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拓展方式变革:川货闯出新常态新格局新作为

03.01.2015  22:12
  2014年,巴中经开区天韵农产品购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纯强多了一重身份:巴中区域品牌营销者。他带着数百种产品冲出山门闯市场,实现销售额超3亿元。

  这一年,威远金四方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游勇大胆尝试:推动与韩国企业合资建厂,拟引入先进管理和工艺,推动产品升级。

  从市场实现“扩域”到结构成功“调优”,这一年川货“闯劲”十足。其背后,是市场拓展方式的全新变革——去年12月18日,随着川货全国行·武汉站活动落幕,全年的“万企出国门”、“川货全国行”、“惠民购物全川行动”市场拓展“三大活动”接近尾声。一年来,“三大活动”促成交易超4300亿元,川货实现省内深耕,并在国内、全球叫响品牌。

  新常态下,川货发展闯出一片新天地。

   新常态新风景

  新常态下,四川与全国一样,遇到经济增速回落、动力转换等压力。

  锁定更有活力、更有质量、更有后劲的发展方向,2013年12月底举行的省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扩大消费需求,深化全方位开放合作。

  2014年2月举行的省委十届四次全会进一步部署: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进程,创新国内外市场联动拓展机制,持续开展“万企出国门”、“川货全国行”、“惠民购物全川行动”等活动。

  一个月后,市场拓展“三大活动”全面铺开。“与过去分离式拓展市场不同。”省商务厅厅长谢开华认为,省政府组织开展市场拓展“三大活动”,就是要打一套“组合拳”,进一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意识,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省内、国内、境外三大市场一起抓,提高川货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从去年3月到12月间,全省共组织市场拓展活动超1050项,月均举办超100场。川货足迹,遍及国内9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世界五大洲,活动频率、密度、力度均超以往。

  市州和行业商协会打头阵。去年下半年举办的“万企出国门”活动,近半由市州牵头组织。市场拓展热潮,已深植全川腹地。

  更高的频率、更强的密度、更大的力度、更深的领域,拓开川货销路。据不完全统计,“惠民购物全川行动”拉动消费超4177亿元;“川货全国行”促成交易近30亿元,“万企出国门”促成18.2亿美元意向成交。“要品牌找四川。”在苏州,看到订单像雪片一样飞向川企,当地茶叶行业协会负责人蒋智奇忍不住感慨。

  观念在转变,上万家企业主动闯“市场”。川货全国行最后一站,展位一票难求。过去,资阳市钰竹春茶厂仅在西南卖,企业老板李绍华说,如今在江、浙、粤、黑等省份已打开销路。2014年前10月,我省企业在境外新设外经外贸类网点142个,2013年新增仅60家左右。同期,全省外贸保持两位数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领跑8个经济大省。

  千军万马闯市场,已成新常态下的四川新风景。

   新格局新动力

  随着消费结构调整,礼品订单减少7成以上。转型,势在必行。

  转型方向在哪,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什么样的质量水平能胜出?在经济体系中,流通对经济有先导性、前沿性作用。遵循市场反作用于生产的经济规律,四川千方百计引导企业深度融入市场。

  直面市场检验,过去隐藏在生产销售环节的弊病逐渐浮出水面,倒逼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市场拓展“三大活动”不断深入,为四川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结构调优,企业竞争力加快提升。因同质化严重,2014年成都鞋业再陷危机。危机倒逼变革,依托“万企出国门”活动,成都艾民儿鞋业引进英法俄人才、引进3D技术提升产品工艺,今年有望将专卖店开到欧洲。面向大众市场需求改变包装、营销策略,健全价格体系,巴中“巴食巴适”食品成功走进一线城市。

  开放创新,发展新优势不断被挖掘。由于产品达不到俄罗斯质量安全标准,出口一度被叫停的哈哥集团,依托“万企出国门”活动,引进法国伊高乐公司的养殖、加工技术和标准,扩充产业链。在全球产业分工中找准位置,积极引进来,主动走出去,哈哥有望收复欧洲“失地”。

  积极推动“川货网上行”,依托电子商务这一新兴先导型服务业,拓展川货销路。2014年“双11”,四川在阿里平台上的买进卖出比例由2013年的6:1下降到3:1。省居民消费研究会副理事长李玉国认为,这表明四川的市场、产品、配套正加快适应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四川产业发展方向与居民消费关联度不断提高。这是四川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果。

   新作为新空间

  在商协会帮助下,成都丽通食品有限公司2014年出口实现零突破,全年出口额有望过100万美元。

  市场营销是技术活。去年我省的市场拓展活动,有8成左右交由专业的协会商会或中介组织具体承办。

  这一年,省政府办公厅两次发文,“政府购买服务”、“逐渐减少政府部门非市场化行为”、“使行业协会商会成为我省大中型展会活动的主办者”……“退”与“”之间,是市场拓展“三大活动”被赋予的历史使命:积极探索“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协会商会参与”的市场联动拓展长效机制,开创国内外贸易发展新局面;“退”与“”之间,彰显四川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决心。

  政府的“退”,是为让市场更好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因为商协会有强大的行业号召力,也便于行业自律。政府不包办,但一定要支持活动。四川地处西部内陆,市场发育程度不高——以问题为导向,政府部门加快自身职能转变,频繁施展“组合拳”。

  意识不足——分片区、分行业、分市州开展“万企出国门”大培训;

  人才匮乏——培育一批第三方综合服务机构,代理企业进出口业务;支持购买出口信保,让企业以最低综合成本“走出去”;

  渠道缺失——横向联动省外商务部门,纵向与国字号行业商协会、流通企业建合作机制,跨境与荷兰经济部牵手,搭建川货出川高速路……

  成效检验实践。这一年,重点产业赢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茶叶合纵连横,家门口办会促成交易破7亿元,闯进广东敢与乌龙铁观音分庭抗礼,境外实现交易3500万元;四川家具品牌直销中心挺进中原、走进非洲,上百家企业产业链条随着市场拓展不断延伸;川丝绸在杭州与全球采购商签下1.61亿元合作协议……

  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将这一年川货行进轨迹串联,形成一个正在发力的巨大弯弓,四川连接华中和华东,又是一只蓄势待发的长箭。

  开弓没有回头箭。市场拓展“三大活动”已有良好开局,未来3-5年持续发力,“长箭”将飞越大海,奔向更广阔的世界。 (记者 曾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