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农村改革探索新路子 脱贫攻坚走出新天地

22.08.2016  16:42

  四川新闻网巴中8月22日讯(巴中新闻网 陈连波)环村的柏油路两旁,一幢幢即将完工的巴山新居掩映在青山绿树之中,生态康养产业园区初具雏形......8月19日,全省“三农”和脱贫攻坚宣传工作座谈会在巴中召开,省委宣传部、省委农工委、省扶贫移民局有关同志和14家中央、省级新闻媒体记者走进巴中市恩阳区观音井镇万寿村参观调研。他们不会想到,三年前,这个小村庄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三年时间里,万寿村通过走“巴山新居+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的大农业道路以及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逐渐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万寿村的发展变迁,只是巴中市全力推进“三农”和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巴中市按照“三个聚焦、三项改革、六个统筹、六大扶贫工程”的农村工作思路,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夯实农业农村基础,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确立了“统筹城乡、全域扶贫、连片推进、精准实施”的工作思路,实现连片开发与精准扶贫“两轮驱动”。2011年以来,巴中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5.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0年底的27.2%,降低到2015年底的10.5%。

  坚持“巴山新居+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大农业思路

  “难道万寿村真的要一直这样穷下去吗?”2014年,恩阳区万寿村精准识别贫困户74户271人,交通不便、水利设施不健全、没有特色产业,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大部分土地都没有人管理,如何破解制约万寿村发展的瓶颈,成为摆在万寿村党支部一班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以抓好支柱产业培育为重点,确定了全村以优质粮油、特色果蔬、彩林以及生态康养为主导产业,通过回引创业工作,万寿村成功吸引了以张云生、王学良等人为代表的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的青睐。”万寿村支书王学伟告诉记者,两年多时间里,村里通过“巴山新居+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的模式,逐渐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如今已经栽植芦笋300亩、彩林200亩、优质果树30000余株;发展优质无公害粮油580亩;生态康养项目已投资5000万,流转土地3550亩。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新业态,以‘巴山新居+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为突破点,为脱贫攻坚注入了新活力。”据巴中市委统筹办(农工委)主任杨毅介绍,巴中按照产业先行、产村相融的要求,坚持“巴山新居+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的大农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森林康养、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农村养老服务、农村文化创意等新产业,实现了农业产业形态的转型升级,有力地推动了“三农”和脱贫攻坚工作。

  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让村民一起富

  产业发展起来了,如何让土地流转后的村民们在产业发展中享受到实惠并富裕起来,这又是一个困扰村支部一班人的问题。

  “我们是农民,把土地都流转出去了,我们吃什么?”“土地就是我们的根,不种土地,我们做什么?”面对村民们的疑问,万寿村率先在恩阳区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建立集体资产收益份额量化到人的机制,成立了恩阳区万寿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将经营性资产、资源性资产和可转化的公益性资产形成的收益以份额制的方式按一人一股折股量化到人,以户为单位颁发巴中市恩阳区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证;成立万寿村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按照“业主+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建立资产收益扶持机制,实行“资产量化+贫困户”,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

  “村里的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我家也分得了股份,仅村里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我一年也能分红一千多元,加上其他分红、村里务工、养殖,一年下来我家能有15000元的收入,这比以前不知道好了多少。”万寿村5社村民张美强是地道的农民,家中一直都是种粮为生,几年前,张美强为给患肝硬化的儿子治病,家庭负债累累。村里实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后,他家的生活好了许多。

  据了解,万寿村共量化资产768万元,按每股1000元计算,总股本7680股,每个贫困人口为4.77股。按正常年份,贫困户每人每年可分红358.18元;如果当年经营亏损,每户贫困户也可以拿到保底收入206元(以基本金乘以银行存款年利率计算)。村里实行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后,每名村民每年至少可增收200元,随着集体资产的不断壮大,村民收益还会不断增加。

  据了解,2016年巴中市农村改革把农村集体资产改革作为重点试点内容,在全市每个县(区)确定2个村进行试点。目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预计明年将全面推开。

  返租倒包田地不撂荒,村民变身职业农民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传统农业的经济效益低下,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农村走向城市,农村只剩下越来越多被撂荒的田地。巴中市通江县火炬镇唐村坝村的村民通过“整村流转+返租倒包”、“职业农民+家庭农场”等方式,逐渐走上了一条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和谐致富路。

  “我们唐村坝村世代种植水稻,水稻是出了名的好,看着曾经的片片稻田越来越多地被荒废,我们这些老农民心在滴血啊!”唐村坝村村支书杜朝坤告诉记者,前些年种粮食只亏不赚,大家的种粮积极性越来越低,加上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所以田地荒废厉害。2015年,村里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土整治项目,对全村1000亩耕地进行综合整治,将小田变成大田、小地变成大地。整理后的土地,村里通过集中流转返租倒包给村中农户实行规模发展。

  “村里还引进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对村里的农业规模化发展提供支持。”2015年,通江县还专门投资600万元扶持合作社在唐村坝村建成了全县首家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便于村中农业的机械化服务、各型机械操作培训、优质大米品牌培育等全产业链发展,流转全村土地的20余户种粮大户实现机械化生产,抱团规模化发展。

  “去年土地流转,我们家承包了110多亩土地搞家庭农场,大约产了11万斤稻谷,收益了16万余元。”72岁的种粮大户冯仕成告诉记者,在合作社的免费帮助下,土地的耕作、收割、销售等问题都不用他操心。据了解,2015年土地流转后,唐村坝村的村民不仅可以收到租金,平时利用空闲时间在家门口打点零工,人均一年也有上万元收入,村中的贫困户也由100余户减少到30户。

  巴中市委统筹办(农工委)主任杨毅表示,巴中大多数地方是山区和深丘地形,根据山区实际,全市正努力探索这种“整村流转+返租倒包”、“职业农民+家庭农场”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以庄稼活在经营权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既有效解决土地撂荒难题,又能让种粮农民增收脱贫致富。

  多方携手,农民集体企业互利共赢

  “农村集体经济‘空壳’、专业合作组织空白、农户经营弱势、企业发展脆弱……”这些都曾是制约农村发展的问题。而在巴中市巴州区清江镇巾字村,记者却见到了一条多方互利共赢的农村发展新模式,实现了农民增收、集体增值、企业增资、农业增效。

  2013年,巾字村对全村土地进行统一规划,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将农户分散的土地集中后交由巴州区土地储备中心进行整理;整理出来的3000亩土地,在确权确股给农户和集体后,由区土地储备中心和土地股份合作社整体流转给巴州区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同时,按照美康花卉、雨润养殖、现代农业示范园、建材基地等不同功能区划,企业和合作社对流转的土地进行统一经营。

  同时,巾字村还寻求订单分包与入股分红的“两分”发展模式,进一步带动村民致富。在政府的引导下,巴州区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将种养等任务分包给合作社中文化基础好、技术学习快、工作责任强的种养大户。通过签定订种养合同,企业提供种苗采购、技术指导、人员培训、产品包销等服务,而合作社社员完成分包任务创收。

  “通过合作社与企业联合经营和土地整理后新增面积的20%划归集体、成立集体合作社等途径,不仅村中股民收入得以提高,同时也拓展了集体经济收入,有效解决集体经济‘空壳’。”据清江镇镇长叶准介绍,巾字村通过统一的土地规划整理、统一土地流转以及统一土地经营,仅土地流转一项,合作社成员每年每亩就可获得650斤黄谷(折价约812元) 的土地流转收入;同时,村民可以通过园区务工、订单分包、入股分成等方式式获得稳定收入,解决了自主经营缺技术、无保障、销售难等问题。目前,巴州区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覆盖包括巾字村在内的2个村11个村民小组,覆盖农户2000余人,全村108户贫困户几乎都在园区务工,平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

  据了解,截止2015年底,巴中市仍有贫困人口31.83万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8月19日,在全省“三农”和脱贫攻坚宣传工作座谈会上,巴中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侯中文表示,巴中市将按照“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要求,坚持以“一本账”(贫困户收支台账)、“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安全住房有保障)和“四好”(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脱贫目标,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2016年,全市力争减少贫困人口10.8万人以上,减少贫困村23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