举措,有效促进了全市学前教育快速健康发展。截至2014年6月,全市共有独立幼儿园211所,另有附设幼儿班点1456个,在园(班)幼儿8.3万人;分别比2010年增加了46所、326个班点、1.4万人,学前3年幼儿毛入园率比2010年提高了8.7个百分点、达到了68.76%,学前1年儿童毛入园率达到95%,全市学前教育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坚持从机制入手,建立了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局际协调小组,进一步完善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并举的办园体制,健全了“市县统筹、以县为主、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细化明确了教育、发改、财政、人社、卫生、公安等相关部门的职责,为全市学前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体制保障。坚持从经费入手,要求县(区)政府保障公办幼儿园的生均经费,并逐步建立稳定增长机制。市政府还将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纳入各县(区)社会事业目标范畴一并考核。通过加强领导,完善体制、机制,为全市学前教育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注重公平普惠,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我市将“优质幼示园建设工程”纳入市政府重大民生项目,近三年投入2亿多元,新建幼儿园47所,改、扩建幼儿园367所(含附设幼儿班点),其中农村幼儿园346所(含附设幼儿班点),有效缓解了“入园难”矛盾。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的原则,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园问题。出台并落实学前教育资助政策,按照每人每年1000元的标准,确定在园幼儿总数的 10%作为资助对象,近两年累计落实补助资金1750万元,资助贫困幼儿1.75万人次。同时,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帮扶工作,全市41所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确立了对口帮扶对象82所(其中公办23所,民办59所),充分发挥优质园的辐射带动效应,帮助指导薄弱幼儿园提高办园水平和质量,有效促进全市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狠抓队伍建设,支撑学前教育持续发展。按照学前三年行动计划,我市通过事业单位招考、小学富余教师培训转岗等方式充实教师队伍,满足学前教育规模迅速扩张的现实需要。2011年以来,全市新增学前教育教职工275人。同时,加大培训力度,将学前教育教师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规划和国培计划,建立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制度。近三年来共完成对1000多名骨干教师、210多名园长培训,有效提升幼儿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稳步实施幼儿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严格评审程序,强化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评价,充分发挥职称评审的导向作用。 突出建管并重,助推学前教育规范发展。为实现学前教育规模扩张和内涵提升的协调发展,2011年以来,巴中市教育局先后制发了《关于开展市级以上示范幼儿园对口帮扶薄弱幼儿园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指导意见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全市各地各校严格执行学前教育机构年审制度,并积极开展幼儿园办园水平综合评价工作和督导评估工作,对幼儿园的办园条件特别是民办幼儿园安全设施定期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坚决取缔无证园,维护办园秩序,确保全市学前教育科学健康规范发展。   (巴中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