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全民参保登记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德阳市作为全国首批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的50个试点地区之一,真抓实干,创新举措,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制定了全民参保登记工作方案和经办规程,建成了全民参保登记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全民参保登记基础数据库”,完成了2015年度入户信息采集工作的预定目标任务,并初步探索了全民参保登记信息的拓展应用。目前,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截止2016年1月,全市“全民参保登记基础数据库”已获取数据人数共375.2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96.2%,其中:通过部门间数据比对获取数据人数347.1万人;通过入户采集信息方式获取数据人数28.1万人,完成全部信息采集目标任务的65.1%。
一、做好组织保障,强化制度建设。 一是 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易杰同志为组长,人社、法院、公安、民政、财政、卫计、工商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全市全民参保登记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也都成立了高规格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确保了试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二是 建立健全了多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间工作机制。建立重大事项协调议事机制,在试点工作的各个关键节点,数次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建立部门间定期信息通报机制,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名义,定期出台专项工作简报;初步建立数据常态化交换机制,基本满足了数据清理对比和动态更新的实际需要。
二、 落实专项经费,充实人员配备。 一是 及时立项将全民参保登记工作所需经费纳入了全市财政预算,市政府批准按照2015年完成40%、2016年完成60%的工作进度安排预算资金。目前,2015年预算经费共148万元已全部拨付到位(其中:系统软件开发、资料印制及业务培训费27.18万元,入户信息采集工作经费补助120.82万元),2016年度财政预算212万元已立项申请,工作经费补助及使用管理办法也已出台。 二是 各县(市、区)以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作人员及劳动保障协理员为主体,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人员队伍,旌阳区、什邡市和广汉市还将“政府主导”与“购买服务”有机结合,把村(社区)工作人员、劳动保障协理员和商业保险公司雇员等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
三、 明确责任分工 ,依托基层平台 。 按照“全市统一、依托基层、同步推进”的原则,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各级机构各司其职,市上牵头负责试点工作,整合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系统,协调各部门开展数据比对清理、人员筛选,建立全民参保登记基础数据库,并对各县(市、区)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各县(市、区)负责组织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平台,对未参保以及存在信息不齐全或错误人员的相关信息,进行入户采集;乡镇(街道)、村(社区)负责具体开展入户采集、整理、录入采集信息以及后期数据动态更新工作。
四、 加强部门协作,创新工作方法。 一是 加强部门间协作配合。衔接公安、卫计、民政等部门,初步商讨了开放系统接口、动态使用各方数据的可行性;借助公安部门的户籍人口及常住人口登记系统,精确定位户籍人口实际住址,对非户籍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等部分重点、难点人群,探索联合入户;衔接就业部门,将全民参保登记工作与就业实名制登记工作有机结合,促进未参保人员就业。 二是 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入户工作“接地气”。什邡市采取工作人员和辖区居民“结对子”的形式,有效推进了入户工作开展;中江县立足县情,抓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有利时机,在春节期间开展了集中入户;罗江县建立了领导干部包镇制度和定期坐班制度,强化县镇村三级业务联系。
五、加强数据管理, 拓展数据应用 。 “金保”系统是全民参保登记数据的重要来源,“金保”数据质量的高低,关系到试点工作大局。有鉴于此,2014年以来,全市进一步优化了“金保”系统,并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加强数据清理工作。截止目前,全市已累计清理系统内错误数据25.2万条及重复数据4.6万条,分别涉及2.9万人和2.3万人,有效提升了全市社会保险基础数据质量。全市还初步探索了全民参保数据的应用, 一是 推动社会保障“一卡通”的发放和使用; 二是 为公安机关进行刑事侦查、疑犯追踪提供线索; 三是 为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摸底提供依据; 四是 避免和减少重复参保、重复补贴和重复领取待遇; 五是 为分析就业形势、制定就业政策及其他公共政策提供详实数据。
下一步,全市将加强督导,扎实推进入户信息采集工作,确保按计划在10月底前全面完成43.14万未参保人员的信息采集任务,并将工作重心转入数据动态更新及管理应用,逐步落实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的各项目标任务,最终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