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斥资700亿打造“巴山新居” 41万户农民搬进新家

16.11.2013  13:33

  

“巴山新居”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

  青瓦白墙、斗拱飞檐、错落有致的一幢幢富有川东北民居特色的“小别墅”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蜿蜒的乡村水泥路四通八达,公交车开到了家门口;以前那些散落在山间的一座座孤零零、低矮简陋的土坯房已不见了踪影……如今走在巴山大地,随处可见如此雅致漂亮的小洋房。

  据了解,自2011年9月巴中市大力实施“巴山新居”工程以来,全市已建成38个中心示范村和895个聚居点,新建11.66万户“巴山新居”,36.73万农民搬进新居,另外改(扩)建2.98万户和保护性改造0.89万户,该项民心工程、民生工程让巴中之前贫困落后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根据规划,巴中计划在7到10年时间里,将斥资700余亿元,继续大力实施以商贸流通、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等为依托的“巴山新居”工程,分为100个片区,建设中心示范村180个、居民聚居点2380个,新建、改建和风貌改造41.39万户“巴山新居” 。

   巴山换新颜 掀起“巴山新居”建设热潮

  “尖尖山、弯弯路、密密林、茅草棚棚笆笆门”正在巴中市平昌县元山镇中岭村老百姓的眼里逐渐消逝,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蓝瓦白墙的巴山新居、一条条延伸到家家户户的水泥路、生意兴隆的农家乐、充满欢声笑语的休闲广场……

  平昌县委常委、副县长阙作强告诉记者,“巴山新居”工程以建设新房舍、新产业、新设施、新风尚为主要内容,是四川省继“牧民定居”和“彝家新寨”后又一重大扶贫工程,更是巴中市委、市政府“让这片红色土地上的老百姓们早日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具体行动。“巴山新居”点缀青山绿水,巴山大地因此更加美丽。

  2011年6月,巴中市委书记李刚在广泛深入农村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巴中地质灾害频发、农村住居条件较差的现状,为有效避免年年遭灾年年建的循环,从根本上改善农村住居条件,提出建设农村新居工程的构思。巴中市委、市政府由此提出:全市用7到10年时间建设完成41.39万户农村新居——巴山新居。

  2011年9月,巴中市新村建设和乡村道路建设工程在巴州区柳林镇正式启动,由此,一场以“巴山新居”建设为重点的全域脱贫之战在巴中大地打响,各县(区)掀起了“巴山新居”的建设热潮。

  短短两年多时间,一座座新居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一片片新居装点着巴中的千山万壑,巴中农村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村生活水平不可同日而语。

  

我省出台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指导意见 明确21个市州重点布局产业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