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今年将帮助3.84万人脱贫解困

08.06.2015  11:49

(记者 兰萍) 6月1日起,《四川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开始施行。日前,记者从市委农工委获悉,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扎实抓好社会扶贫,是我市今年扶贫工作的重点内容,全市将帮助3.84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解困。

        推进精准扶贫,加大帮扶力度,是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据市委农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入实施精准扶贫仍然是我市开展扶贫工作的主要内容。市、县(区)财政将进一步加大扶贫投入,完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研究制定扶贫开发体制机制配套改革措施;坚持扶贫攻坚与全面精准扶贫“两轮驱动”,实施精准识别,做好21万贫困人口、301个贫困村的建档立卡数据管理工作,建成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实现全国联网运行;因户施策,因人施治,有针对性地制定差异化的帮扶措施;开展精准施治,发挥政府、市场、社会作用,探索直接扶持、委托扶持、股份合作扶持等有效方法和模式,确保扶贫效益到户到人;落实精准减贫,将脱贫人口精确到户到人,实现动态管理;深入实施以工代赈专项扶贫。

        充分整合社会资源,积极搭建社会扶贫参与平台,丰富社会扶贫手段。据了解,我市将深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学校、部队定点扶贫,创新开展贫困村干部驻村帮扶,党员干部结对帮带十万困难家庭活动,引领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攻坚。落实扶贫捐赠税前扣除、税收减免、信贷支持、财政贴息等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的优惠政策措施,实施小额信贷等金融支持扶贫惠民工程,加大对贫困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充分运用建档立卡成果,在贫困农户自愿前提下,将基本信息录入“结对认亲、爱心帮扶”平台,以扶贫日等系列大型公益活动为载体,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爱心结对帮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