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统筹实施五大工程促教育均衡发展

12.08.2014  07:55
四川省巴中市围绕“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总体要求,以建设“教育强市、职教基地和人才高地”为目标,着力实施办学条件改善、教育质量提升、教师队伍建设、职业教育攻坚和惠民助学帮扶五大工程,整体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实施办学条件改善工程,促进城乡保障均衡。推进布局科学化,着眼“全域巴中”,编制完成全市校点布局总体规划,确保全市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能就近入学。坚持以农村学校为重点,着力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并抓好灾后重建校舍建设,近3年全市累计争取和筹措灾后重建等项目资金近41亿元,全部拆除了学校D级危房,新建、改扩建校舍381万平方米。推进配套一体化,坚持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边远山区及薄弱地区倾斜,按新标准装备农村中小学68所,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在农村中小学100%全覆盖,整体提升城乡学校现代化水平。 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促进城乡管理均衡。利用优质学校的资源优势,采用集团化模式,推行“一校两部”,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目前全市150所城乡学校签订并实施《帮扶协议》。出台并完善《巴中市中小学校教育质量考核评价办法》,建立“政府专职督+教师兼职督+家长特邀督”的联合督政督学机系,全面参与教育督导工作,帮助解决学校实际困难。 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促进城乡师资均衡。探索建立“校长定期交流、名师送教下乡、业务骨干结队帮扶”长效机制,着力提升城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近3年全市1万余名学校干部和教师参与城乡交流、送教下乡和结对帮扶活动。构建优秀人才引进机制,实施城乡教育优秀人才增量计划,不断拓宽优秀师资来源渠道,建立“高校选拔、外地引进”的教师招聘制度,对到边远山区任教教师实行优先享受教师周转房、发放安家费等优惠政策。 实施职业教育攻坚工程,促进城乡服务均衡。内争外引夯实基础,累计争取中职基础能力建设项目资金2亿元;引资7.6亿元建成巴中职业技术学院,结束巴中没有高校的历史;引资1亿元建成平昌通用职业技术学校并投入使用。拓宽培训提升技能,构建“市建学院、县区建中心、乡镇办培训班、村社建实训基地”四级职教体系,在重点镇、中心村及聚居点建立成人技术学校和开办实训基地。 实施惠民助学帮扶工程,促进城乡机会均衡。建立贫困学生帮困助学机制,创新建立“政府补助+部门扶助+社会捐助+学校救助+企业赞助+干部职工结对帮助”六助联动帮困助学体系,帮助15万余名贫困学生解决实际生活困难。建立农民工子女随迁就读机制,坚持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两为主”政策,妥善解决9万余名返乡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随迁就读的问题。建立留守学生关爱机制,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留守学生关爱体系,着力帮助“学困生”、“德困生”和“贫困生”,取得良好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