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雪梅 扎根基层傲霜开

03.04.2014  11:43

  □余定洲 苟忠 本报记者 庞峰伟

  3月25日,躺在病床上的张雪梅又完成了一个心愿:设立爱心基金,救助贫困乳腺癌患者。张雪梅许下心愿:“如果我不在了,就捐出肾、眼角膜等有用器官。”从2009年竞聘担任巴中市恩阳区尹家乡大垭口村村主任助理以来,张雪梅带领乡亲们修公路、兴产业,逐步走上致富路。她也被评为“巴中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获“2013年度感动四川十大人物”称号。

  2009年9月,张雪梅放弃在广州的高薪工作回乡,竞聘为大垭口村村主任助理,当上大学生村官。张雪梅毅然扎根农村,其决心来源于一次刻骨铭心的伤痛——在广州上班期间,父亲患病离世。张雪梅认为,父亲早逝是因为农村太苦太穷。

  “我要回到大山,带领乡亲们闯出一条脱贫致富路。

  大垭口村是个偏远的小山村,交通不便、资源匮乏,全村建卡贫困户达180户。任村主任助理后,张雪梅早出晚归,1个月后,《关于大垭口村的现状与出路的思考》的调研报告送到村支书、村主任和乡党委书记手中,交通、产业是调研报告中涉及最多的词语。

  争取村道路硬化工程项目,带领村民整治病害堰塘,新建微水池和供水站,改建学校……几年来,大垭口村发生着巨变:大部分村组道路得到硬化;新增20口微水池,建起村供水站;村小学校舍、村卫生站等维修一新;村里产业从无到有,建起中药材种植园、养牛场。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从2009年的3451元提高到2013年底的6701元,建卡贫困户减少到113户。

  张雪梅把村民当亲人,把村民的事看得比自己的事重要。她结婚时,只给自己买了一身145元的新衣服。捐助别人,她却很大方,50元、100元、200元……每月工资只有1500元,张雪梅每年资助别人的钱却达3000多元。村小学学生张燕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张雪梅东奔西走,为张燕争取到7万元医疗救助费;为留守儿童吴洁洗衣服、洗澡、辅导家庭作业,吴洁把她当“张妈妈”……村民们都说,张雪梅为村民奉献的爱心,一箩筐也装不完。

  2012年4月23日,噩耗传来:张雪梅被确诊为乳腺癌。忍着病痛,张雪梅依然牵挂着村里的发展和村民的事情。2012年8月30日,暴雨如注,大垭口村二组的玉皇观傍山堰塘外堤垮塌,山下居住的100多名村民必须马上转移。刚做完化疗的张雪梅和其他村组干部迅速组织群众疏散、搬运物资,把倔强的雷秀英老人一家转移到安全地带。刚走不远,汹涌的泥石流就把房子掩埋大半。

  村民们把张雪梅当成自己的孩子。张雪梅也用为群众服务书写自己的无悔青春。

  3月24日,张雪梅在医院检查、化疗后得知,癌细胞已转移扩散到全身。当晚,她联系恩阳区民政局表达捐赠意愿。3月25日,张雪梅向恩阳区民政局捐款3万元设立的“张雪梅爱心基金”正式成立,将用于救助贫困乳腺癌患者。

  如今,张雪梅的健康每况愈下,但大垭口村已如她所愿,走上业兴、家和、村美的幸福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