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全力推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深入开展

24.01.2014  12:28

      2013年度,成都市将建设功能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明确思路,落实措施,全力为推进和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提供强有力的水利保障,其主要做法是。


   高度重视,目标管理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7次主持召开会议,分管领导18次专题调研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市委、市政府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纳入民生工程,要求各县(市、区)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任务分解到乡(镇)、村、社,落实到人,对市级各部门、各县(市、区)实行目标管理考核,奖惩逗硬。


   示范引领,统筹发展


  明确用3年时间,以治水为中心,构建“10+1”示范区模式,在崇州市、邛崃市等10县(市、区)打造10个10万亩以上产业高产高效为主的农建综合示范片;在双流、新津等6个县(市)打造长约72公里的“成新蒲”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带。市委、市政府相继印发了《成都市粮经产业高产高效成片示范基地提升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等3个文件,配套编制了《成都市“百湖工程”建设规划》等3个规划,为农建综合示范区整体打造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和规划。


   政策保障,加大投入


  一是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2017年在全省率先建成全域灌溉示范区的目标,每年确保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的10%专项资金足额用于骨干渠系节水改造、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配套、水源保障、农民新村饮水、小型灌排河流治理和维修养护等的“5+1”工程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日常维护。市水务局、财政局、审计局联合出台了《成都市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和《成都市市级财政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各县(市、区)必须足额计提土地收益的10%专项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并采取 “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补助方式。2013年全市共安排土地出让收益3.5亿元用于“5+1”的工程建设和管护。二是对“10+1”农建示范区建设,采取县级政府领导即席演讲,专家现场打分的竞争方式,根据得分高低确定市级资金奖补等次,要求各县(市、区)按二圈层1:2,三圈层1:1的比例投入,共带动县级投入2.3亿元。三是市级投入1000万元水资源费用于贫困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2013年度,该市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23.2亿元,其中中省投入8亿元,市县乡三级投入12.8亿元,社会投入2.4亿元。完成投工1052.56万个,出动机械台班187.24万个,分别占年度计划的440%、581%。新增灌溉面积7.45万亩、节水灌面21.91万亩,分别占年度计划的155%、155%。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66平方公里,解决农村饮水安全66.7万人,分别占年度计划的396%、161%。

 


发布者: 信息中心 蒋  
全国首家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在成都挂牌成立 并面向全国发布课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都重点抓好公园水利厅
我省结束防汛应急响应
    根据金沙江堰塞湖险情变化,水利厅
金沙江干流发生山体滑坡壅塞河道(续报八)
    14日10时,堰塞湖水位较最高值下降超30米,坝前水深约25米,蓄水量约0.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