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大力推进“巴山新居”工程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

28.10.2013  19:54

      让张春梅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发的一条微博在短短两小时内居然被转20多次,刷新了自己微博被转的“历史记录”。

        今年国庆期间,在新疆发展的张春梅回了趟老家。当她走巴南高速公路经过巴中市恩阳区柳林镇钟家坝村时,眼前鳞次栉比的乡村洋房让她眼睛一亮。她拍了张照片发到微博上,取名“20年家乡巨变”。

        阔别二十年,如今的家乡再也没有低矮瓦屋和茅草棚的景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漂亮大气的“巴山新居”,这让张春梅感慨不已。

        微博上的美丽照片,迅速在在外发展的巴中人中传递,大家纷纷感慨巴中近年来的巨变。一张小小的照片,在网络上化作了无数在外巴中人对家乡新貌的赞叹。

  从“小康村”到“巴山新居

        张春梅所发照片反映的钟家坝村的变化,是全市实施“巴山新居”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

        2011年6月,市委书记李刚在广泛深入农村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巴中地质灾害频发、农村住居条件较差的现状,为有效避免年年遭灾年年建的恶性循环,从根本上改善农村住居条件,实现发展提升,提出建设农村新居工程的构思。同时,市委、市政府组织相关人员先后到地震灾区参观“灾后重建”,到藏区“牧民定居”、彝区“彝家新寨”学习借鉴,并结合巴中实际,提出了全市用7到10年时间建设完成41.39万户农村新居工程。李刚指出,实施“巴山新居”工程是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务实之举,是贫困山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破题之举,是新时期一项重大民生工程、环境工程和发展工程。巴中必须走出一条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新路子,“巴山新居”就是探索贫困地区科学发展的新路。

        2011年9月,全市新村建设和乡村道路建设工程在柳林镇启动。至此,一场以“巴山新居”建设为重点的全域脱贫之战在巴中大地打响,各县(区)掀起了建设“巴山新居”的热潮。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们这里也有一次新农村建设热潮,叫‘小康村’建设。但当时仅限于村容整治、房屋风貌改造,跟现在的‘巴山新居’建设完全两样。”巴州区宕梁办事处凉水井村村民吴大刚说。

        据了解,当时的“小康村”建设比较单一和低层次,侧重于对原有的房屋进行风貌塑造。“屋外白漂漂,屋里乱糟糟”是村民对那一时期农村建设的感受。“空壳子”也就成了对那一时期农房建设的直观评价。

        “现在的‘巴山新居’不仅让我们住上了好房子,还要帮助我们过上好日子。”采访中,村民对“巴山新居”工程信心满满。

  从单一建房到配套公共设施

        近日,记者在平昌县元山镇中岭村看到,青瓦白墙、斗拱飞檐、错落有致的一幢幢富有川东北民居特色的“小洋楼”掩映在青山绿水间,蜿蜒的水泥路四通八达……这些漂亮的房屋,与两年前看到的那些散落在山间的一座座孤零零、低矮简陋的土坯房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走进村民葛永兰的新居,楼上楼下铺上了大理石地板砖,数字电视机、冰箱、欧式沙发等家具一应俱全,还用上了自来水,安装了抽油烟机。

        中岭村村民不仅盖起了新房,而且还配套建设了幼儿园、图书室、卫生室、邮政网点、健身中心等公共设施。

        “以前的‘小康村’建设,只是单一地改变房屋,公共配套设施很不齐全。那样的新村并不‘新’。现在我们虽然住在农村,但有了这么完善的公共设施,我们也能过着城市社区般的生活了。”中岭村村民李洪远说。

        走进通江县广纳镇渠江村,一排排风格统一、设施齐备、产业配套的新型社区呈现在眼前。去年以来,广纳镇采取“统规统建”、“统规自建”等模式,严格按照新农村综合体“6+1”的推进思路,新建“巴山新居”120套,风貌改造150户,社区内水电气、网络、绿化、广场、排污等小区基础配套工程全面建成;新建了一所可容纳1000名学生的社区小学、综合文化站以及数字影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配套了体育健身器材;建成了一流的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产权交易服务站和水产品交易中心,初步形成一个集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商贸、休闲娱乐、物业管理等一体的新型社区。此外,该镇还将建设龙头山、碑垭湾、万轮等10多个村的新型社区,让3万多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从传统作业到产权改革

        “以前的新农村建设都没有触及农村产权改革,所以农民还是从事传统的小农作业,难于真正脱贫致富。现在的‘巴山新居’建设,大力实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行土地流转,引进公司或者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产业,这才是真正的农村扶贫之道。”长期从事农村工作的巴州区白云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马延宇说。

        中岭村在推进“巴山新居”建设中相继出台了许多有利于企业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的产权政策——鼓励农村土地向规模、向业主集中,真正实现了农民从传统向技术工人的身份和技术转型。

        以自家5亩地作股金,村民吴秀兰加入了“大巴山生态农业有机富硒作物种植合作社”,又进了园区当工人,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不仅掌握了新型农业科技技术,而且捧着上千元的月工资收入和保底分红,让她乐开了怀。“是立体智能农业、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的综合展示平台,改变了传统农业的表现形式,也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吴秀兰说,“相信今后我们会发展得更好,收益也会更加可观。

        在巴州区玉堂街道办事处苏山村,58岁的村民魏禛最能体会到“巴山新居”建设在帮助他脱贫致富起的作用。2012年,苏山村被列为全市规划建设的12个统筹城乡综合协调发展示范中心村之一。魏禛家的4亩土地全部流转出去集中经营,公司付给他一年4000多元的土地租金。老伴方桂兰则受聘到公司当产业工人,负责照看园区的果木,每天挣65元。一年下来,方桂兰挣了1万余元。

        “巴山新居”建设给了会砖瓦手艺的魏禛施展才能的机会,他到“巴山新居”建设工地做工,每天挣200元。去年,他就挣了四万多元。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巴山新居”正日益成为村民富裕文明和谐的幸福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