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新居+”驱动巴中扶贫升级

03.08.2015  11:20

□本报记者 庞峰伟 尹勇

巴山新居+”建设是快是慢?产业发展有啥得失?群众哪些问题还需解决?在日前结束的巴中市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现场推进会上,来自各区县及相关部门的领导干部一一对标解决。

截至目前,巴中已建成聚居点1248个,47万人住上了“巴山新居+”。把扶贫解困作为新村建设首要任务,2011年至今年6月底,巴中减少贫困人口50余万人,年均减贫11万人。

为尽快实现全域脱贫,今年,巴中升级“巴山新居+”,通过聚合力更强的“巴山新居+”,促一个个贫困村蜕变为幸福美丽新村。

“+贫困户”,凝聚脱贫干劲

现在的生活环境比山上好多了。”去年,曾在高寒山区住了几十年的南江县关田乡东坝村村民何常礼搬入山下的“巴山新居+”。新居宽敞明亮、水电气全通,出行便利,让与何常礼一样先后搬入新居的80多户村民十分满意。

按照规划,到2020年,“巴山新居+”工程需改造建设41.39万户农村房屋,根本性改变贫困群众生活和生产方式。新建的“巴山新居+”,选址上着重避灾避险,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配套建设道路、水电气网、卫生室、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鼓励和引导贫困户适度集中居住。

为让住进“巴山新居+”的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相关部门对贫困户加大种植养殖等技能培训力度。“不少贫困户不缺脱贫致富的点子,但缺技术和机会。”通过恩阳区统计局副局长顾波的牵线,渔溪镇桂花村贫困户黄春梅参加多期芦笋管护技能培训,如今在距新居不远的产业园区上班,收入不错。“‘巴山新居’建设加技能培训,让传统的农民转变为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和产业工人,增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干劲。”巴中市委党校教师李伸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