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渠县工商联荣获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殊荣
近日,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颁发全联厅字〔2015〕19号文件,《关于确认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的通知》,达州市渠县工商联被中华全国工商联确认为“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
达州市渠县工商联自1986年恢复工作以来,紧紧围绕促进“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始终坚持重心下移、深入基层,严格按照《全国县级工商联建设示范点标准》的要求,扎实开展“领导班子好、会员发展好、商会建设好、作用发挥好、工作保障好”“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推动了工商联工作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创新发展,发挥了党和政府的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
一是大力抓领导班子建设。县政协非党人士副主席兼县工商联主席,县委统战部分管经济工作的副部长兼党组书记,机关设两股一室,23名非公经济人士担任副主席(副会长),班子成员素质高,班子队伍结构合理、政治坚定、团结务实、履职尽责、廉洁自律。
二是扎实做好会员发展工作。全县商会会员3486余名,其中团体会员和企业会员2126个,占会员总数61%,个人会员1360人,会员数量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8%以上,会员队伍素质高,代表性强,社会影响力大,结构分布合理。
三是全面推进商会组织建设。严格落实县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关于在逢场乡镇建立健全基层商会的实施意见》(渠委办发〔2012〕58号)文件精神,建乡(镇)基层商会37个,乡镇、街道商会组建率达到100%;发展行业商会4个、异地商会9个,商会工作、管理制度健全。指导非公企业及商会组织组建党支部4个,发展党员80余名,建立和完善了“三会一课”、党建工作例会、党建责任制、党员联系职工等一系列企业党建工作制度。
四是商会作用发挥良好。渠县商会共有116人担任了省、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职务,先后提议案、建议达300多条。积极搭建人才培训、劳动用工、中小企业融资、招商引资、法律维权、网络信息交流平台等为非公有制经济服务,先后引导企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转型升级项目达20余个。大力鼓励全民创业,开办创业培训班20余期,免费培训1200余人,发展小微企业900余家,争取市、县财政补助资金650余万元,小额财政贴息贷款500余万元,受到了市委、市政府表彰。积极发挥商会招商优势,成功引进外资10亿多元,四川东顺光电、徳铭电子等十余家知名企业入住工业园。
五是商会工作保障有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面落实创业优惠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降低创业门槛、优化创业环境,大力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县工商联具有独立自主产权办公用房1150平方米,工作经费列入了年度财政刚性预算,确保了工商联工作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