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力推智能制造 多领域受益

27.10.2015  11:37
核心提示:工信部近期发布多项政策推动智能制造发展。     工信部近期发布多项政策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由工信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目前也在征求意见。招商证券分析师认为,智能制造有望成为未来十年中国资本市场的核心主题之一,多个细分领域上市公司将受益。

  业内人士认为,制造业升级将推动“中国制造”加速走向“中国智造”。

  智能制造“风”起

  智能制造是指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融合,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具备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以网通互联为支撑的四大特征。

  工信部表示,将从五个方面进一步推进智能制造。一是牢牢把握智能制造发展方向,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推进制造过程和重点产品智能化,培育发展新型生产方式。二是要按照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整体工作部署,因地因行业制宜,结合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突出重点领域智能制造发展任务。

  三是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开展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研究制订,构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四是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组织学习推广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经验模式,形成智能制造产业生态体系。五是要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坚持龙头企业为主体,建立以资本为纽带的智能制造产业联盟,瞄准智能制造核心环节和共性关键技术,协同突破。

  今年5月,“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正式出台,中国制造强国领导小组也随后成立,预示着制造业升级将在“十三五”期间进入政策黄金期。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五项重大工程之一,此后更是政策暖风频吹。

  6月3日,工信部公示了2015年智能制造专项项目,94家公司的相关项目获入选,这也标志着智能制造专项项目正式启动。

  有媒体报道,根据工信部、发改委等部委近期的工作部署,智能制造“十三五”规划已经基本完成编制工作,进一步的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方案也在紧锣密鼓的制定中。智能制造的春天即将来临。

  多个细分领域受益

  华信研究院智能制造研究所所长徐静此前表示,发展智能制造有九大优先行动,包括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突破关键部件和装置并实现产业化,大力推广数字化制造,开发核心工业软件,建立数字化、智能工厂,发展服务性制造,攻克八大共性关键技术,保障信息和网络安全,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9月10日,工信部公布了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46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进入该名单,涉及38个行业和21个地区。伊利股份申报的乳品生产智能工厂试点示范、天地科技申报的智能煤炭综采装备试点示范以及康缘药业、赛轮金宇、潍柴动力、雷柏科技、四川长虹、特变电工等多个上市公司项目入围。

  试点项目包括6个类别,分别为以智能工厂为代表的流程制造,以数字化车间为代表的离散制造,以信息技术深度嵌入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和产品,以个性化定制、网络协议开发、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以物流信息化和能源管理智慧化为代表的智能化管理,以及以在线监测、远程诊断和云服务为代表的智能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