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强化“四力”保障 提升规划审查质量

19.03.2015  21:25

  本网讯 巴中市规划管理局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规划总体要求,紧密结合地理特征,注重山、水、城的关系,采取多种举措,严把规划审查关,多手段、多层次提升规划审查质量,让城市规划建设合理、高效。

  一是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强化法治规范约束力。该市根据国家和省有关城乡规划的法律法规、建筑技术规范,结合地方实际,突出城市特色体现,修订了《巴中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并颁布实施,出台了用地规划管理、规划符合性审查、规划评审、规划信息公开、规划放验线及核实等9个制度,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城乡规划管理,为城乡规划审查高质量完成加强了法治规范的约束力。

  二是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强化技术手段支撑力。该市完成“数字巴中”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实现基础地理数据的整合共享,为城乡规划决策提供科学的地理空间数据支撑;建立巴中全域1.2万平方公里地形三维模型,完成中心城区20平方公里城市三维建模,利用城市空间展示,多维度审查建筑规划设计方案,提高规划方案审查的科学性;加快规划三维互动电子报建和审核系统平台建设,强化容积率、密度、绿地率等相关技术指标的校核,逗硬规划指标刚性,减少人为因素,提高规划审查的准确性;运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深化内部科室的工作衔接,避免工作“重叠打架”,实现规划信息的“资源化”,提高规划审查的效率。

  三是加大引智借智力度,强化规划技术软实力。该市与中规院、西南交大、西南设计院、四川省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等8家高水平规划研究设计单位建立了好合作关系,并与省编研中心、西南设计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规划咨询、研究、审查及人才培训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为全面提升城乡规划质量提供了技术力量保障;该市充实了专家智库,目前已有10多名合作单位专家入库,优化了专家专业结构,建立专家评审组长负责机制,邀请外地专家采取座谈咨询、现场评审、网上审查等方式参加规划评审,学习借鉴外地专家的规划设计理念,听取外地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多角度提升规划审查质量。

  四是规划参与多方会审,强化规划落地执行力。该市建立了公众代表数据库,已有40余名社区代表入库,及时邀请社会公众代表参加评议;建立部门联动机制,重视部门专家意见,加强规划的统筹和衔接;建立规划专题审议和民主协商机制,将重要的规划方案提交市人大、市政协,充分听取“两代表一委员”的意见和建议,让规划在社会广泛参与中得到完善和认可。在多方意见得到修改完善、协调一致后,坚持规划和土地利用委会审议制度,通过充分征求本地专家、地方领导、社会公众的意见和规土委会审议把关,使规划更接地气、更具操作性,保证了规划落地性,提高了规划的执行力。(巴中市规划管理局    张明)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