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次市州政府质量考核结果出炉 2市A级4市州C级

30.09.2016  18:39

  四川首次市州政府质量考核结果出炉

  经过近半年的考核评分,省质量强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强省办)日前对外公布了市州政府质量考核最终结果:成都、泸州2市考核结果为A级,自贡、眉山等15个市州考核结果为B级,绵阳、甘孜、阿坝、雅安4个市州考核结果为C级。

  这是四川首次以省政府名义进行的市州政府质量考核。

  从去年底开始,四川正式启动对各市(州)人民政府每年在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方面的工作情况开展考评,考核结果分4级,得到通报表扬的A级市(州)政府,有关部门将在资金支持、项目安排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发生区域性、系统性质量安全事件的,质量工作为D级,政府有关领导干部不得参加年度评奖、授予荣誉称号等,省政府也将收紧或暂停对该地区各项质量奖励和政策支持的核准审批。

   考核的设计

   明细40个考核指标体系

   将质量效益理念传递到基层

  质量考核始于2015年年中。

  当时,国务院正在对各省级政府开展第二次质量考核。通过考核这个“指挥棒”,引导地方政府强化质量安全责任,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其作用明显。作为正在深入推动质量强省建设的四川,自然不能落后。

  为顺利推动省政府对市州政府质量工作考核,确保考核结果公平公正公开,去年5月,省政府印发《四川质量工作考核办法》后,强省办制定印发了《四川质量工作考核实施细则》,确定了质量目标、质量措施、否决项等3个部分、不仅明细40个考核指标体系,还明确了40个考核指标的解释人,建立质量考核专家库,统一了考核标准。

  考核一环扣一环,紧密展开——

  从2015年底开始,21个市州政府按照考核要点及评分细则开展自查,向强省办报送2015年度质量工作成效、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的自评报告。

  今年2月,强省办组织30名专家,对各地报送的自评报告进行了文审初评,确定了实地核查重点。

  一个月之后,强省办组建由厅局领导任组长的10个考核组,对21个市州、32个县(市、区)和93家企业进行实地核查,发放问卷调查上千份,重点对文审初评确定的重点事项、舆情收集反映的问题等进行现场验证核实,同时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从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等领域,开展了居民对政府质量工作的满意度调查……

  “实地核查中,行家们的火眼金睛,能帮我们发现不少平时发现不了的问题。”川东一市州质监部门负责人表示,当面指出某方面的不足,对当地政府迅速整改有很直接的促进作用。

  四川大学商学院教授童利忠,亲自参与了此次质量考核。这位在质量管理领域深耕了20多年的资深专家认为,“考核,相当于是将质量效益理念从国家和省级层面,直接传递到了各市州政府以及更基层的地方。

  童利忠用三组数据来说明这种变化:21个市州都出台了质量强市州的实施意见,成立了质量强市州领导小组,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等大质量工作机制;成都、德阳、乐山等20个市州设立了政府质量奖;宜宾、乐山、泸州等多个市州将质量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强化县级政府质量工作。

  来自省质量强省办的考核结果显示:2015年,四川21个市州主要农产品安全监测合格率在96%以上;广元、泸州、德阳、广安、攀枝花、眉山等15个市州工业品合格率同比上升,食品药品、水利工程、环境质量均有较大幅度提升。

   考核的导向

   加分项共同特点 让群众切实享受到了质量红利

  8月底,家住纳溪的何先生,在泸州西南商贸城定制木门,货到后发现尺寸和样式与最初定制产品不符,找商家解决未果。市场管理方介入调查后,认为何先生的要求合情合理,要求商家赔偿遭拒。市场管理方立即启动先行赔付流程,何先生很快得到赔偿金。随后,市场管理方再做商家工作,商家最终将赔偿款补交至市场管理方。

  在重要商品批发地和产品集中生产场地实行质量首赔制度——入驻企业或商家的产品质量问题,由园区管委会或公司先行赔付,再由管委会或公司追偿,泸州市在质量惠民中的创新举措,为其在全省首次市州政府质量考核加了分,成为与省会成都并列A级的两个城市之一。

  泸州的加分项不仅仅于此。

  针对电梯安全这个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泸州在全省率先建立“96933”电梯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为电梯安全再上一把“安全锁”;通过严格市场准入、开展专项整治、完善应急机制等,成为去年全省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的4个市州之一;全市建筑及市政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一次性验收合格率均达到100%;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78公里,里程数居全省第3位,实现“县县通高速”;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第六次复审,连续21年保持国家卫生城市称号……“这些加分项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让广大群众切实享受到了质量的红利,也让考核组亲身感受到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参与泸州市质量考核的省发展改革委副巡视员吴建中在实地考核后的反馈座谈会上如是说。

  考核中,以质量为核心引领城市发展的理念贯穿始终。同样获得A级的成都,除多项指标名列第一外,该市以“产业成都、质量领先”为发展导向,打造了一批主业突出、带动作用大、行业优势领先、质量水平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企业和产业集群,城市质量发展得到提升,树立了全省城市标杆。

  质量升级有效,进而促进产业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就像吴建中在泸州的考核反馈座谈会上说的那样:“质量工作来自于你们,也反哺于你们,受益于你们。

   考核的效果

   正视问题

   各地政府正根据考核得失部署举措

  9月18日一大早,强省办就接到了来自川西某地质量部门负责人的电话。“这些天,接到不少考核排名靠后的市州电话,询问考核得分详细数据,可能启动问责机制。”挂掉电话后,强省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实际上,问责并不是此次质量考核必须的处理环节。根据出台的《四川质量工作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为D级的市(州)政府,应在考核结果公告后1个月内向省政府作出书面报告,提出限期整改工作措施。整改不到位将接受约谈,必要时由监察部门依据有关规定追究该地区有关人员的责任。“此次考核并没有出现59分以下的D级,但排名靠后的市州都希望通过强有力的举措,促进地方质量意识和发展理念的转变,将质量工作推上新台阶。”该负责人说。

  考核中一些问题凸显:一些地方重增长速度、轻发展质量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缺乏质量长远规划;有的地方虽然制定了质量规划,但落实还不到位。

  多个考核组还发现,一些地区质量安全、制假售假事件时有发生,部分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仍是假冒伪劣商品重灾区,对消费信心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有的地方执法打假、市场监管、质量监督等领域仍存在地方保护主义,有的地方在机构调整过程中不同程度削弱了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基础工作,有的地方质量监管队伍存在知识结构不匹配、专业技能不足等问题,不能完全适应质量安全监管需求,特别是加工食品、日用消费品等领域小作坊、小企业较多,小微企业质量意识不强,质量管理粗放,生产技术条件和工艺设备落后,存在有标不依、无标生产的现象。

  面对问题,各地政府并未逃避。多地正在根据最终考核结果得失进行部署安排。童利忠教授刚接到眉山等地邀请,希望他对该市首席质量官进行培训,而面对不尽如人意的考核成绩,不少排名靠后的市州,也向省质量强省办抛出橄榄枝,希望能围绕考核内容进行“专题辅导”。

  下一年度继续进行的质量考核工作也将会有新变化。“强省办给我们布置了‘任务’,如何进一步完善产品、工程、服务、环境质量等考核指标体系,严格打分标准和程序,完善质量工作考核机制。”童利忠说,首次考核多是按照国务院对省级政府进行质量考核的实施办法开展的,“我们也在思考,是不是需要更多的因地制宜的考核内容,更清晰地反映四川质量发展的轨迹。

  强省办相关负责人证实,经过首次考核,目前该办也在着手修订完善《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关于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的意见》等,研究制定《四川省“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四川质量奖评选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包括探索第三方公众调查统计等。“特别是考核结果运用方面,我们建议将质量工作考核结果纳入省政府对市州年度目标考核内容,通过发挥质量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各地质量升级和经济转型发展。”(记者 刘佳)

责任编辑:吴俊凡 来源:四川日报