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结合 校地企共赢 四川省工商联与四川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24.12.2013  19:40

 

12月23日,四川省工商联与四川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探索产学研结合、校地企共赢的新模式。据悉,这是四川省工商联与高校签署的首个有实质性合作内容的战略协议。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黄小祥同日赴四川大学调研工商联与高校产学研结合的情况,并参加了四川省民企与四川大学的座谈会。

四川省工商联主席陈放,四川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钟家霖,省工商联副主席袁明、李光金,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副校长晏世经,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胡常伟等出席签约仪式。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兼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部部长卢铁城介绍了四川大学在学科设置、人才培养、优势合作领域等内容。

谢和平表示,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竞争能力,四川大学实行“开门办学”,推行“万门课程”项目,计划在5至10年内开设以创新创业和实践应用为主的4000多门课程,并拓展学术前沿探索课程、新兴交叉学科课程等。这一项目将邀请社会贤达、行业精英、企业管理者、技术骨干、政府机构管理干部和杰出校友等授课,讲述创业体会、经营管理的具体案例等。同时,作为校企合作新模式,双方签署的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将利用四川大学的人才、学科、基础研究优势,与四川省工商联发展民营经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发挥更重要作用。

陈放表示,合作协议的签署实现民企名校合作,奠定了多方多赢的局面。此次组织的20余家民营企业,既有新希望、科创、蓝剑、蓝光等已与四川大学有前期良好合作关系的民企,也有海特高新、好医生药业等有明确合作需求的企业,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前沿行业及高端人才培养等方面。同时,在“全国知名民营企业雅安行”灾后重建产业推介会暨签约捐赠仪式上被四川省工商联授予“川商工业园”荣誉称号的成雅工业园,将投资60亿发展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产业,也可与四川大学进行深度合作。他指出,四川民企正面临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发展机遇,如何抱团发展、如何转型升级,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也离不开包括川大在内的高校支持,希望双方加强合作,将最新科研成果进行转化。

根据此次所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四川省工商联和四川大学将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讲究实效、共同发展”的原则,在人才培养、科研方面展开实质性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四川大学将依托学科专业优势,结合四川省工商联需要,为四川省工商联提供高层次人才培训、学历教育等服务,为非公有制企业培训所需管理与技术人才;四川省工商联推荐企业会员作为四川大学相关专业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和就业见习基地;四川大学推荐毕业生到工商联会员企业就业等。

座谈会上,蓝剑集团、海特高新、好医生药业等民企分别围绕机械电子、新材料、航空人才的培养,昆虫养殖研究等提出了企业的合作需求。四川大学教授刘颖、岳碧松则分别就PM2.5、汽车尾气治理、生物能源、野生动物保护和利用等方面情况进行介绍,并希望能建立校企研究开发、人才培养合作平台,促成科研成果的转化。

点击查看图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