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新居让高店子村民实现新生活梦想

13.11.2013  12:26

一幢幢粉墙黛瓦的巴山新居错落有致,一片片红叶黄连木长势喜人,聚居点内休闲文化广场、便民服务中心、购物中心、垃圾回收站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11月3日,记者在巴中市恩阳区恩阳镇高店子村看到,村民董治信正在新修的两层“小洋房”前的小菜园里采摘辣椒,作为村里首批入住巴山新居的农户,董大叔说起现在生活的变化,脸上掩饰不住喜悦。

  按照“体现乡村田园风光,突出恩阳地域特色”的理念和“产居一体、产村相融、功能配套”的思路,今年以来,恩阳区大力推进巴山新居工程建设,打造城乡一体发展的示范村和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管理民主、产业发展的新型农村社区,巴山新居让山区农民实现新生活梦想。

建新居 土坯房变别墅

  黛瓦白墙的新房掩映在绿树丛中,笔直水泥路直通农家小院,果树花草点缀在山野田间,新建的村文化广场设施齐全……走进恩阳镇高店子村,处处可见实施“巴山新居”建设后的新变化。

  从前高店子村是典型的贫困村,幅员面积2.68平方公里,有耕地1086亩,辖6个村民小组、389户、1543人,距成巴高速恩阳互通10公里。今年以来,该村抓住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机遇,通过科学规划建设新居,配套建设便民服务中心、农民培训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卫生计生中心、综合调解中心、农家购物中心和村级组织活动阵地等“6+1”公共服务设施。

  村民董治福的新房足有200平方米,客厅、卧室、厨房、厕所等功能分区合理,室内洗衣机、平板电视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我60多岁一共修了三次房子了,连修巴山新居就是第四次了,以前住土坯房,每逢下雨天都害怕得很,现在住上这么明亮宽敞的两层洋楼,真的很幸福。”董治福告诉记者。

  高店子村以巴山新居建设为着力点,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构建高店子新居规划,按照农户自愿申报建设新居,由村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民房风貌、统一设施配套,注重村落民居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形成了生态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川东北民居风貌。目前已建设元山坝农村新居83套.在房前栽植辣椒、茄子等大地蔬菜发展“微田园”50余亩,户平达0.5亩。

兴产业 农民变工人

  围绕巴山新居,房前屋后蓬勃发展的庭院经济、一株株红叶黄连木,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田园画。在高店子村,当地的农户以发展红叶黄连木为主,以“山、水、池、田、林”等生态资源优势打造山水田园、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在特色种植业发展中,高店子村农户用土地和劳动力入股,收益见效后实行产值分红,由过去的农民变成产业园区的工人。

  “我们现在建设园区,经济来源主要是红叶黄连木,三年之后就可以见成效,产的籽用于工业用油,树到时候还可以拿来绿化公园,发展旅游,开农家乐。”村民董治信说。

  立足资源优势,围绕新居建设,突出产居相融,高店子村确立了生态养殖、绿色种植、乡村旅游三大主导产业。在生态养殖上,培育引进养殖大户5家,出栏土鸡20000只、生猪2000头。在绿色种植上,突出以红叶黄连木为主的特色种植业,引进了七彩林业公司,组建了专业合作社,入社会员达80户。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按“地劳入股、联产分利”的方式合作,农户用土地和劳动力入股,收益见效后实行产值分红,农户占产业收益的30%,合作社占产业收益的5%,公司占产业收益的60%。目前已种植红叶黄连木200余亩。在乡村旅游上,培育了星级农家乐5家,不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常年种植大地绿色蔬菜500亩,建五星级观光旅游合影台一处,逐步形成了城乡一体发展的示范村。

  漫步在恩阳镇高店子村,吸人眼球的不只是山上山下幢幢漂亮的巴山新居,成片长势喜人的红叶黄连木诉说着这里发生的变化。“以前村里是一穷二白,根本没啥像样的产业,建起了巴山新居,也发展了支柱产业,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让高店子村民实现了新生活梦想。”村支书满怀信心地说。(巴中日报 赵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