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区“小农水”带动“大民生”
近年来,巴州区创新思路抓谋划、创新机制抓建设、创新管理抓保障,积极争取水利项目,深入推进“小农水”建设。目前,全区累计完成项目投资10012.18万元,整治山平塘349座,新建渠道169.7公里,整治渠道105.46公里,新建蓄水池305口。
创新思路抓谋划。按照“建一处工程、促一方产业、造一张名片”的思路,与农业基础条件改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巴山新居”建设相结合,以小农水建设带动农村产业发展。自项目实施以来,“小农水”助推粮食新增生产能力1532.03万公斤,实现人均增收371.3元;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基地6.5万亩、“巴山新居”5400户。
创新机制抓建设。构建以“三不四统一”为重点的建设机制,保障工程质量和群众利益。“三不”即竞争立项并经批复后的项目区域不调整,群众议定并经批复的建设内容不调整,用水协会或联建户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和受益主体不变化;“四统一”即所有工程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补助标准、统一验收程序、统一资金拨付程序。水务、财政等部门联合制定项目公示、资金监管、进度质量管理等规定,形成项目管理长效机制,采取日常检查、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实行绩效考核,严格奖优罚劣,强化项目管理。
创新管理抓保障。区水务、财政等项目主管部门实行领导包片,技术员蹲点的工作机制;项目乡镇和项目村分别建立“小农水”项目实施协调工作组,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具体问题;搭建“小农水”项目建设村民议事决策委员会等参与平台,调动受益群众参与积极性。项目实施以来,累计调动群众投劳1753.93万元、筹资1158.25万元;以“自有、自用、自管”为核心,全域推进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已完成784处“小农水”工程确权颁证,并组建农村用水户合作协会570个,会员达5.6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