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恩阳区:多措并举助农增收

30.04.2015  10:10

(通讯员 范永国)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立足农业大区这一客观实际,主动适应新常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民生改善”做文章,积极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确保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据不完全统计,全区1-3月,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2223元,增长14%。

 

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增收条件。 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大力推进小农水重点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开发整理等项目建设,加快农村公路标准化建设,优化农业装备结构,提升经济作物、设施农业和养殖业的机械化装备水平,为农民持续增收打牢基础。一季度,全区新开工重点项目32个,在建项目64个,累计完成投资34.99亿元。

 

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夯实农民增收基础。 加快粮食产业带建设,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提高粮食质量,增加种粮农民收入。突出特色抓调整,做大特色产品,做强特色产业,持续推进芦笋、川明参、银杏等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扩量提质增效,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新发展葡萄0.5万亩、猕猴桃0.45万亩、优质果蔬1.5万亩;加快建设巴城菜篮子工程、万头巴山猪养殖基地等9个农业产业项目;新培育家庭农场12个、种养大户37个、专业合作社13个。

 

加快促进农村三产互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实施招商引资战略,抓好“工商资本下乡工程”和“回乡创业工程”,强化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农村现代流通物流,鼓励乡镇(街道)重点围绕巴山新居聚居点及成巴高速、省道县道开发各具特色、各有所长的农村旅游项目,打造一批旅游特色村,逐步把乡村旅游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新亮点。目前,启动建设中心村3个、巴山新居聚居点21个;新培育规上服务业企业2家、限上商贸流通企业2家,建成乡镇农贸市场5个;回乡创业人数达500余人,新增创业项目28个,完成投资1.5亿元。

 

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开辟农民增收路径。 健全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评估中心等服务机构,鼓励引导农户采取转包、转让、互换、出租、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组建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依靠合作组织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农民增收的能力。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流转土地0.8万亩、林地0.6万亩、山坪塘水域面积0.2万亩,实现农村产权抵押融资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