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质效并举稳增长中实现转型突围

28.10.2015  12:08

 贯穿“调结构”主线 巴中稳增长打出“组合拳”——

  “太给力了!5个工作日2000万元贷款到账。”四川兆润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万能感叹,“发货期限迫在眉睫,公司却因流动资金紧张面临产能不足难题。通过巴中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的贷款担保,很快解决了难题。

  设立融资担保基金解企业急困,是巴中市稳增长“组合拳”中的一招。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该市出台稳增长系列组合政策,坚持质效并举,在稳增长中实现转型突围。10月22日,巴中市前三季度经济发展数据揭晓,彰显稳增长“组合拳”实效。GDP实现8.7%,稳步增长,工业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

   解忧:稳增长打出“组合拳

  受诸多因素影响,江口醇酒业公司9月突遇资金困境。该公司把困难反映到有关部门后,从递交材料到3000万元担保贷款到账,仅5天。“雪中送炭!”公司总经理李浩峰认为巴中为企业疏急困的措施很有含金量。

  今年,受多重叠加因素影响,巴中经济发展形势严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召集各级各部门负责人深入调研,包括来自经济运行第一线诉求的解决办法在内,汇集成巴中稳增长、促改革的16条具体措施。

  重点项目领导挂联、创新投融资方式等“组合拳”打出,成效彰显。前三季度,全市工业投资完成139.9亿元,同比增长13.3%,增速居全省第2位。

  稳投资是巴中稳增长的重要“压舱石”。前三季度,全市累计实施投资项目2040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5.2亿元,同比增长22.5%,增速居各市州第3位。

  稳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扩大消费效果显著。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5%,居全省第4位。

  目前,巴中工业回升、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城乡消费、扶贫攻坚“五大专项促进活动”持续稳步推进。

  转型:调结构主线不松劲

  下行压力未减,但巴中经济发展底气不断回升。稳增长中始终贯穿调结构主线,巴中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聚集。“我们购进3000多万元的先进生产设备,还斥资数百万元,对原有老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鑫锐齿轮公司董事长庄安军说。坚持转型升级,这家刚建了新厂的企业上半年仍保持盈利。

  逆势稳增长,“”是核心。巴中提出,以项目统揽发展全局,注重创新驱动,培育产业链条,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为经济长远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招商引资奠定“调结构”底气。2011年以来,巴中累计引资超过千亿元,实现从十亿级到百亿级、再到千亿级的“三级跳”。巴中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50强企业的落地扎根,巴中已初步形成机械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食品饮料四大重点成长型产业。

   创新:积极打造新增长点

  今年,巴中特色农产品抱团试水“互联网+”,成立电子商务营运中心。参与其中的天韵农产品购销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张纯强尝到甜头,“以往,每单交易物流成本要十几元。借助互联网后,每单交易物流成本降至10元内,每年将多增收四五十万元。

  为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巴中要求各县(区)至少建成2-3个创业培训基地,推出不少于300个创业项目,全年扶持城乡劳动者实现创业2万人,带动就业4万人。

  该市还将通过实施创新创业平台工程等举措,力争未来两年新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00家,科技创业者突破1000人。

  审批流程优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开放型经济构建……不断释放的改革红利为巴中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来自巴中市工商局的信息显示,上半年巴中新登记各类民营经济市场主体8000多户,总数超过10万户。

  巴中还大力实施回引创业工程,通过到重点区域召开回引创业专题推介会、商会合作等方式,前三季度回引项目486个、计划投资64.68亿元。回引的国凯中药饮片、现代印务中心等10个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将于年底前建成投产。

  本报记者 庞峰伟 尹勇

  原标题:质效并举稳增长中实现转型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