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恩阳交警奉献“板房”建勋业

07.07.2014  18:07

巴中市恩阳区作为四川省最年轻的县级行政区,于2013年1月从巴州区划出,面积1156平方公里,人口62万,位于川陕革命根据地腹心地带,红军时期即设置“恩阳县”。毛泽东《为人民服务》中赞颂的张思德同志就曾在恩阳列宁学校受过革命教育。

作为红军精神的传人,新组建的巴中市公安局恩阳区分局交管大队一班人,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克服组建之初的重重困难,锐意进取、排难创新,成了艰苦创业的新“愚公”。

推山头建板房的新“愚公

进入恩阳工业园的腹地,沿一条陡坡直上,便来到一块操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停车场、健身器材等设施齐全,一排两层高的活动板房矗立在旁,如果没有穿警服的人员进进出出和蓝色标牌提醒,谁都不会把这里和公安机关的办公地点联系在一起——全市唯一的公安“板房”大队,恩阳交管大队就坐落于此。

组建之初,百废待兴。摆在大队领导面前的最大困难就是没有营房。在新区开发寸土寸金的情况下,区委、区政府划定的交管大队营房竟然是一个长满荆棘和灌木的小山包。怎么办?为了尽快将各项业务开展起来,大队一班人向分局党委立下“军令状”,誓将山包推平,就地搭建板房作为营房。

他们发扬“愚公”精神,与施工人员一道吃住在山头,协助督建工作,很快就将山头推掉,一个1000余平方米的空坝初见雏形。这个时候,由于资金短缺,营房建设面临停工的境地。困难面前,大队号召全体民警每天参加两小时义务劳动,用铁镐平整土地,自己动手建营房。大队长刘彦更是无数次往返省厅、市局和区委、区政府汇报争取资金。为省经费,舍不得用大队的公车,就坐班车出差,住最廉价的商务宾馆,每天生活费用控制在二十元以内,历尽千辛万苦费时三个月,硬是在空坝上建成了一幢两层楼的板房办公楼。

板房里生活,冬天冷夏天热。但在苦惯了累惯了的恩阳交警眼里,这已让他们感到相当满足了。“虽然是板房,我们的一中队、二中队、特勤中队、车辆管理所、办公室、会议室都在这里,旁边还有200平方米的宿舍和250平方米的民警‘小伙食团’。”大队长刘彦如数家珍地介绍。

目前,恩阳交管大队有民警13人,协警65人。面对38公里S2线高速公路、71公里省道、144.7公里县道、242.84公里乡道、1284.9公里村道、24个乡镇、3.5万余辆机动车、5.6万余驾驶员的交通管理重担,警力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万事开头难啊!成立之初,要筹集资金、组建队伍、落实办公地点等许多工作。”刘彦说。

为了让这支年轻的队伍尽快成长起来,大队严格实行了军事化管理,所有民警、协警在工作期间,工作、训练、吃住行全部统一安排,除特殊情况不得离开单位。同时,采用定期学习、不定期督导检查、召开思想分析会、接受廉政警示教育等方式严管队伍。先后有多名民警获上级表彰奖励,大队长刘彦被市委表彰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先进个人”,车管所所长李亚琼被省公安厅表彰为“我最喜爱的同事”,刘涛、张楚帆、李俊等三名同志被市公安局表彰为“年度先进个人”。

5月7日上午,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胡钢到恩阳交管大队检查指导工作,在察看了大队营区、值班备勤室、民警宿舍后,他对恩阳交管大队在艰苦的环境中,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给予充分肯定,称赞他们是艰苦创业的新“愚公”。

实干兴业的“张思德

新区成立之初,恩阳区委、区政府即将建成“川东北综合交通新枢纽”定位为奋斗目标之一。恩阳现有机动车35000余辆,并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原有的以乡场为基础规划的各类交通安全设施已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挑战面前,大队一班人即响亮地提出“新班子、新队伍要有新气象”的口号,立足新区大发展、大开发的实际,主动规划部署,迅速投入到改善交管基础设施的“大会战”中,在较短时间内就实现了城市交管水平的历史性跨越。

2013年8月,他们筹资30余万元在车流和人流密集的义阳大道与登科寺路口设置了新区第一组框架式带LED的红绿灯,还增添了禁停、禁鸣、限速等标志,成了恩阳城区的新地标。截至目前,大队已在全区建设了23处红绿灯、55处抓拍(双向)系统并投入使用。

民警们深知,为民服务重在日常、贵在坚持。而这,需要民警们付出超出寻常的努力。

他们打破每天按部就班八小时工作的既定勤务模式,坚持每天7:00—22:00十五小时持续不断地在城区展开巡逻,真正做到“白天见警车、晚上见警灯”。在中小学和幼儿园上学、放学时段,在辖区学校门口确定民警专人护送学生过马路和指挥交通,为学生出行提供安全保障。在义阳大道、登科寺路口、高速公路出口、工业园区路口等重点路段,设置勤务区,采取“低峰巡面、平峰巡线、高峰守点、现场指挥”等方式强力整治车辆乱停乱放、乱调头、乱鸣笛、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违规行为。自大队组建以来,已查处酒后驾驶违法行为3起,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0000多次,处理“双超”车辆1200余台次、卸货380余吨。

为民奉献的警界“焦裕禄

5月14日,伴随着一阵欢快的锣鼓声,恩阳交警从恩阳区人民医院负责人手中接过一面写有“排出万难保通畅、群众活动落实处”的锦旗。赞誉面前,交警们所体悟到的是“人民重托”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恩阳区人民医院是目前全区唯一一家二级甲等医院,地处恩阳镇千佛路。由于历史原因,在医院门口的街道上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十分严重,致使医院急救车辆进出不便。院方和市民对此颇有意见。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大队积极协调城管、卫生等部门,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相继查处乱停、乱放行为600余起,彻底打通了生命急救通道,迅速解决了这一“老大难”问题。

2013年10月30日,仪陇县日兴镇农民易秀琼行至S2成巴高速公路287Km+800m(恩阳区下八庙段)处,在横过高速公路时,被一外地小轿车刮擦,致其当场死亡。交警通过现场勘查、调查取证、检验鉴定,认定易秀琼负本次事故的全部责任。然而在处理善后事宜时,双方却发生了较大分歧。因驾驶人一方不承担本次事故的责任,死者家属仅仅得到1万元左右的赔偿,但死者家属却提出近40万元的赔偿要求。之后,易秀琼的尸体在巴中市殡仪馆一放便是140余天,期间产生的一大笔冷冻、停放及火化等费用更是将矛盾升级。

在纷争面前,交警认为群众利益无小事,交管部门也是群众工作部门。为彻底解决这起事故,大队一班人多次到死者家中与其亲属进行座谈、协调,宣讲相关法律法规,与当地政府衔接,解决亲属生活困难,并积极协调市民政局、殡仪馆等部门减免了治丧的部分费用。经前后十余次调解,在民警苦口婆心规劝和政策宣讲下,双方于2014年3月18日达成了协议。

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死者亲属说:“你们的行为让我深受感动,你们真是好警察,真不愧为警界‘焦裕禄’!”驾驶员也高兴地说:“通过你们,我看到了恩阳区干部的形象,恩阳区的老百姓有你们真是有福气!

自组建以来,大队已先后深入客运企业、学校、企事业单位54家,约谈、教育驾驶从业人员5000余人;排查整改安全隐患78处;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23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使3万多人接受了交通安全教育;为辖区百姓解决涉及交通安全的民生问题127件,收到锦旗和感谢信23面(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