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献精品集萃》实施细则

28.10.2013  18:50

        本着“古为今用,急用先行”的,精选较有社会影响和较高学术价值的典籍(包括稿本、钞本、刻本)约500余种,进行精心校勘、标点或注释、疏证,深入挖掘其中丰富内涵和思想内容,为当代学术研究和文化建设提供文献依据。

      一、底本与校本

      (一)由《巴蜀全书》编纂小组提供“《精品集萃》版本目录”,承担校点的学人根据目录尽量收集所能见到的各种版本,研究其版本源流、现存各本的优劣,选择其中内容最齐全、精校精刻的版本作为“底本”。倘若无法获取理想的善本作为底本,也可以采用通行足本作“工作本”,再用善本通校,将善本资料过录到工作本上,还原成与善本面貌完全一致的底本,然后以此底本为基础进行校勘。

      (二)选择最具有代表性和校勘价值的版本二至三种作为“校本”,进行通校,校正底本的讹夺衍倒,或补充底本的缺佚。并采用他书进行校勘或本校本校、理校。

      二、内容处置

      (一)凡是纳入整理的专著和文章,都应完整收录与整理,不作任何删节。

      (二)在篇章顺序上要尽可能保持底本原貌,前后顺序一般不作调整。如果底本存在较大问题,或系手稿未定,在作出调整后,必须在校记或凡例中作出说明。

      (三)底本和校本中原有的序跋和附录材料,也酌情保留,但由于整理本要另撰提要、目录和说明,故原来各本的序、跋、附录等项资料,应分类移置书后,作整理本附录处理,仍须注明出处。

      (四)由于传本不同,可能诸本在内容上有不一致的地方,如果只是文字的不同,则在校记中列出并予说明;如果内容出入较大(如比底本更详细、更完整),则将原篇或原段辑录出来,作为篇后附录,以便读者参看。

      (五)如果校本中有的材料底本没有(如校本增多篇目或章节),应将多出的内容辑录出来,作为《补遗》,编入全书之末,但原则上不打乱原底本的顺序。

      (六)如果原书已佚,后人有不同辑本,应选其辑佚最全的本子作为底本,然后与其它辑本对勘,以校异补阍。如果底本系出名家精心辑校,整理时原则上不打乱原辑顺序,只把底本缺漏内容补入该补之处,所补资料仍须注明出处;也可将所蒯资荆汇总,统一编于全书最后。如果非名家精心辑校本,而且各辑本皆不满意,也可以另行辑校,编成新本,但仍须注明各家辑本已有部分。

      (七)底本没有目录或《叙传》后置者,应补编目录置于书前;底本虽有目录却有阙漏者,应当补全;如果目录与正文篇题不一致,改从正文;如果原书有目却无正文,应当在目录下注明“缺”。

      (八)充分吸收已有整理和研究成果,但必须对其举证和引书进行复核,确认无疑方能采用,以免以讹传讹。但是引用他人成果,皆须注明出处。本次整理和研究,一般不对他人已有的整理成果进行评议,如果实在有必要驳正,亦应语言平实,事实确凿,不得盛气凌人,有意贬损他人。

(九)对古籍进行校注性整理,除在完成以上的校勘任务外,还应以脚注或尾注的方式,注解其难字、难词、人名、地名、书名、制度、掌故、观念、背景材料等等疑难因素,扫清本文阅读理解的障碍,揭示该书的思想文化和学术内涵。

三、“整理提要”和“校注前言”

  (一)每种校点书籍都要撰写简明“整理提要”。内容包括作者生平(包括姓名、字号、籍贯、科第、师从、仕履、主要著述等,并注明主要传记来源)、本书结构、内容简介、版本源流、选择底本的原因,简介其学术价值,以及其它需要说明的内容。采用简洁、典雅的白话文,力求言简意赅。

(二)“校注前言”比“整理提要”应更详细,文字约在5000--10000字之间,力求较清晰详尽地反映出作者生平和学术成就,揭示本书的撰作过程、时代学术背景、版本源流、内容旨趣和对于巴蜀文化研究的意义。

(三)版本的全称要准确,用影印本的要写明其底本(如《四部丛刊》影印某某本、《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某某本;《四库全书》现已有两种影印本,应注明影印文渊阁本或影印文津阁本)。校本应于首次使用或凡例中拟定简称,写校勘记和提要时一般使用简称,以免文字累赘。

  (四)同一位作者有多种作品收入《精品集萃》,各书在撰写“整理提要’’或‘‘校注前言”时,尽可能融会统筹,在撰写学术成就时,可以根据各书的不同情况而有所侧重。在其著作首次出现时,生平介绍可以详细一点,以后出现可以相对简约一些,或说明“参见某某书提要”或“前言”。

四、校勘

  (一)《精品集萃》目的在于为读者提供可以阅读和利用的优秀巴蜀文献,整理目标以简明可靠、阅读方便为准,校勘力求精审、准确, 以版本对校和讹误改正为主,力戒烦琐考据和过多异文的罗列。

(二)校改事项:

1.底本不误而校本有误者,不出校记。

2.底本有误,校本不误者,据校本改正。在改正时,仍用圆括()将原字括上,并小半号;用辩解括号〔〕将改正字括上,字号同正文。如果需要申明理由者,须于[]后出校说明。

3.底本、校本字异,而文字俱通者,若意义差别不大,如同义词、近义词或无关紧要的虚词,不改底本,也不出校;但是如果意义差异较大,不改底本,但须出校说明。

4.底本、校本俱误,可参校其他文献解决,处理方式同上。

5.底本原文有疑问,又无法解决者,亦可存疑出校说明。

6.古籍明显错误,或习惯性用字,或版刻错误,根据上下文可以断定是非者,如“己”“已”“巳”、“戊”“戌”“戍”之混同,可以径改,不出校记。

7.作者原作避讳(君讳、圣讳及家讳)用他字者,一般不改,个别影响文义者(如人名、地名、书名、官名、常语、成语等),须出校说明。缺笔少画,或空格者,则径予补足。

8.明清人翻刻古书避当制名讳而改,或引用古书而避当朝名讳者,如“桓玄”作“桓元”、“亥怪录”作“元怪录”、“弘治”作“宏治”之类,“夷狄”作“敌人”或“北人”等,应回改并于首处出校说明。

9.底本中的异体字、俗休字,应参照《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进行规范;古籍中人名、地名中的异体字,原则原样照录,不予改动,但是由于其前后使用不同而有碍理解者,可根据其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予以统一。

10.引文与原书或通行本文字不同者,或显系删节,又不影响文意者,一般不出校,也不改动原文。如果引文确实有误,或与通行本有较大区别者,可以出校说明。

11.如果有现成好的校勘本,可商由原校勘者按《巴蜀全书》体例改编后收入。如果原作者无法联系,可以另行组织人力整理,或改变整理方式,但仍须处理好与原校点成果的关系,不得有损他人劳动成果,避免著作权纠纷。

五、标点

  (一)符号使用:

1..参考中华书局制订的《古籍校点释例(初稿)》,略作调整,避免繁琐。在对古籍作标点时,一般采用: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书名号(<>、《》)、间隔号(·)等符号。

2.原文中,不使用“?!”连用以增加反诘语气,专名下不再加下横线,原书引用古书有节略时不添加省略号。

3.谨慎使用叹号、分号,不使用破折号、着重号、连接号。

(二)引文的标点:

1.采用“”‘’,而不用┌ ┐、『』。

2.如果原文引用或略有删引者,都加冒号、引号,末尾句号、问号或叹号在引号内。

3.引文中又有引文,外引用“”,内引用“标识。

4.如果仅仅标举大意者,加冒号,不加引号。

5.如果断章取义、部分节引,只于关键词处加引号。

  (三)书名的标点:

1.不使用波浪线,而用《》、<>。大名用《》,书名中含书名用<>。但是如果是对古籍原书进行注释的著作,原书名不再加<>。如朱熹《周易本义》,不作《<周易>本义》。

2.凡书名统称类称,一概不加书名号(用统称名撰成专著者例外),如六经、五经、七经、九经、十二经、十三经、四书、三礼、三传、二十四史等,都不加书名号;但是如果是《十三经注疏》、《四书章句集注》、《三传比例》则加。

3.书籍简称、习称,要加书名号,如《毛诗》、《》《》(《论语》和《孟子》)、《说文》、《班书》、《前汉》、《后汉》、《通鉴》等。     

4.先秦诸子作人称举时不加书名,如“孟子曰”、“韩非子说”;如果显系称引文献,则加书名号。

5.丛书加书名号,如《五经正义》、《十三经注疏》、《四库全书》等。

6.附属于某书的注释之作,一般不加书名号,如为《论语》作传、注、笺,但是习惯的称呼要加书名号,如《毛传》、《郑笺》、《孔传》、《孔疏》、《程传》、朱子《本义》等等。

7.关于《春秋》、《左传》(或《公羊传》、《毂梁传》)引文的处理,凡加年份者,一律作《春秋》某公某年、《左传》(或《公羊传》、《毂梁传》)某公某年,不在书名和年份之间加圆点一起作为书名篇标点。

8.古书引用篇名后多加“篇”字(《淮南子》则加“训”字),应查对原书是否有“篇”字,有篇字则括在书名号内,无则置于书名号外。

9.关于六十四卦卦名、爻名的标点:

周易》中乾、坤、屯、蒙等卦名,在每卦卦首出现时,不加书名号,下加逗号,接排卦辞。初九、六二等爻名,亦不加书名号,下加逗号,接排爻辞。例如:

乾,元亨利贞。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一般行文中,提及乾、坤、屯、蒙等卦名,如果仅作为卦名、卦象使用,亦不加书名号;如引用卦爻中文字,或特指《周易》中某卦时,卦名须加书名号。例如:

《乾·彖传》日:“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晋·彖传》日:“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离为明,坤为顺,乾为大明。坤丽乎乾成离,故日“顺而丽乎大明”。大谓乾,非谓离也。

一般行文中,提及爻名时,无论是作为爻名使用还是引用其爻辞,都不加书名号。例如:

伏羲作易,分布六爻,以五为君位,阴为虚,阳为实。故用九之义,乾之九二当升坤五,以坤虚无君,九二有君德,故升坤五。

》九二日:“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述日:临坤为田,大人谓天子。阳始触阴,当升坤五为天子,故日“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六、校记撰写

  (一)校记,是对校勘成果和意见进行举证和说明,文字力求规范,简明扼要,慎断是非。用语应符合习惯用法,先举出底本中需要说明的文字,再列举各本校勘的异同,然后作出判断或校改。其中较带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可在《校点提要》中指出,也可以在首次出现时说明。

  (二)为简明起见,校记出文只标引需要校勘或紧邻的相关文字,不宜将整句全文列出。如果全句多处需要出校,则可以全句列出。校记采用脚注的形式,标记用圈码,以便与注文(用六角括号)相区别。如对单词或单句进行校注,校码(或注码)放在所当出校(或出注)词语句末的标点符号前;如系对多句进行校注,则放在末句的标点符号后。

  (三)校记应包括出文(也就是“标目字”)和校文两部分,之间以逗号隔开。校记所引底本与校本文字,须加引号,引号内文字一般不再加任何标点符号。例如:

1.异文校:

“甲”,某本作“乙”。

“甲”,某本无此字。

(或:“甲乙”,某本无此二字。)

“甲”前(或“后”),某本有“乙”字。

(或:“甲”上(或“下”),某本有“乙丙”二字。)

  “甲乙”,某本作“乙甲”(或“某本此二字互乙”)。

  “甲”,某本重文(或“某本作‘甲甲’”)。

“甲甲”,某本不重文(或“某本作‘甲”)。

2.正讹文

  “甲”,原误作“乙”,据某本改。

3.补脱文

  “甲”,原脱,据某本补。

4.删衍文

  “甲”上(或“下”),原衍“乙”字,据某本删。

(或:“甲”上(或“下”),原衍“乙丙”二字,据某本删。)

5.倒文

  “甲乙”,原误作“乙甲”,据某本改。

或:“甲乙”,此二字原误乙(或“误倒”),据某本改(或“据某本乙正”)。

6.补阙文,包括空格与墨丁

  “甲”,原为空格,据某本补。

“甲”,原为墨丁,据某本补。

7.补、删重文

  “甲甲”,原不重文(或“原作‘甲…),据某本补。

“甲”,原重文(或“原作‘甲甲…),据某本删。

8.漫漶不清

  “甲”,原漫漶不清,据某本补。

“口口口”,此三字原漫漶不清。

9.以本校、他校为主,慎用理校,即使不得已使用理校法,也要用“疑误”、“恐非”等字样;提出改字意见时,需使用“疑当作某”等字样,并扼要说明理由。

七、注释:

  (一)类  型

包括筒注、详注、笺证、疏证和翻译。

(二)简注,采用脚注,标引符号用圈码①②③等,置于当注该字该词之下。

(三)详注,采用尾注,注文在每卷(或章节)、或每篇后出现,标引符号采用〔〕,比正文小半号,置于本句之后、标点符号之前。

(四)疏证,采用段落注释方式,疏文比正文小半号,标引符号用〔〕,置于该句之后、标点符号之前。   

  (五)通假字注曰“某通某”,异体字曰“某同某”,古今字日“某后写作某”。如是深僻字,可以注音,采用“直音”加“拼音”的方式处理。

  (六)所有注释必须简明扼要,重在疏通文意,发明义理。

(七)关于人名、地名、书名、引文和掌故等等的注释,必须切合本文意思,切忌过多堆砌材料,不得要领。人名括注生卒年,地名括注今天所属省(直辖市、自治区)、县(市、区)。以自然地貌自称的人物,亦应注明其地貌在今天的地理位置。

(八)独立成篇的文章,每篇注释必须有解题,考证其创作时间和本事,主要意旨和内容。

  (九)评论资料,其内容涉及整全书或作者的,附于书后;只针对各篇的,则附于该篇注文之后。

八、其他

  (一)对原文补、删文字时,应使用增删符号,删用圆括号(),并小半号字;增用〔〕,字号同正文。需要说明者,须在校记中说明。

  (二)为便于读者阅读,应根据文字内容,适当划分段落,但是不宜过分细碎。段落划分要考虑整篇文字的层次,考虑段落之间的关系,或者事件发展的进程和先后。

(三)各段另行低两格开始,转行顶格。为了表明内容层次,需要分成大段和小段的,大段与大段之间可空一行。

      (四)《精品集萃》、《联合目录》为便于社会普及和海外交流,推动巴蜀文化走向世界,一般采用繁体字排版。

      (五)原文中有大段引文(如史文中有长篇诏令、奏议、辞赋等),可采用另起低四格,转行一律低两格的形式单独成段,起讫不必加引号。

      (六)原书有双行夹注的,改成单行小字注,一律标点。

      九、工作流程:

      (一)《巴蜀全书》编纂小组为各位承担者提供选目和版本目录,承担者根据目录选择底本,自行复印。如果不能自己解决,请与《巴蜀全书》编纂小组联系,小组尽量帮忙解决。

      (二)校点者应在原书复印件上进行校点。校点要求笔迹清晰,并用红色、蓝色笔,勿用铅笔。结项时须提供电子文档,以减少重排错误,但交稿时必须同时提交带有标点、注码及校记的底本复印件,

以便审稿和校对时使用(如果整理者是在电子文本上直接标点,没有在工作底本上进行圈抹,则应提供所据底本复印件,并与电子文本保持相同的顺序,装订成册,以便于审稿者复核)。

      (三)校记尽量在底本上端空白处写明,如篇幅不够,可以添加另页。

      (四)各承担者应先向小组提供样稿,待审查合格后再正式校点。样稿包括“校点提要”(或版本源流考、底本选择说明)和一至二卷含有校记的校点稿。

18·《巴蜀全书》编纂方案帘议稿《巴蜀全书》拟选书目

      2010年1月13日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将四川大学申请编纂的《巴蜀全书》纳入全省古籍文献整理规划项目,采取编纂《巴蜀文献精品集萃》、编制《巴蜀文献联合目录》、再造《珍贵巴蜀文献善本》的形式进行编纂”,并提出将其“编出水平,编成精品”。为此,整个工程将精心整理和重版巴蜀精品文献500种左右(包括校点或注释)、编制功能齐全的《巴蜀文献联合目录》(含2000余种书的作者、卷数、版本标注和收藏单位);重印约100种左右巴蜀珍本善本文献,出版线装古籍。     

2011年7月29日,在领导小组成立会上,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新初同志讲话又要求:“要按照历史价值、学术价值、文化价值‘三结合’的原则,遵循时间性、代表性、地域性、独特性‘四统一’的标准,从浩繁的巴蜀古籍文献中认真遴选编纂篇目,在求精求全上下功夫。”2010年7月《巴蜀全书》开题报告会上,专家一致提议“《巴蜀全书》应重在一个‘全’字”。原议《联合目录》《精品集萃》《善本再造》集中贯彻“求精”的原则。为体现“求全”的精神,更大限度地收集整理和传承保护巴蜀文献,在认真搞好《精品集萃》的同时,特按专题、专人或地区增设《巴蜀文献专题集成》,按内容和文献类型,分设各种专题,编成丛书。《精品集萃》求其精,《专题集成》成其全,二者相辅相行,互为补充。

 

壹、《巴蜀文献精品集萃

      (一)选目说明:

      1.本编选录巴蜀文献中重要作品约500种,予以精心整理和研究。

      2.收录的时代上起先秦,下迄清末民初,个别延到1949年以前。

      3.对录对象为巴蜀籍(包括长期寓居巴蜀)作者的作品和内容为巴蜀历史文化的作品。

      4.为系统地保存史料,展现蜀学发展的重要历程,本编对宋代以前的巴蜀文献尽量求全,对宋代及其以后的作品则择其精要者录之;对晚清至民国时期久无收集整理的学术成果,尽量进行抢救性整理。

      5.对在历史上有重要影响和贡献而后来失传的文献,予以辑佚校勘。

      6.当代已经有优秀整理本的巴蜀文献,本编予以存目,也鼓励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提高性整理。

      7.由于巴蜀文献十分浩瀚,久无系统整理和结集,在本编《巴蜀文献精品集萃》之外,编纂组将组织(也鼓励其他学人自拟立项、地方和企业参与资助)《巴蜀文献专题集成》,支持编纂巴蜀文化的各种专题(或专人、地区)资料汇编或专题丛书(拟目详附编),作为‘《巴蜀全书》辅序列”,与“精品集萃”配套而行,相得益彰。

      (二)拟选书目:

一、儒学文献:

(一)易:

1.(唐)李鼎祚《周易集解》:校点

2.(宋)苏轼《东坡易传》:校点疏证

3.(宋)张浚《紫岩易传》:校点

4.(宋)张拭《南轩易说》:校点、辑佚

5.(宋)李心传《丙子学易编》:校点

6.(宋)李石《方舟易说》:校点

7.(宋)张行成《周易通变》:校点

8.(宋)魏了翁《周易要义》:校点

9.(元)王申子《大易辑说》:校点

10.(明)来知德《周易集注》:校点

11.(清)刘沅《周易恒解》:校点

(二)书:

1.  (宋)苏轼《苏坡书传》:校点

2.(宋)魏了翁《尚书要义》:校点

3.(清)刘沅《书经恒解》:校点

4.(清)吕吴调阳《洪范原数》:校点

5.(清)王劫《尚书后案驳正》:校点

(三)诗:

1.(宋)苏辙《诗集传》:校点

2.(宋)魏了翁《毛诗要义》:校点

3.(清)李调元《童山诗音说》:校点

4.(清)刘沅《诗经恒解》:校点

5.(清)吕吴调阳《诗序议》:校点

(四)礼:

1.(宋)魏了翁《仪礼要义》:校点

2.(宋)魏了翁《礼记要义》:校点

3,(清)刘沅《礼记恒解》:校点

4.(清)刘沅《周官恒解》:校点

5.(清)刘沅《仪礼恒解》:校点

6.(清)吕吴调阳《考工记考》:校点

7.(清)何志高《释礼》:校点

8.(清)王劫《周礼存真》:校点

9.(清)李滋然《周礼古学考》:校点

10.(民国)廖平《王制学凡例》:校点

11.(民国)廖平《王制订》:校点

12.(民国)廖平《王制集说》:校点

 

附录:

13.(清)吕吴调阳《古律吕考》:校点

(五)春秋:

1.(宋)苏辙《颍滨春秋集解》:校点疏证

2.(宋)魏了翁《春秋左传要义》:校点

3.(宋)崔子方《春秋经解》:校点

4.(宋)崔子方《春秋本例》:校点

5.(宋)崔子方《春秋例要》:校点

6.(清)李调元《春秋左传会要》:校点

7.(清)刘沅《春秋恒解》:校点

8.(民国)廖平《重订毂梁经传古义疏》:校点

9.(民国)廖平《释范》:校点

10.(民国)廖平《起起毂梁废疾》:校点

11.(民国)廖平《何氏公羊春秋十论》、《续十论》、《再续十论》校点

12.(民国)廖平《左氏春秋古经说》:校点

(六)孝经:

1.(宋)范祖禹《古文孝经说》:校点

2.(清)刘沅《孝经直解》:校点

3.(民国)龚道耕《孝经郑注》:校点

(七)四书:

1.(宋)苏轼《论语说》:重辑、校点

2.(宋)苏辙《论语拾遗》:校点

3.(宋)苏辙《孟子解》:校点

4.(宋)张栻《论语解》:校点

5.(宋)张拭《孟子解》:校点

6.(清)刘沅《大学恒解》:校点

7.(清)刘沅《中庸恒解》:校点

8.(清)刘沅《论语恒解》:校点

9.(清)刘沅《孟子恒解》:校点

10.(民国)廖平《大学中庸演义》:校点

(八)群经:

1.(宋)杨甲《六经图》:校点

2.(宋)李石《方舟经说》:校点

3.(明)杨慎《升庵经说》:校点

4.(民国)廖平《今古学考》:校点

5.(民国)廖平《古学考》:校点

6.(民国)廖平《经话甲编》、《乙编》:校点

7.(民国)廖平《经学初程》:校点

8.(民国)廖平《四益馆经学四变记》、《五变记》:校点

9.(民国)廖平《知圣篇》:校点

10.(民国)廖平《群经大义》、《补题》:校点

11.(民国)龚道耕《经学通论》:校点

12.新编《巴蜀学案》:撰著

(九)小学文献:

1.(汉)郭舍人《尔雅犍为文学注》:校注

2.(汉)扬雄撰、(清)钱绎笺疏《方言》:校点

3.(汉)扬雄《方言》:集注(含戴震疏《方言疏证》、王念孙《方言疏证补》等):新编

4.  (宋)李从周《字通》:校点

5.  (明)李实《蜀语》:校注

6.  (清)张慎仪《蜀方言》:校点

(十)附录:术数:

1.  (汉)扬雄《太玄》:集注

2.  (汉)卫元嵩《元包》:校点

3.  (宋)张行成《元包数总义》:校点

二、史学名著:

1.(晋)陈寿《三国志》(存目):校注

2.(后蜀)何光远《鉴戒录》:校点

3.(宋)苏辙《古史》:校点

4.(宋)唐庚《三国杂事》:校点

5.(宋)范祖禹《唐鉴》(存目):校点

6.(宋)费枢《廉吏传》:校点

7.(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存目。或《长编蜀事辑要》)

8.(宋)李攸《宋朝事实》:校点

9.(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校点

10.(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校点

11.(宋)王称《东都事略》:十朝纲要校点

12.(宋)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集》:校点

13.(宋)杨仲良《皇宋续资治通鉴纪事本末》:校点

14.(宋)李埴《十朝纲要》:校点

15.(宋)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校点

16.(宋)彭百川《中兴治迹统类》:校点

17.(清)张鹏翮《治河全书》:校点

18.(清)丁宝祯《四川盐法志》:校点

19.(民国)张森楷《史记家校注》:校补

20.(民国)罗元黼辑《蜀画史稿》:校注

21.(民国)龚道耕《中国文学史略论》:校点

22.(民国)林思进《中国文学史》:校点

23.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校点

24.谢无量《中国妇女文学史》:校点      .

25.谢无量《中国哲学史》:校点

26.谢无量《王充哲学》:校点

27.谢无量《中国六大文豪》:校点

三、目录

1.  (清)张之洞《书目答问》:校注

2.  (清)李滋然《四库全书书目考》:校点

3.傅增湘《藏园群书题记》(存目):校点

4.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存目):校点、标注

5.傅增湘《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校点

四、文化资料:

1.史料:

2.(汉)扬雄《蜀王本纪》:诸家辑本集校

3.(晋)陈寿《益部耆旧传》:校补

4.(晋)常璩《华阳国志》:校注

5.(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校点

6.(宋)黄休复《茆亭客话》:校点

7.(宋)勾延庆《锦里耆旧传》:校点

8.(宋)勾延庆《蜀国春秋》:校点

9.(宋)郭居仁《蜀鉴》:校点

10.(宋)张唐英《蜀祷杌》:校注

11.(元)赵居信《蜀汉本末》:校点

12.(元)费著《岁华记丽谱》,附《笺纸谱》、《蜀锦谱》、《氏族

  谱》、《器物谱》、《楮币谱》等:校点

13.(明)苟廷诏《蜀国春秋》:校点

14.(明)曹学俭《蜀中广记》:校点

15.(清)欧阳直《蜀乱始末》:校点

16.(清)张澍《蜀典》:校点

17.(清)张邦伸《锦里新编》:校点

18.(清)抄本《四川布政录》:校点

19.(民国)刘景伯《蜀龟鉴》:校点

20.蒋超《峨眉山志》:校点

21.彭洵《青城山记》:校点

22.罗骏声《都江堰志》:校点

23.马以愚《嘉陵江志》:校点

24.刘成炘《蜀诵》:校注

(二)专门史:

1.(宋)李心传《道命录》:校点

2.(清末)(法)古洛东《圣教入川记》:校点

3.清抄本《成同之际川黔军事档》:校点

4.太平天国抄本《太平天国翼王略蜀档》:校点

5.(清)李承熙《锦江书院纪略》:校点

6.(清)张之洞《尊经书院纪略》:校注

7.(清)方守道《蜀学编》:校注

8.(清)孙桐生《国朝全蜀贡举考要》:校注

9.(清)戴纶喆《四川儒林文苑传》:校注

10.(清)吴福连《拟四川艺文志》:校注

11.(民国)彭芬《辛亥逊清政变发源记》:校点

12.(民国)姜方锬《蜀词人评传》:校点

(三)山川:

1.(旧题)大禹、伯益撰《山海经》:集解

2.(明)王崇庆《山海经释义》:校点

3.(清)陈登龙《蜀水考》:校点

4.(清)李元《蜀水经》:校点

5.(清)马冠群《四川地略》:校点

6.(民国)高宗舜《川江图说集成》:校点

(四)游记:

1.(宋)宋祁《益州方物略记》:校点

2.(宋)郑文宝《蜀川纪略》:校点

3.(宋)陆游《入蜀记》:校注

4.(宋)范成大《吴船录》:校注

5.(明)何宇度《益部谈资》:校点

6.(明)黄清《蜀游经略》:校点

7.(清)郎廷槐《宦蜀纪程》:校点

8.(清)金钺《蜀游日录》:校点

9.(清)王昶《蜀徼纪闻》:校点

10.(清)王士祯《蜀道驿程记》:校点

11.(清)王士祯《秦蜀驿程后记》:校点

12.(清)王士祯《陇蜀余闻》:校点

13.(清)张邦伸《云栈纪程》:校点

(五)重要方志:

1.(明)熊相纂(正德)《四川志》:校点

2.(明)吴之嗥(万历)《四川总志》:校点

3.(清)常明、杨芳灿(嘉庆)《四川通志》:校点

4.(民国)宋育仁《四川通志稿》:校点

5.(民国)龚熙春《四川郡县志》:校注

6.(民国)《四川省方志简编》:校点

7.(明)冯任(天启)《成都府志》:校点

8.(清)佟世雍(康熙)《成都府志》:校点

9.(清)王泰云(嘉庆)《成都县志》:校点

10.(清)王梦庚(道光)《重庆府志》:校点

11.(清)缪荃孙辑《(明)泸州志》:校点

12.(清)陈讲(嘉靖)《潼川志》:校点

13.(清)李采(万历)《嘉定州志》:校点

14.(清)段玉裁《富顺县志》:校点

15.(民国)傅崇榘《成都通览》:校点

16.(民国)张森楷《合川县志》:校点

17.(民国)向楚《巴县志》:校点

18.(民国)林思进《华阳县志》:校点

(六)金石:

1.  (宋)王象之《蜀碑记》:校注

2.  (清)况周颐《万邑西南L1 J石刻记》:校点

3.  (清)姚觐之《涪州石鱼文字所见录》:校点

4.  (清)李调元《蜀碑记补》:校点

5.  (清)张澍《大足县金石录》:校点

又《大足石刻铭文录

1.  (清)王昶《蜀石经残字》:校点

2.  (清)刘喜海《三巴金石苑》:校点

3.  (清)叶毓荣《蜀中金石志》:校点

四、巴蜀民族史要籍:

1.(唐)樊绰《蛮书》:校点

2.(宋)郭允蹈《西南夷本末》:校点

3.(宋)员兴宗《西陲笔略》:校点

4.(宋)赵汝适《诸蕃志》:校点

5.(明)朱孟震《西南夷风土记》:校点

6.(明)谭希思《四川土夷考》:校点

7.(清)来保《钦定平定金川方略》:校点

8.(清)赵翼《平定两金川述略》:校点

9.(清)阿桂《平定两金川方略》:校点

10.(民国)《川边各县舆地图》:校点

11.(民国)蔡廉洲《川边各县舆地图说》:校点

12.(民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成都行辕编《川康边政资料辑要》:校点

五、子部文献:

思想文献:

1.(战国)尸佼《尸子》(清辑本):校注

2.(汉)严遵《老子指归》:校注

3.(汉)扬雄《法言》:校注

4.(唐)赵蕤《长短经》:集注笺证

5.(宋)苏辙《老子解》:校点疏证

6.(宋)范祖禹《帝学》:校点

7.(宋)魏了翁《师友雅言》:校点

8.(宋)史绳祖《学斋占毕》:校点

9.(清)唐甄《潜书》:新校点

10.(清)费密《弘道书》:校点

11.庞俊《国故论衡疏证》:校点

12.伍非百《中国古名家言》:校点

13.吴毓江《墨子校注》(存目):校点

14.马一浮《复性书院讲录》:校点

15.马一浮《尔雅台答问》:校点

(二)科技文献:

1.(五代)韩保异《蜀本草》:校点

2.(宋)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校点

3.(宋)李石《续博物志》:校点

4.(宋)苏轼、沈括《苏沈良方》:校点

5.(宋)王灼《糖霜谱》:校点

6.(宋)秦九韶《数书九审》:干炙点

7.(明)陈述《农柔风化求》:校点

8.(清)张宗法《三农记》:校点

9.(明)陈长卿《伤寒五法笺正》:校点

10.(清)郑钦安《郑钦安医集》:校点

(三)笔记文献:

1. (汉)王褒《騃仆传》:校注

2.(五代)杜光庭《录异记》:校点

3.(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校注

4.(宋)王灼《碧鸡漫志》:校注

5.(宋)范镇《东斋记事》:校点

6.(宋)彭乘《墨客挥犀》:校点

7.(宋)苏轼《仇池笔记》:校注

8.(宋)苏轼《东坡志林》:校注

9.(宋)苏轼《东坡手泽》:校注

10.(宋)苏轼《艾子杂说》:校注

六、道教文献:

1.(五代)杜光庭《玉函经》:校点

2.《三洞珠囊》(原题“大唐陆海羽客王悬河修”):校点

3.《上清道类事相》(原题“大唐陆海羽客王悬河修”):校点

4.(清)刘沅《法言会纂》:校点

5.刘咸炘《经忏集成》:校点

6.《老子道德经想尔注》:校点

7.(汉)严遵,(唐)冯廓注《道德真经指归》(又名《老子指归》或《道德指归论》):校点

8.(唐)李荣《道德真经注》:校点

9.(五代)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校点

10.(五代前蜀)强思齐《道德真经玄德纂疏》:校点

11.(宋)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校点

12.(宋)李嘉谋,元刊《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注解》:校点

13.(宋)《黄帝阴符经解》(原题“同知建隆观事赐紫道士保宁大师蹇昌辰解”):校点

14.(五代)杜光庭《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校点

15.《太上开明天地本真经》(原题“通玄三教眉山师仁寿授”):校点

16.(唐)王玄览撰,王大霄编集《玄珠录》:校点

17.《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旧题宋麻衣道者撰,或题希夷先生受并消息):校点

18.(宋)张商英注《黄石公素书》:校点

19.《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简称《文昌大洞仙经》:校点

20.《太上感应篇》(撰人不详。约出于北宋末南宋初,源于南宋李昌龄注):校点

21.《玉历宝钞》:校点

七、佛教文献:

1.(唐)宗密《华严经疏》:校点

2.又《禅源诸诠集都序》:校点

3.又《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校点

4.又《原人论》:校点

5.又《华严经论贯》:校点

6.又《注华严法界观门》:校点

7.又《圆觉经科文》:校点

8.又《圆觉经大疏》:校点

9.又《圆觉经大疏义钞》:校点

10.又《金刚般若经纂要》:校点

11.又《盂兰盆经疏》:校点

12.又《起信论疏注》:校点

13.(唐)王玄览《玄珠录》:校点

14.(唐)马祖道一《语录》,附《百丈清规》:校点

15.又《马祖道一广录》:校点

16.(后蜀)彭晓《参同契分章通义》:校点

17.(宋)圆悟克勤《碧岩录》:校点

18.又《语录》:校点

19.又《心要》:校点

20.重显《明觉禅师语录》:校点

21.又《碧岩集反则颂》:校点

22.又《瀑泉集》:校点

23.竹庵、宗果《禅林宝训》:校点

24.径山佛鉴《无准禅师语录》:校点

25.又《无准和尚奏对语录》:校点

26.(明)楚山绍琦《语录》:校点

27.海明《破山海明语录》:校点

28.(清)释通醉《锦江传灯录》:校点

29.(今)冯学成、赵立明、邓忠贵《巴蜀禅灯录

30.(今)王恩洋《因明论述》:校点

31.《巴蜀佛碑刻、雕像集》:新编

32.《巴蜀佛教人物名录》:新编

八、集部文献:

(一)汉唐别集:

1.(汉)司马相如《司马相如集》:校注

2.(汉)扬雄《扬雄集》:校注

3.(汉)王褒《王谏议集》:校注

4.(汉)李尤《李尤集》:校注

5.(蜀汉)诸葛亮《汉丞相诸葛忠武侯集》:校注

6.(唐)陈子昂《陈拾遗集》:校注

7.(唐)李白《李白诗系年新注》:校注

8.(唐)杜甫《杜甫蜀中诗注》:校注

9.(唐)薛涛《洪度集》:校注

10.(五代)费氏《花蕊夫人》(新编):校注

11.(五代)贯休《禅月集》:校点

(二)宋代蜀人文集:

1.苏洵、苏轼、苏辙《三苏文粹》:校点

2.苏轼《苏轼全集》:校注

3.苏轼《东坡词》:集注

4.苏辙《栾城集》:校注

5.范祖禹《范太史集》:校注

6.文同《丹渊集》:校注

7.苏易简、苏舜钦、苏舜元《梓州三苏集》:校注

8.王硅《华阳集》:校点

9.鲜于优《鲜于谏议集》(新编):校点

10.田锡《成平集》:校点

11.吕陶《净德集》:校点

12.苏过《斜川集》:校注

13.唐庚《眉山集》(《眉山唐先生文集》):校点

14.苏籀《双溪集》:校点

15.韩驹《陵阳集》:校点

16.王灼《王灼集》(新编)

17.李璧《雁湖集》(新编):校点

18.张浚《张魏公集》(新编):校点

19.张栻《张南轩集》(《宋张宣公集》):编年校注

20.李埴《李文肃集》:校点

21.李石《方舟集》:校点

22.魏了翁《鹤山集》:校点

23.冯时行《缙云文集》:校点

24.吴泳《鹤林集》:校点

25.员兴宗《九华集》:校点

26.家铉翁《则堂集》:校点

27.牟巘《牟氏陵阳集》:校点

28.阳枋《字溪集》:校点

29.高斯得《耻堂存稿》(《耻堂文稿》):校点

30.史尧弼《莲峰集》:校点

(三)元明清巴蜀文集:

1.(元)邓文原《巴西集》:校点

2.(元)杨朝英《杨朝英集》:校点

3.(元)任士林《松乡集》:校点

4.(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又《鸣鹤余音》:校点

5.(元)蒲道源《闲居丛稿》:校点

6.(明)杨基《眉庵集》:校点

7.(明)杨慎《升庵全书》:校点

8.(明)熊过《熊南沙文集》(《南沙先生文集》):校点

9.(明)吕潜《吕半隐诗文集》:校点

10.(明)张佳胤《居来山房集》:校点

11.(明)先著《先著集》:新编.

12.(明)周洪谟《周洪谟集》:新编

13.(明)李长梓《天问阁集》:校点

14.(明)费经虞,(清)费密、费锡璜、费锡琮《费氏丛书》(《燕峰诗钞》、《掣鲸堂诗集》):新编

15.(清)陈书《鹃声集》:校注

16.(清)彭端淑《白鹤堂文稿》:校点

17.(清)彭端淑《白鹤堂诗文集》:校点

18.(清)彭遵泗《丹溪遗稿》:校点

19.(清)李调元《童山文集》:校点

20.(清)李调元《童山诗集》:校点

21.(清)李鼎元《师竹斋集》:校点

22.(清)李骥元《中允诗集》:校点

(清)张问陶《船山诗草》:校注

23.(清)张问陶《张船山集》:校注

24.(清)张问陶《船山诗注》:校注

25.(清)张问安《亥白诗草》:校点

26.(清)李蕃、李钟壁、李钟峨《通江三李文集》:校点

27.(清)李惺《西沤全集》:校点

29.(清)顾复初《顾复初诗文集》:新编

30.(清)李鸿裔《苏邻居》:校点

31.(清)李榕《十三峰书屋全集》:校点

32.(清)刘光第《介白堂诗集》:新编

33.(清)杨锐《杨叔峤诗集》:校点

34.(清)王乃徵《诗文集》:新编

35.(清)李滋然《采薇僧诗集》:校点

36.(清)姜国伊《尹人诗文集》(含《尺牍存》、《尹人文存》、《尹

  人诗存》、《尹人制艺存》):校点

37.(清)顾印愚《顾印愚诗集》:校点

(四)近代蜀人文集:

1.吴之英《寿栎庐文集》(《寿栎庐丛书》):新编校点

2.宋育仁《宋育仁诗文集》:新编。

3.赵熙《赵熙集》(存目):校注

4.骆成骧《清漪楼遗稿》:校点

5.谢无量《谢无量诗文集》:新编

6.马一浮《濠上杂著》:校注

7.吴方吉《吴白屋先生遗书》(含《白屋诗选》、《吴芳吉文集》):校注

8.向宗鲁《向宗鲁文集》:新编

9.王光祈《王光祈文集》(存目):新编

10.曾彦《曾季硕诗集》:校注

11.吴虞《诗文集》(含《吴虞日记》、《秋水集》、《吴虞文集》):校点

12.刘成炘《推十书》(存目):校点

13.林思进《清寂堂集》(巴蜀):校点

14.朱青长《朱青长诗集》:校点

15.伍非百《伍非百集》:新编

16.龚道耕《龚道耕全集》:新编校点

17.蒙文通《蒙文通全集》(存目):校点

(五)诗文评:

1.(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校注

2.(明)杨慎《升庵诗话》(存目):校注

3.(明)费经虞、费密《雅伦》:校点

4.(明)周煌《诗林韶濩选评》:校点

5.(清)彭端淑《雪夜诗谈》:校点

6.(清)李调元《雨村诗话》、《雨村词话》:校注

7.(清)李调元《乐府侍儿小名》:校注

8.(清)张祥龄《词论》:校注

9.(清)宋育仁《三唐诗评》:校点

10.(民国)刘咸炘《词学肆言》:校注

11.(民国)刘咸炘《词概》:校注

小  说:

1.(清)刘省三《跻春台》:校注

(六)总集文献:

1.(五代)赵崇祚《花间集》(存目):校点

2.(五代)韦毅《才调集》:集注

3.(宋)袁说友《成都文类》:校点

4.(明)杨慎《全蜀艺文志》:校点

5.(明)杜应芳《补续全蜀艺文志》:校点

6.(清)李调元《蜀雅》:校点

7.(明)傅振商《蜀藻幽胜录》:校点

8.(清)谭宗复《蜀秀集》:校点

9.(清)孙桐生《国朝全蜀诗钞》:校点

10.吴虞《蜀十五家词》:校点

11.傅增湘《宋代蜀文辑存》:校点

12.傅增湘《明蜀中十二家诗钞》:校点

13.林孔翼《成都竹枝词》:校点

14.张祥龄、宋育仁、赵熙、林思进《近代蜀四家词》:校点

贰、《巴蜀文献专题集成

      (一)编纂说明:

1.为贯彻“求精求全”的精神,最大可能地抢救历史文献,尽可能多地汇集巴蜀文化各个领域的研究资料,特在《巴蜀文献精品集萃》之外,按专题、专人或地区增设《巴蜀文献专题集成》系列,目前暂拟25个专题。

2.该系列主题力求明确,资料尽量求全,不仅要收录专著,也要辑录单篇和散见资料,完整地展示各个方面的历史而貌,为深入研究各专题的历史文化提供齐全的史料。

3.《巴蜀文献精品集萃》意在“求精”,功在致用,研究精品,发掘精华,表彰先贤,服务今人;《巴蜀文献专题集成》意在“求全”,功在存史,网罗史料,无遗无漏,传承文化,服务学术;《巴蜀文献精品集萃》整理方式主要是校点、注释,或疏证;《巴蜀文献专题集成》整理方式可以是影印或辑录。一精一全,相互为用,互为补充。

4.该系列编纂组只提出编纂设想,有条件、有兴趣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根据情况自由申请,给予启动经费;鼓励社会参与,多方合作融资,共同推进此项工作。

  (二)拟设专题:

一、《蜀学集成》:是巴蜀地区儒学资料的集大成,略当《巴蜀儒藏》。

收录巴蜀地区以儒学为主体的学术文献,兼及三教合流的作品。

包括儒学专著、单篇论文、儒学纪事、儒学诗文、儒林传记、儒学碑刻、学校史志等资料。按专著和史料汇编两大类,再分小类编排。

二、《巴蜀道教文献集成》:

收录巴蜀地区的道教文献,包括道经、道教史、道教诗文,以及道教碑刻等资料。略当《巴蜀道藏》。

三、《巴蜀佛教文献集成

收录巴蜀地区佛教文献,略当《巴蜀佛藏》,编纂方法同上。

四、《巴蜀历史资料集成》:

是反映巴蜀地区历史文化的资料汇编,收录各种体裁记录巴蜀的专著;还将从其他文献中辑录出有关巴蜀的单篇文章和相关段落,分类编辑,旨在为巴蜀文化研究汇集最齐全的史料。

五、《巴蜀科技文献集成》:

收录历史上反映巴蜀地区科技成就的文献资料,包括“蜀医”和“川药”资料。

六、《巴蜀地理文献集成》:

七、《巴蜀笔记小说集成》:

收录巴蜀地区笔记、野史、小说类文献。

八、《巴蜀游记文献集成》:

入蜀游记专书,巴山蜀水题咏。

九、《巴蜀民族文献集成

各种民族文献,民族地区方志。

十、《巴蜀集部文献集成

巴蜀作者的别集、总集和诗文评等。

十一、《巴蜀女性文献集成

十二、《巴蜀文物资料集成

十三、《巴蜀移民史料集成

十四、《巴蜀‘非遗’文献集成》

十五、《川菜文献集成

川菜的制作、品题和歌咏等。

十六、《川酒文献集成

川酒的历史、制作、品题和诗文等。

十七、《川茶文献集成

十八、《川剧文献集成

川剧的史料、剧本、剧作者传、演员传记以及各种重要评论等。

十九、《巴蜀族谱文献集成

重要族谱、氏族渊源、姓氏源流等。

二十、《巴蜀民俗文献集成

二十一、《巴蜀方言文献集成

二十二、《巴蜀休闲娱乐文献集成

二十三、《巴蜀碑刻文献集成

二十四、巴蜀名家文献集成

二十五、巴蜀地方文献集成

叁、《巴蜀人物资料丛刊

本编以汇录巴蜀人物各类传记资料为内容,分别编为各种工具书和参考书。初拟:

1.《巴蜀文化名人辞典

2.《巴蜀人物传记资料索引

3.《巴蜀名人传记汇编

4.《巴蜀名人年谱丛刊

5.《巴蜀历史人物年里碑传综表

6.《巴蜀方志人物索引

7.《巴蜀名人类传

肆、《巴蜀文献珍本善本

精选巴蜀文献善本以及巴蜀所藏古籍孤本,予以影印,出版线装本,总共100种左右。该类计划主要由省古籍保护中心及各收藏单位向拟申报,《巴蜀全书》专家组评审,出版社出版(下列目录为初拟目录,最终以收藏单位的申报为准)。

一、《珍本善本》选目

1.合乎全国通行“善本”标准、且现存复本在3个左右(含3个)的珍稀巴蜀文献;

2.具有全国影响的名家的学术性手批本;

3.晚清及民国时期巴蜀名家的稿本或手抄本;

4.独家收藏的碑刻或名家书画;

5.其他珍秘的重要历史文献的孤本。

6.在印刷术上能反映古代印刷术发展,尤其是巴蜀地区古代印刷水平,代表一定时期技术水平的各种活字印本、套印本或有精校版画、插画的刻本。

二、工作程序

1.首批再造巴蜀文献的珍本善本总体规模100种左右。

2.征集途径:以省图、川大图为基础,拟定需要再造的首批书目;在全省范围内征集各馆所藏巴蜀文献的善本书目;随时征集省外巴蜀文献善本;随时受理民间藏书家的自由申报。

3.列入再造目录的善本,每一种须提供500—1000字的文字说明,包括版刻时间、版相情况、收藏状况、复本多少;自由申报的,还须提供10页左右的照片或复印件,包括封面、目录、卷首正文、收藏题跋等。

4.编纂组初拟或初审再造名单后,提交专家评审组审察,通过后提交领导小组批准,然后予以招标实施。

三、整理内容

1.审察版本源流及其学术价值,撰写1000—3000字左右的再版前言,冠于再造本卷端;特别重要版本,还可以撰写校勘记、注释、补缺等,附于各卷之末,一并出版。

2.对残缺作适当修整,注意修旧如旧,完好如新;少量缺卷可找相近版本补足,但须在再版前言中说明。

3.对于已有印本的重要巴蜀善本文献,确需再版而又无法取得授权者,可采取正文圈点加校勘记的办法,提高学术含量然后再版,避免版权纠纷。

四、拟目

1.《太玄经》十卷汉扬雄著

宋本

2.《太玄经》十卷,汉扬雄著

附《说玄》一卷,唐王涯撰;《释文》一卷,明嘉靖孙沐万玉堂刻本。(省图)

3.《汉丞相诸葛武侯传》一卷宋张栻著

宋本

4.《三国志》六十五卷,晋陈寿撰,刘宋裴松之注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南京国子监刊本。(川大)

5.《华阳国志》十二卷,晋常璩撰,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杨经刻本。(省图)

6.《华阳国志》十二卷,晋常璩撰

清嘉庆十九年(1814)题襟馆刻本。赵熙、林思进批点本。(川人)

7.《陈伯玉文集》十卷,唐陈子昂撰,明杨春辑。附录一卷,明杨春重编。

明隆庆五年(1571)邵廉刻、万历二年(1574)杨沂补刻本。李一氓跋。(省馆)

8.《分类补注李太白诗》二十五卷,唐李白撰,宋杨齐遇集注、

元萧士赟补注。元至大四年(1311)建安余氏勤有堂刻本(川大)

9.《杜工部草堂诗笺》五十卷、外集一卷唐杜甫撰,宋鲁訔编次,宋蔡林弼笺注。存卷二十六至五十。

宋刻本(草堂)。

11.《杜工部草堂诗笺》五十卷、外集一卷唐杜甫撰,宋鲁訔编次,宋蔡林弼笺注。存卷一至十三、目录及卷十四至二十二。

二宋刻合编本。(草堂)

12.《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二十五卷,唐杜甫撰,宋徐居仁编次,宋黄鹤补注

元皇庆元年(1312)建安余志安勤有堂必本。(草堂)

13.《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二十五卷、文集二卷,唐杜甫撰,宋徐居仁编次,宋黄鹤补注

元皇庆元年(1312)建安余志安勤有堂刻本。(草堂)

14.《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二十卷、文集二卷,唐杜甫撰,宋黄鹤补注

明嘉靖十五年(1536)玉几山人刻本。(草堂)

15.《杜诗选》六卷,唐杜甫撰,明杨慎等评,闵哄璧集评。

明吴兴闵氏刻朱墨套印本。(草堂)

16.《杜诗单注》十卷,唐杜甫撰,明单复注。陈明辑。

明嘉靖景姚堂刻本。(川大)

17.《杜工部诗通》十六卷,明张綖撰。

明隆庆六年(1572)张守中刻本。(草堂)

18.《杜诗镜铨》二十卷,清杨伦撰。

清乾隆九柏山房刻本。(川大)

19.《李杜全集》八十三卷

明本

20.《李杜诗选》十一卷,明张含辑,杨慎等评。

明刻朱墨套印本。(省图)

21.《合刻分体李杜全集》一百二十卷

明本

22.《唐求诗集》一卷

宋本黄丕烈跋

23.《续幽怪录》四卷(唐李复言撰)

宋本

24。《才调集》十卷

宋刻配清抄本

25.《花间集

宋刻递修本

26.《唐鉴》十二卷

宋本

27。《嘉祜集》十五卷

南宋蜀本、孤本

28.《重刊嘉祜集》十五卷,宋苏洵撰

明弘治刻本。(省图)

29.《苏老泉文集》十二卷、《苏老泉诗集》一卷,宋苏洵撰,明茅  坤、焦竑等评。明凌濛初刻朱墨套印本。(省图)

30.《易传》八卷,宋苏轼撰,王辅嗣论易一卷,魏王弼撰明万历吴兴闵齐伋朱墨套印本。(省图)

31.《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二十五卷、纪年录一卷,宋苏轼撰,题宋王十朋纂集。仅存卷二。

宋刻本。(省图、川大)

32.《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二十五卷,宋苏轼撰,题宋王十朋纂集,宋刘辰翁批点。仅存卷四。

元刻本。(省图)

33.《苏文忠公文集

南宋蜀本

34.《东坡奏议》附年谱

宋本

35.《苏文忠公全集》一百二十卷,宋苏轼撰  明嘉靖十三年(1534)江西布政司刻。(川师大)

36.《苏长公表启》五卷,宋苏轼撰  明钱檟刻朱墨套印本。(省图)

37.《苏长公合作》八卷,宋苏轼撰,明高启批点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凌启康刻三色套印本。(省图)

38.《苏文》六卷,宋苏轼撰。明茅坤等评

明乌程闵尔容刻本色套印本。(省图)

39.《苏长公小品》四卷,宋苏轼撰,明王讷谏辑评

明凌启康刻朱墨套印本。(川大)

40.《苏长公密语》十六卷,宋苏轼撰,明李一公辑

  明天启元年(1621)刻朱墨套印本。(省图)

41.《苏文定公文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四卷

      南宋蜀本

      42·《栾城集》五十卷,目录二卷,后集二十四卷,三集十卷,

宋苏辙撰。

      明活字本。(省图)

      43.《古史》六十卷

      宋刻递修本。(台湾故宫博物院)

      44.《三苏先生文粹》七十卷

      宋本

      45.《三苏先生文粹》七十卷

      明刻本。(川师大)

      46.《大宋眉山苏氏家传心学文集大全》七十卷

      明正德十二年(1517)刘弘毅慎独斋刻本。(省图)

      47.《东莱标注三苏文集》五十五卷(存五十一卷)

      宋本

      48.《唐诗纪事》八十一卷,宋计有功撰

      嘉靖二十四年(1545)张子立刻本。(川师大)

      49.《东都事略》一百三十卷,宋王称撰

      清振鹭堂影宋刻眉山程舍人宅本。(川大)

      50·《重校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一十卷、目录三卷(存九十四卷)

      南宋蜀本

      51.《茅亭客话》十卷

      宋本黄丕烈跋

      52·《新刊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一百零二卷(上集二十七卷、中集五十卷、下集二十五卷)

  宋刻递修本

  53.《山谷诗注》二十卷

  宋本

  54.《唐先生文集》二十卷

  宋本

  55.《李侍郎经进六朝通鉴博议》十卷

  宋本

  56.《续资治通鉴长编撮要》一百零八卷

  宋本

  57.《乖崖先生文集》十二卷附录一卷

  宋本

  58.《汉隽

  宋本

  59.《蜀汉本末》三卷

  元本

  60.《北涧集》十卷(存八卷)

  宋本

  61.《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

  元本

  62.《苏长公外纪

明本

63.《蜀鉴》十卷,宋郭允蹈撰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5)刻本。(省图)

64.《元城语录》三卷、附《行录解》一卷,宋刘安世撰,明王庆解

明嘉靖八年(1529)顾铎刻本。(省图)

65.《南轩文集》二十三卷,宋张栻撰

宋刻本。(台湾故宫博物院)

66.《仪礼要义》五十卷,宋魏了翁撰

宋刻本。(台湾故宫博物院)

67.《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三十卷,

奭衍义

明嘉靖二年(1523)刻本。(省图)

68.《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三十卷,

奭衍义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刻本。(省图)

69.《丹铅总录》二十七卷,明杨慎撰

宋唐慎微撰、寇宗

宋唐慎微撰、寇宗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梁佐刻本。(省图、川大)

70.《艺林伐山》十一卷,明杨慎撰

明崇祯元年(1682)陈锡坚安雅阁蓝格钞本。(川师大)

71.《南沙先生文集》八卷,明熊过撰

明泰昌元年(1620)熊胤衡刻本。(泸州市图)

72.《蜀中广记》一百卷,明曹学俭撰

明嘉靖刻本(北图、天一阁、北大)。

73.《剑阁芳华集》二十卷,明费经虞撰

清钞本。(川大)

74.《四川全图》150余幅

董邦达手绘本。(川大)

75.《函海》,李调元辑。

将诸本全编

76.《金川纪略》四卷,清程穆衡撰

清钞本。(川大)

77.《当阳避难记》,清彭延庆撰

稿本(省图)

78.《全蜀土司记》,清佚名撰

钞本。(川大)

79.《蜀典》八卷,清张澍撰

稿本。(省图)

78.《西洋杂读》八卷,清黎庶昌撰

钞本。(省图)

79.《马政志》四卷,清陈讲撰

明嘉靖刻本。(省图)

80.《史记新校注》一百卷,清张森楷撰

(稿本)

81.林思进、向楚、龚道耕等校《音韵学丛书

凡收诸家音韵学著述20种123卷,依次为:

切韵指掌图》2卷(宋司马光撰)附《检图之例》1卷(元邵光祖撰)《校记》1卷(严式诲撰,民国十九年刊)、

韵补》5卷(宋吴棫撰,民国二十三年刊)、

毛诗古音考》4卷附《读诗拙言》1卷《附录》1卷(明陈第撰,民国二十二年刊)

屈宋古音义》3卷(明陈第撰,民国二十二年刊)、

音学五书》38卷(《音论》3卷、《诗本音》10卷、《易音》3

卷、《唐韵正》20卷、《古音表》2卷,清顾炎武撰,民国二十二年刊)、

韵补正》1卷(清顾炎武撰,民国二十三年刊)、

古今韵考》4卷(清李因笃撰,民国二十年刊)、

古韵标准》4卷《诗韵举例》1卷(清江永撰、清戴震参定,

民国十五年刊)、

音学辨微》1卷(清江永撰,民国十二年刊)、

四声切韵表》1卷(清江永撰)附《校正》1卷(清夏燮撰,民国二十一年刊)

声韵考》4卷(清戴震撰,民国十二年刊)、

声类表》9卷首1卷(清戴震撰,民国十二年刊)、

六书音韵表》5卷(清段玉裁撰,民国二十五年刊)、

诗声类》12卷《诗声分例》1卷(清孔广森撰,民国十三年刊)、

古韵谱》2卷(清王念孙撰,民国二十二年刊)、

诗音表》1卷(清钱坫撰,民国二十年刊)、

江氏音学》十书(原缺三种,《诗经韵读》4卷、《群经韵读》1卷、《楚辞韵读》1卷附《宋赋韵读》1卷、《先秦韵读》2卷,民国二十三年刊;《廿一部谐声表》1卷、《入声表》1卷、《唐韵四声正》1卷附《等韵丛说》1卷,民国二十年刊,清江有诰撰)、

诗经廿二部古音表集说》2卷(清夏炘撰,民国十七年刊)、

说文声类》2卷《出入表》1卷(清严可均撰,民国十三年刊)、

切韵考内篇》6卷《外篇》3卷(清陈澧撰,民国十九年刊)。

82.刘体乾《宋拓本孟蜀石经》:影印

83.《广韵疏证》,赵少成著

(已经出版,存目)

文章来源: 网站编辑:张涛
甘孜县师生代表莅临我校参观交流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成都医学院
护理学院暑期赴实习基地看望实习生
7月15日至23日,护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润娟率队,成都医学院
我校冉建教授研究成果再获省级领导肯定
 成都大运会,举世瞩目,成大体育人为大运再添光彩。成都大学
学校领导到校慰问大运会志愿者
7月24日,学校副校长王计生一行来到学生宿舍,成都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