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农为根 育才强农 心向一流

30.09.2019  18:45

编者按:

为进一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意见》和中央、四川省委主题教育工作会议的各项要求,聚焦目标任务,全面落实主题教育的安排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实际成效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步伐,奋力开创新时代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局面,学校党委宣传部特开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栏。本栏目将推出系列稿件,陆续报道各部门、各学院守望初心,勇担使命的做法,推动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发展,推进主题教育不断深入,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


农,我校生命科学的根

习近平总书记9月5日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中强调“全国涉农高校牢记办学使命,精心培育英才,加强科研创新,为“三农”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不久前,我校刚刚启动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主题教师座谈会,我校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农学院认真思考和坚定如何抓住农为根和“双一流”建设中践行初心和使命。

我校涉农专业起源于1939年四川省国立高级农业职业学校(1939.9-1950.3),后又经历了遂宁高级农业职业学校(1950.3-1952.3)、遂宁农业学校(1952.3-1958.12)、绵阳地区农业学校(1958.12-1976.12)、四川绵阳农学院(1976.12-1978.12)、绵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1978.12-1995.1)、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1995-2000.12),直至2000年的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2014年,学校挂牌西南科技大学农学院和西南科技大学农业科学研究院,更加鲜明了“”字招牌。

80年的涉农专业办学历程中,尽管经历了多次撤销、合并、搬迁,但“”字专业依然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从最初的的农艺、园艺、森林,到增设农业经济,再到增设植保、农机、畜牧兽医和果树专业,然后有食品加工、农业推广等专业。进入21世纪,新兴的西南科技大学成立了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开设专业稳定至今,涉农专业有农学、园艺、动物科学,增设了新兴专业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制药工程专业,食品专业改为工科专业招生,一共7个本科专业。在本专科的办学基础上,我校2003年获批植物学硕士点,2011年获批生物学硕士点,2014年获批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点,2018年获批生物学博士点,这些本科、硕士、博士专业和学位点都是以农为根,逐渐扩展到生命科学大范畴和相关更加广阔的空间和领域。我校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了坚持“建材、农业、国防军工”为学校科研工作重点发展的三大行业方向,农已经成为我校生命科学的根,也是西南科技大学的主根系之一。

不忘初心 育才强农

80年历程中,学校始终牢记使命,育才强农,为我省农业事业、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迄今为止,我校涉农专业培养各类专业人才万人有余,大多活跃在我国农林牧、生物、食品、制药等各个行业和领域,以及政府涉农和教育部门。

这些专业人才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心系“三农”、艰苦创业、献身农业和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取得瞩目成就的典范。国家发明一等奖、“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得者、小麦育种家刘碧贵;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刘永胜;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任光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振会、龙太康;全国劳动模范郑家国;绵阳市首届科技杰出贡献奖邢国风;四川雪宝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奎元、四川投资集团董事会董事长刘国强、四川康源公司董事长郭丙力。他们均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我国农业事业中做出了自己卓越的贡献。

着眼国家需求,服务地方社会

我校农科始终坚持加强科研创新,着眼于国家需求,服务地方社会和经济,始终坚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脱贫攻坚战为己任。

80年来,我校在主要作物科学研究和推广应用方面,为我省甚至我国小麦水稻育种和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小麦方面,先后育成了“绵农”及“西科麦”系列小麦品种近20个,累计推广面积逾亿亩,新增产值逾百亿元,其中的绵农4号为西南麦区建国以来单年种植面积超千万亩的7大品种之一;绵阳26号成为我国“九五”期间第一个获得国家一等重点和重大后补助的小麦品种。国审品种“西科麦4号”,是长江上游冬麦区山、丘区十分紧缺的生产类型,在生产中得到了大面积应用。小麦研究先后主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参与完成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水稻方面,先后育成杂交水稻新品种近40个,其中育成我国第一个具有生产应用价值的爪哇型胞质杂交水稻新不育系803A,填补了国内外爪哇型水稻不育系在生产上应用的空白;国家审定B优827内2006年亩产971.4公斤打破了四川省水稻小面积高产验收的最高纪录。水稻研究先后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励近40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的科技成果奖励15项,合作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近五年承担了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育种攻关项目、企业横向等科研项目多项,到校经费1000余万元。

多年来,我校农科立足行业、地方特点,主要依托我校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农学院)农业与生物领域专家优势,构建专家团队协同服务模式,通过科技特派员、产业团队、科技挂职、科研团队与社会服务团队“双肩挑”等多种形式,把技术、人才等先进生产要素植入地方和产业,着眼地方社会需求,全方面服务于地方经济与产业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增长和产业增值。如:胡运高研究员为代表的4名教师入选水稻、油菜、柑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王丹教授为代表的6名教师入选绵阳市园艺产业团队、中药材产业团队、水果产业团队和茶叶产业团队;张猛博士为代表的4位博士到绵阳市农委、农业局、科技局、松潘挂职;苟兴能教授为代表的50余位教师担任“三区”科技特派员;通过“多主体、多层次、多渠道”的协同服务于地方畜牧产业、粮食产业、园艺产业、中药材产业等领域。

同时,主动融入政府决策咨询服务平台,为各级政府提供智力支撑。2015年学校与绵阳市人民政府共建的绵阳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在我校成立。一批批专家正在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支撑,李燕琼教授受聘为农业部农业规划设计院特聘专家、绵阳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成员;4位教授担任绵阳市生态资源环境案件检验专家委员会(王丹教授担任绵阳市生态资源环境案件检验专家委员会主任,胡运高研究员任农业国土专家组组长,陈晓明教授任环保专家组组长);3位教授受聘绵阳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严成教授担任绵阳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委员,熊双丽教授担任绵阳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秘书长)。主持完成了川北地区广元、绵阳、遂宁等地区县乡镇等主持各级政府委托的现代农业园区综合建设研究与规划、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研究与规划、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研究与规划、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研究与规划、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研究与规划等多项;完成了2016年-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第三方评估报告;2017年完成了“需求为本·扶重建”九寨沟地震灾后重建需求评估报告。

肩扛使命 助力脱贫攻坚

多年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坚持软硬技术支撑相结合、技术示范推广与培训相结合、重点帮扶与全面覆盖相结合,以贫困地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人才资源为支撑,以校地校企合作为载体,扎实推动精准扶贫、对口扶贫和科技扶贫工作,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实实在在的业绩。

2012年开始,学院承担松潘、布拖和苍溪等县科技扶贫和精准扶贫任务,开展北川、平武和青川等县的“三区”支持计划,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省级验收考核第三方评估工作。2015年以来,50余位教师担任四川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开展对口定点科技帮扶工作。张猛博士的“小草莓带动大产业”,夏秋草莓产业从无到有,已成为高海拔地区农牧民致富增收新亮点;苟兴能教授的“深闺黑猪的华丽变身”,为农牧民群众脱贫奔小康的“香饽饽”;马家骅博士的“全产业链做强柴胡中药产业”,解决了种源、加工和产品开发相关的关键技术问题,支撑企业成立了四川柴胡工程技术中心,都成为典型案例。2018年,我省开始实施“深度贫困县人才振兴工程”,启动深度贫困县科技扶贫万里行活动,侯大斌、吴叶青、张猛、蒋立、曹颖等5位分别担任中药材产业技术、蔬菜产业技术、水果产业技术、生猪产业技术、魔芋产业技术等5个服务团首席专家;2019年,同样有5名服务团首席专家和8位专家担任省级成员充分发挥专家智力在助力脱贫攻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构建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平台,新型农民技术培训,在技术服务上干实事,先后开办绵阳市涪城区、安州区(安县)、盐亭县、梓潼县、中江县、松潘县等地方政府新型农民和技术人员培训10000余人次。2017-2019年连续三年承担了科技部畜禽养殖加工及废弃物处理技术国际培训班办班工作。科技帮扶工作先后得到新华网、央视、四川电视台等媒体的专题报道。“科技扶贫团队”被中宣部命名第三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并被四川省委宣传部表彰为“岗位学雷锋先进集体”,科技扶贫的“松潘模式”入选四川省教育扶贫典型案例。

心向一流 建设农业为背景的高水平生物学学科

2018年,注定是我校生命科学办学历程的里程碑,以农业为背景的生物学一级学科获批博士授权点,该博士点是四川省第三个生物学博士点,实现了学校理学博士点零的突破,为学校十三五“升理”打响第一枪。生物学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完善了我校以农为背景的生命科学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给我校生命科学争创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学科注入了强大动力。

生物学学科获得一级学科博士点后,已经成为我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80年的农科积淀和近20年的现代生物技术融入,我校农业科学与现代生物学协同发展,同时紧抓组建西南科技大学、省部共建、省局共建等历史机遇,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以西部优势特色生物资源研究与利用为基础、核辐射生物效应与放射性污染生物治理为特色的生物学。该学科二级学科植物学为省级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建有了一批国家国防学科、科研平台与团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国防基础学科、“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和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核废物生物效应方向)、“核废物环境下的生物效应”国防创新团队等。

多年来,我校生物学始终主动融入“军民融合”、“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努力建设与农密切相关的科研高地,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稻麦种质资源创制与优质抗逆高产栽培、竹类植物和杨树转基因研究、环境污染的微生物学效应与生物修复等方向研究,在区域或国内具有较高影响力。学科人才队伍不断增强,2019年获批了我校首个自主申请的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同时拥有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3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四川省千人计划入选者3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7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8人,先后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成员6人。科研水平不断提升,近5年,承担“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及子课题10余项;各类项目到校经费近6000万元,其中国防军工项目1000余万元;以第一单位在《New  Phytologist》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150余篇,有ESI高被引论文(前1%和3%)10余篇,热点论文1篇,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10余部,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项(主持成果5项),其中2018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校生物学以农为根,注定我校生物学高水平学科离不开农。尽管我校生物学地处西部,起点低,面临各种困难,但在新的发展征程中,在习总书记回信的鼓舞下,在各级和学校的关心下,我校生物学一流学科建设将心向一流,迎难而上,尽快建成西南一流、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学科。

(赵多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