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号角吹响 期市迎来新机会

14.11.2013  21:52
核心提示:举世瞩目的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12日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向外界发出强   举世瞩目的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12日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向外界发出强烈的改革信号。根据发布的公报,我们发现,会议重点在于全面深化改革,而经济体制改革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公报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未来大宗商品将打破政策束缚、市场割裂的困扰,价格有望更加市场化,即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在此背景下,商品市场中,一些品种迎来了新的投资机会。
首先,产能过剩严重的工业金属、煤炭、钢材、玻璃等产品供求面临大的变局。导致相关产业产能过剩的原因,主要在于资源错配、过度投资。一直以来,以GDP为代表的政绩观驱动地方政府,不断以税收、土地供应、能源优惠(电力)、信贷支持等措施进行招商引资,或者鼓励当地的电解铝、钢材、水泥、玻璃等企业不断扩大产能,实现工业产值不断翻番的木匾,完全不考虑市场的需求,且这些过剩的产业,其投资门槛及技术门槛都相对较低,属于低端低附加值的产品。因此,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提法之后,政府将减少干预,让市场充分竞争,产业实现优胜劣汰,产品实现自我升级换代,有利于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
其次,工业品的环保成本将大大增加,这将使资源类产品消费继续减速,包括原油和煤炭等高污染和高能耗的产品将受到控制。全会提出“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这意味着资源是有偿的,征收资源税和排污税将逐步开展。
第三,农产品将摆脱“政策市”,目前实施的收储、托市价和补贴等,虽然不会很快取消,但是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未来粮食等农作物在必要的战略储备之外,供需将逐步实现市场自我调节,有利于相关期货品种提升交易活跃度,更好地发挥价格发现功能。
此外,金融期货将迎来大的发展机遇。随着利率市场化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等金融创新,未来银行间和交易所间债券市场将完全统一,债券利率由市场决定,而根据未来政策动向,预计国债收益率波动会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