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答记者问实录

09.03.2015  14:43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9日(星期一)11时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张茅就商事制度改革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王效云(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副主任):

  记者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前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我们这一场记者会的主题是“商事制度改革”。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先生,来回答记者们关于这个主题的提问。

  张茅:

  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这是工商总局第一次参加全国两会的记者会,我也感谢大会给我们这样的机会,同时也说明全社会特别是我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对于工商总局的工作,特别是对我们去年以来进行的商事制度改革的关心,下面我愿意回答大家的问题。

  王效云:

  下面开始提问。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记者:

  刚才张局长说了,工商总局也是第一次参加两会记者会。我想问的这个问题,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指出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注册资本登记,实现“三证合一”,而且所有的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简化。商事制度改革已经进行了一年了,请问张局长,下一步国家工商总局还将出台哪些创新的举措,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来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谢谢。

  张茅: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也正是工商总局正在研究和推进的工作。在去年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显著的成效基础上,今年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放松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管制,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

  一是要进一步推进登记注册制度的便利化。比如我们开展企业名称登记管理的改革,就是放开企业名称的库。过去要预审,现在就由企业自行选择,当然这里也有一些规则,比如不重复、不违反国家法律规定。还有优化企业经营范围登记方式。过去企业的经营范围要由工商部门来审核,现在由企业自主选择,除了国家特别需要批准的和一些特殊的行业之外,由企业自行选择经营范围,不需要工商部门批准。再就是简化企业注销的流程。现在有的企业反映注销手续比较繁杂。

  二是推进市场准入管理模式的创新,进一步推进“先照后证”的改革。去年国务院将前置审批的226项,其中152项改为后置审批,19项取消,有21项不再作为行政审批,只保留了34项。这项工作今年要继续落实好。

  三是推进政府公共服务效能的最大化。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要推进“三证合一”工作。所谓“三证合一”,即: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质检组织机构代码证。现在这项工作正在进行,有些地方实行了“三证统发”。现在我们要推行的是“一证三号”,就是在营业执照上打上工商、税务、质检的三个号码,目前24个省在推进这项工作。下一步就要简化为“一证一号”。这项工作大大便利了企业,我们现在一般的注册法定时间是20天,如果“三证合一”的话就会减少为5天。

  四是依法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下面我还要专门谈到这个问题。

  五是依托企业信息公示系统,抓紧建立小微企业的名录,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

  香港大公报大公网记者: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中国正在进行新一轮“改革潮、创业潮”,万众创业将成为经济引擎,而且内地也在吸引越来越多的香港青年到内地来创业。去年3月,工商总局推行了商事制度改革,放宽企业登记门槛。我的问题是,北上创业的香港青年多大程度上享受改革优惠,下一步工商总局有没有特别针对港企或者香港创业青年而推出一些利好政策呢?谢谢。

  张茅:

  确实,去年我们实行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市场主体数量包括企业的数量呈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带动了就业、促进了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们对待香港企业也是实行同样政策,降低准入的门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港资新登记的注册企业10633户,同比增长了9.65%,注册资本金1277.32亿元,同比增长了27.71%。这说明了我们对待香港企业的投资创业,也是采取和国内企业一样的支持、放开的政策,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想,如果进一步深化改革之后,也会给香港的居民到内地投资创业提供更多的便利。谢谢。

  人民日报人民网人民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局长您好,我们知道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随着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商事主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市场主体的大量涌入也可能影响到市场秩序。我想了解一下,针对这样的一个情况,工商总局在制度设计上做了一些什么?谢谢。

  张茅:

  商事制度改革以来,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当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出现了个别的投资者,因为降低了门槛,他们在投资中不够理性的问题,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商事制度改革的设计上,已经充分考虑。这个制度实际上对这些问题起到了约束的作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是理性的投资,没有出现“畸重畸轻”现象。

  比如,上次我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理论上一块钱可以办公司,但是一块钱办公司如何经营?特别是我们设计了以信息信用监管为中心的市场监管制度,国务院颁布了《企业信息年报公示暂行条例》,要求企业出资情况以及经营的基本情况,都要在网上公示。任何人、任何企业都可以查到相关企业的信息。如果是一块钱办的公司,大家很难和你做生意。如果注册10亿元的一个公司,资金迟迟不到位,你的信用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在制度设计上,实际上是对企业的登记注册行为起到了约束作用。而且我感觉到,现在投资者投资的理性行为和市场投资的理性行为均大幅度提高。

  商事制度改革和其他一些改革的问题一样,都会出现一些问题。有些是我们预计到的,有些可能是我们预计不到的,我们还会采取措施,加强政策的宣传和制度的完善、监管的完善,使这些问题能够得到控制和解决。谢谢。

  齐鲁晚报记者:

  去年7月28日,9省市近百名工商执法人员对微软公司在中国大陆的4个经营场所进行了反垄断突击检查,向外界传递了工商部门维护市场秩序的强烈信号。我想请问张局长,工商部门在促进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今年,工商部门是否还会对在华经营的大型跨国公司展开反垄断执法?谢谢。

  张茅:

  刚才提到工商总局在反垄断当中做的工作。工商总局是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的成员,我们的职责是对于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等垄断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我们在规范市场秩序方面,一是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有关政策。去年工商总局牵头起草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并积极贯彻落实。

  二是强化了信用在市场监管中的基础作用。按照国务院《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我们制定了《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暂行办法》、《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暂行办法》等配套文件,积极构建以信息公示、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体系。

  三是进一步加强了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国工商系统共立案调查了47件垄断案件,有21件已经结案,其他正在调查中。

  四是商标保护和注册便利化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这实际上是保护知识产权。

  五是加大对包括网络购物在内的重点领域市场监管工作,如家电、电子信息产品、儿童用品、服装鞋帽等等。

  六是加强广告市场的监管。

  实际上,我们进行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加强市场监管,就是在促进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我想,我们进行商事制度改革,“宽进”激发了市场活力,市场主体大量增加;“严管”促进公平市场环境的建立,实际上也是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一个重要举措。谢谢。

  中央电视台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

  张局长,刚才您又提到了关于宽进严管的问题,我想请问一下,相对于以前的严进宽管,我们现在的宽进严管,具体这个“”是怎么管的?相比于以前的“”,到底严在哪儿呢?谢谢。

  张茅:

  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先简单介绍一下“宽进”的情况。所谓“宽进”,就是我们降低了市场准入的门槛,通过把企业的实缴制改为任缴制,“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年检改为年报公示,巡查改为抽查等措施,降低了门槛,放松了企业进入市场的管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市场主体的数量大量增加。经过一年的改革,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是1340.73万户,同比增长18%;注册资本(金)22.38万亿,增长了90%。其中,企业383万户,增长了将近50%,注册资本(金)增长了1.02倍。有一个数字大家可能比较好记。改革前,我国一天诞生近7000户企业。改革以后,增加到1.05万户,平均每个企业改革前注册资本(金)是399万,改革之后增加到539万,增长35%。其中,外商投资企业经过2012、2013年这两年的下降后,止跌回升,增长了8.4%。所以,企业增长的数量还是非常明显的。

  二是结构进一步优化。改革对现代服务业带动作用明显。新增企业当中,78%都是第三产业,而其中,像电子信息、科学研究、软件等现代服务业占到了31%。

  三是从企业类型看,新增加市场主体中94%都是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中可以看出,企业结构符合我们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结构优化的方向。

  四是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据我们测算,小微企业开业以后,一个企业用工在7到8个人,个体工商户在3个人左右。现在全国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吸纳就业2.5亿人,改革以来的一年,增加了3646万人,增长16.5%。也就是说,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就业不降反增,对于稳定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刚才这位记者提到的关于严管的问题,这是商事制度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不要出现“一放就乱”的现象。所谓加强严管,第一个就是要转变监管的理念,从过去比较多的是依靠事前的审批转向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

  第二个关键的转变,就是从单独依靠政府的监管,转向社会共治,就是说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包括新闻媒体在座朋友们的舆论监督以及政府的监管。

  第三是着力构建信用监管体系。通过企业的信息公示,公示信息的抽查,建立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和黑名单制度,真正让失信的企业寸步难行。企业一旦失去信用,在银行贷款、政府招投标等等各个方面失去信用;让守信者一路畅通让信用创造财富。

  四是积极推进信息共享和综合执法。我们和其他的市场监管部门建立了信息共享的制度,这些信息都在企业信息公示系统上,将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信息可以查询到。同时,抽查是随机的,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对企业的抽查随机,再一个是抽查的主体随机。也就是说,市场监管部门,比如像我们工商部门执法人员也是随机决定的,哪个工商局、哪个工商所、哪个执法人员去抽查,都是随机的,这样保证公正执法。另外,不仅企业的违法信息在网上有公示,执法部门的处罚信息在网上也会公示,这样便于社会对执法部门进行监督。

  五是依托大数据进行监管。现在信息化发展非常快,企业的经营在网络上都会留下轨迹。通过信息化监管,将来我们对企业的检查有些就不需要面对面了。同时,通过信息化数据的分析,能判断一个企业是守法经营,还是违法经营。所以,加强严管的核心就是信用监管,建立企业守信的机制。如果企业信用体系大大提高,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群众反映的这些问题就会得到缓解和逐步的解决。谢谢。

  台湾工商时报记者:

  请问局长,先前工商总局曾经三次出台了有关于支持“海西”建设的相关措施,现在福建自贸区即将挂牌成立,请问接下来工商总局是不是会出台相关的措施协助福建自贸区吸引更多的台资进入?谢谢。

  张茅:

  首先,感谢你对我们工商工作的关心。不过,你说到三次,其实是少了一次,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全国的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工商总局先后在2006年、2008年、2009年和2012年四次出台了支持海西和平潭发展的政策措施。

  这些措施出台以后,在放宽市场准入、扩大闽台的贸易合作、实施商标战略、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方面作出了成效,为促进海峡西岸的经济区建设和平潭的开放开发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们关注到福建自贸区即将挂牌成立,现在工商总局正与福建省政府密切联系,进行调研,适时出台支持福建自贸区的相关政策,我想这有利于闽台的合作。谢谢。

  香港卫视记者:

  最近在香港出现了多次针对水货客的示威活动,也对正常的内地旅客赴港的旅行造成了一定的干扰。有评论说是因为内地相关部门对市场交易管理不够规范才纵容了水货客的行为,请问张局长您有什么看法?谢谢。

  张茅:

  近一段时间,这个问题多有反应,就是水货客利用大陆和香港两地的价格差异,逃避海关的监管。这些水货客购买商品不是以正常的消费为目的,“少量多次”购买,从香港携带水货商品入境。

  这些水货客的大量采购,既给香港的民众生活带来不便,也挤压了合法企业经营的空间,同时扰乱了内地市场秩序。对这种销售水货的行为,国家打击走私办公室牵头,工商及相关部门参与,对此行为正在从严查处。一些地方也出台了相关监管的方法,比如2012年6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反走私综合治理条例》,广西、广东、福建也都先后出台了有关的规定,对流通领域的走私商品或者没有合法进口来源证明的商品查处作出了相关的规定。工商总局注意到了最近出现的这些问题,并且按照职责分工积极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谢谢。

  北京青年报北青网记者:

  国家工商总局此前发布了一项“2014下半年网络交易定向监测结果”,淘宝正品率为37%,此后阿里巴巴曾经和工商总局之间发生争议。请问张局长,互联网企业发展和监管制度之间是否存在原则性的矛盾,在网购已经成为社会新常态的今天,工商总局在规范网购市场方面将会采取哪些新的措施?谢谢

  张茅:

  互联网的发展很快,确实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打破了时空的概念,使世界变得更小了,像网络交易是一种新的业态,而且发展迅速。去年一年,我们统计网购的数量达到了27898亿,达到了社会商品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就是说,我们日常消费中10%是通过网购来的,而且还是以30%-40%的速度在增长。网购确实方便了消费者,促进了消费。在座的记者朋友们很多都参加了网购,我本人也参加了网购。特别是我们电商还制造了一个消费时点,比如“双11”,2013年达到了350亿,占当时全国日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0%;2014年达到570亿,占到了日消费品总额的70%。大家都觉得网购很方便。

  但网购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新的问题。因为它打破了时空,不在现场,所以出现了比如夸大宣传、假冒产品比较多、商品退货比较难等问题,工商部门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和纠纷方面难度也比较大。

  对于这种新的业态、新的商业方式,究竟怎么更好地在规范中促进它的发展,这确实是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面临的一个新的问题。我想,我们在这方面也作了很多工作,政府也作了很多的工作。据我了解,相关的互联网企业、电商企业自身也作了很大的努力,但是这些问题还依然存在。

  我想,一个就是我们加快这方面的法治建设。因为法律法规相对滞后,工商总局已出台了《网络交易管理办法》,但还不够完善,我们现在正在积极推进电子商务立法

  第二,完善监管方式。网络购物有很多新的特点,工商总局作为网络购物的主要监管部门,传统的监管方式已经不完全适用了,要通过信息化的方式解决。同时,也要和电商、互联网企业更好地沟通,既听取他们的意见,也对他们进行指导,要求他们进行自律。再有,互联网交易平台要担负起重要的责任,网络交易不是法外之地,也要按照法律和规矩来办,也要讲诚信、讲信用,也要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比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商品七天之内可以无理由退货,鲜活食品等除外。

  所以第三方交易平台要对网店切实负起责任,加强自律和内部的监管。在这些方面,我们不断地和互联网企业和电商进行沟通,我们一致认为要促进网络购物的发展,就必须规范。而在规范当中,必须加强政府和企业的沟通与合作,来共同破解这个难题,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同时也对于我们国家整体促进消费、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更好地发挥作用。谢谢。

  法制日报法制网记者:

  您刚才提到一个法律的实施和滞后的问题,我们关注的是去年3月15日,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开始正式实施,还有几天又是一年“3.15”了,我们特别想知道这部社会各界予以密切关注的法律,在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对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还有对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究竟起到多大的作用?国家工商总局作为监管部门在实施这部法律当中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谢谢。

  张茅:

  新的消法实施一年来充分发挥了它的积极作用,消费者、经营者对新的消法很支持。另外,消费者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2014年全系统依托12315网络,一共处理了消费者诉求757万件,同比增长了8.2%。同时,消费者协会根据消法赋予的职责,已经尝试进行了公益诉讼。

  总体上讲,我们所希望的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正在逐步形成。工商总局在贯彻实施过程中,一是广泛宣传、积极贯彻新消法,我们制定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办法》等相关规章。

  二是强化了对群众生活密切而且反映比较大的家装建材、儿童服装、家用电器等方面的重点抽查和监管。同时,探索企业自律、消费者参与、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共治体系。

  三是进一步完善12315体系,特别是对消法规定的“7天无理由退货”进一步落实、宣传、督促企业实施,探索由经营者先行赔付的制度。

  四是积极开展消费教育引导,倡导绿色消费、科学消费,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

  再过几天就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工商总局及相关部门,和中央电视台将举办“3.15”晚会,这也是广大消费者、在座的新闻界朋友们所关心的一个重要时刻。希望大家继续关心“3.15”,同时也利用好12315投诉热线。在座的朋友们,如果在消费维权方面碰到什么问题,请拨打12315,一是能有助于解决你们的问题,同时也检验一下工商部门的12315是否畅通、是否有效。谢谢大家。

  香港《南方早报》记者:

  最近很多人关注淘宝卖假货的事情,我的问题是工商总局有没有加强打击假货的计划?

  张茅:

  假冒伪劣确实是群众非常关心的问题,涉及每个人的利益,也涉及到保护知识产权。刚才我说到了,实际上这个问题也不是现在才出现,在我们实体购物中也存在这些问题,当然网络购物中,这个问题可能比实体店显得更加突出。我们一直在努力打击假冒伪劣行为,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这个问题还是依然存在。

  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的还是加强企业诚信意识、建立企业信用体系。如果卖了假货、侵犯了知识产权,就要有记录。有记录以后,就会进入企业信用档案,其经营活动就要受到限制。增强企业的信用自律意识,建立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可以说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治本之策之一。

  当然,政府有关部门,包括工商部门在日常的监管中,对于假冒伪劣的产品要进行严厉查处,要使得这些企业付出的成本高于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成本。总体来说,现在违法付出的成本过低,所以才出现这么多的违法的现象。如果增加了违法的成本,使企业支付不起甚至无法经营,处处受到限制,甚至罚得企业倾家荡产。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市场秩序才能有根本的好转,这些假冒伪劣的产品才能逐步消失,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才能减少。

  我们也希望,消费者要勇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新闻媒体也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请媒体朋友们帮助我们来做好打击假冒伪劣的工作。谢谢。

  澳门月刊澳门新闻中心记者:

  我有一个问题,2015年2月2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中国广东、福建、天津三个自贸区试行调整有关行政审批的规定。请问张局长,国家工商总局在这三个区域的商事制度改革方面有什么新的举措?谢谢。

  张茅:

  在上海自贸区建立的时候,工商总局经过研究,根据全国人大、国务院支持上海自贸区的法律要求,制定了工商总局支持上海自贸区发展的有关文件,主要是支持上海自贸区率先改革。因为这个自贸区实际上是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的高地,不是政策的洼地。

  在工商商事制度改革方面,在宽进严管等方面,上海自贸区作出了很多的试点。比如刚才我讲到的,企业的随机抽查制度,上海自贸区已经在进行,而且做得很规范,请了专业机构对企业进行随机抽查。所以,在上海自贸区的企业,企业的信用意识大大增强。商事制度改革后,企业认缴资本不需要会计师事务所来验资,但是上海自贸区很多企业主动请会计师验资,以证明自己企业的信用度。

  在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的建设过程中,工商总局将进一步与三省的政府加强沟通,继续支持他们在商事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把一些有利于宽进严管、建立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措施,让他们先行执行,总结出好的做法和经验,在全国其他地区复制和推广。谢谢。

  中国食品安全报、中国食品安全网记者:

  刚才听张茅局长谈到了重点领域的整治,但是唯独没有提到食品,今天的问题是关于农村食品市场的。我们知道假冒伪劣也是食品安全的“重灾区”,而农村食品市场是制售假冒伪劣的集中地。请问张局长,工商总局针对分布在城乡结合部,尤其是乡镇一级的农村市场假冒伪劣窝点,以及在农村食品市场比较流行的“山寨食品”和“仿冒食品”将采取哪些整治措施,政府有哪些长效措施?谢谢。

  张茅:

  食品安全问题确实非常重要,是广大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工商总局在食品市场监管工作中,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包括食品的商标、广告等问题,需要我们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密切配合。

  刚才这位记者谈到,在我国农村地区和城乡接合部存在的问题确实比较多。过去,我在卫生部工作的时候负责食药,当时感觉农村的监管力量比较薄弱。现在在一些地方推进了综合执法,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措施。基层一些县一级政府把工商、食药、质检部门综合在一起,成立了市场监管局或者市场监管委员会,把有限的力量组织起来。

  据我了解,很多市场监管部门的重心或者重心之一,都放到了食品安全上,特别是县一级,对于农村、对于刚才说的城乡接合部,食品监管确实需要加强。当然,工商总局按照职责分工,配合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做好我们的所担负的食品市场的监管工作。谢谢。

  美国中华商报和美国中华商报网记者:

  请问张局长有关注册的问题。华人华侨在中国注册公司的时候,不能注册为内资企业。随着改革开放更加深入,是否在注册和登记方面有一些政策放宽?这样更便于一些华人华侨回国来投资,“回家”更便利。以前国务院侨办也初步定了给华人华侨“绿卡”,更好地使他们回家多一些方便,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谢谢。

  张茅:

  我们的商事制度改革,对于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外国人的投资,与国内的企业和个人都是一视同仁的。将来,我们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实施企业注册便利化,营造更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于海外的华人华侨回国创业发展,我们会提供更为优质、便捷、高效、周到的服务。谢谢。

  王效云: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上午记者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记者,更感谢张茅局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