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欠工资长效机制“撑腰”14万元欠薪3天追回
16.03.2015 18:36
本文来源: 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事件14.3万元欠薪,3天内全部追回
2015年1月16日中午,伊滨区某工地工作人员拨打110反映,有20余人为讨要工资将该项目工地的大门给堵上了。接到该投诉后,伊滨区李村派出所民警和区规划建设局的工作人员立即赶到现场,对该情况进行调查,同时通知项目相关责任人到场解决问题。
经查,这20余位农民工为该项目3栋楼外墙涂料施工,完工工资结算时,包工头李某拖欠了他们的工资14.3万元。
李某解释说,他是从孙某处承包的工程,因孙某拖欠自己的工程款12.6万元,导致自己无力支付农民工的工资。伊滨区规划建设局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认为,即使孙某拖欠李某12.6万元,但这剩余的1.7万元,李某应当先承担,鉴于李某目前无力支付这1.7万元的情况,他们责成工程项目方先垫付1.7万元工人工资,同时,李某给项目方打下1.7万元的欠条,待筹措资金到位后再还款给项目方。孙某也向农民工支付了另外12.6万元工程款。18日上午,这20余位农民工足额拿到了自己工资。
长效机制多部门联动严厉打击恶意欠薪
从接到项目方的投诉,再到农民工拿到工资,仅仅用了3天时间,主抓此项工作的伊滨区党工委副书记王涛说,这与该区建立的农民工讨薪长效机制是分不开的。
据王涛介绍,近几年来,伊滨区开发建设步入了快车道,区域内工程项目增多、外来务工人员随之增加,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可能也会相应地增多。该区经过调研,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和完善一套农民工工资清欠的长效机制。
王涛介绍,这套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成立了由劳动仲裁、劳动监察、信访、公安、法院等部门联合组成的清欠农民工工资的专项工作组,多部门联动,对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严厉打击;第二,利用部门网络平台,建立拖欠农民工工资企业“黑名单”,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自然人名单列入“黑名单”库,在网站、新闻媒体上曝光,对被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在伊滨区全区范围内一律不准批准其承建工程项目,并坚决将其驱逐出区内工程市场;三是建立企业警醒约谈机制,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实施“约谈”。
本文来源: 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16.03.2015 18:36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近日,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