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中区:多举措助推特色农业发展

11.10.2014  10:04

近年来,乐山市中区为推进农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多举措助推特色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民搞好土地经营权流转。通过投资参股、出租等多种方式,扩大经营规模,提升农业经济效益,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根据全区特色农业布局规划,围绕蔬菜、优质稻、水果、花卉、食用菌等特色效益农业,推进特色农产品规范化基地建设。同时大力推广农村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和颁证等机制,目前,全区土地确权资料收集率达95%,权属资料和户籍资料录入率85%,年底土地权确权登记和颁证率将达到95%以上。

 

加大投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该区整合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等资金,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田网、渠网、路网配套,达到旱能灌、涝能排,土壤肥、无污染、产量高。目前,全区已建成田网5.1万亩,路网168.6公里,渠网266公里,提升了农作物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同时大力加强农村机耕道路建设工作,先后投入资金2.2亿元,建成农村机耕道路4200公里,水泥路面1300公里,通组率达到61%以上,有效解决了农村10.6万人出行困难,初步形成国、省、区、乡道与乡村机耕道、生产便道、联户路相结合的农村道路网,真正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

 

打造品牌,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该区重点打造剑峰乡优质水果,临江、全福等乡镇茶叶精加工,牟子、平兴等乡镇蔬菜产业,杨湾食用菌,茅桥、青平等乡镇优质稻,苏稽花卉6大优势特色种植业,实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组织化、专业化水平。同时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力度,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重点支持对农户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基地建设、质量检测,对龙头企业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创名优品牌等进行奖励,扶持一些成长型企业做大做强。

 

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科学种植水平。加大引进人才资源力度,聘请专家或者教授到企业、基地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以农村实用技术、新型农民培训为契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训职业技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根据各乡镇区域特色和发展现状,重点对农民开展农业种植技术以及蔬菜、水果、茶叶精深加工等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职业农民,实现农业、农村、农民可持续发展。(乐山日报李林军 记者 邓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