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区天保工程建设凸显三大效益

26.10.2014  10:53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十六载,巴州区山川更添盎然绿意,巴山大地越发壮观秀美,凸显了林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是生态效益独特发挥。通过实施天保公益林建设及加强封山育林管护,实现了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和森林覆盖率持续增长,目前全区森林面积89.4万亩,年均增长6万余亩;森林蓄积648万立方米,年均增长32万余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0.1%,年均增长0.4个百分点。森林质量逐步提高,林种结构、树种结构进一步优化,乔灌草合理配置,森林生态效益日益凸显,为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发挥了重要独特作用。到2014年全区累计减少水土流失面积548平方公里、减少土壤侵蚀量426万吨,森林保土保肥和涵养水源能力日益增强。

  二是经济效益大幅提升。通过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后续资源培育,全区活立木蓄积比1998年实施天保工程前净增286.6万立方米,实现经济增加值9.8亿元,林农人均增加9200余元。林区群众通过参与森林管护、生态公益林建设累计获得劳务收入2300余万元。通过开发林下资源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充分挖掘林业增收潜力,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到目前,全区林业总产值逾18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逾1600元,林业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点。

  三是社会效益逐步显现。天保工程解决了林业职工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生育、失业等“五险”,健全了社会保障体系;林区群众爱林、护林、育林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生态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案件持续下降,促进了林区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